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学冬

作品数:25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切除
  • 9篇切除术
  • 7篇术后
  • 4篇胆囊
  • 4篇切除术后
  • 4篇结石
  • 3篇胆管
  • 3篇原发性
  • 3篇脾切除
  • 3篇脾切除术
  • 3篇肿瘤
  • 3篇胃癌
  • 3篇疗效
  • 3篇基因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肝癌
  • 2篇胆道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机构

  • 20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25篇曹学冬
  • 19篇张海阳
  • 15篇罗运权
  • 14篇陈佳骏
  • 3篇唐睿
  • 3篇王亚农
  • 2篇吴江宏
  • 1篇莫善兢
  • 1篇何涛
  • 1篇唐勋
  • 1篇程志俭
  • 1篇蔡宏
  • 1篇陈晓宁
  • 1篇刘成海
  • 1篇孙明瑜
  • 1篇张晞文
  • 1篇朱蕙燕
  • 1篇郑霞
  • 1篇顾建新
  • 1篇徐宇

传媒

  • 3篇肝胆外科杂志
  • 3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上海中医药杂...
  • 3篇肝脏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何首乌致迟发型药物性肝炎1例被引量:1
2019年
患者,祝XX,男性,52岁。因皮肤巩膜黄染1周余于2018年12月8日入院。患者平素体健,2018年6月因自觉“精神差”就诊于某中医诊所开具中药方剂(含制何首乌、当归、白芍、党参、枸杞等),每副含何首乌约16克左右,连续服药5月余、共140副,患者停药后2周左右出现皮肤黄染、小便色黄,遂至我院门诊就诊。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功能正常,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肝脾未扪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无恶心呕吐,无皮肤瘙痒等不适。无过敏、输血、手术史,查肝功能ALT 1 000 U/L以上,TBil 300μmol/L。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以“药物性肝炎”收入住院治疗,经保肝、降酶等对症治疗后治愈出院。患者不饮酒,不抽烟。肝功能:TBil 188.10μmol/L,DBil 132.9μmol/L,ALT 39.7 U/L,AST 657.8 U/L,AST/ALT 15.56,GGT 104.6 U/L,ALP 442 U/L,余均正常。上腹部增强MRI提示:未见明显异常。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血学标志物均为阴性,自身免疫性肝炎抗体阴性。诊断:何首乌致药物性肝炎。入院后经对症、保肝及中药清热、利湿、退黄、激素抗炎等综合治疗。1周后退黄,肝功能恢复正常。
宋鑫张海阳陈家骏曹学冬曲岩罗运权
关键词:药物性肝炎皮肤黄染中医诊所戊型肝炎病毒退黄
伪装成原发性肝癌的肝转移瘤——胃的肝样腺癌2例
2023年
病例1:60岁的老年女性,上腹部不适半年余至门诊就诊,患者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现已转阴。门诊检验发现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七种微小核糖核酸均升高(其中AF P>2000 ng/mL)。B超提示肝左叶巨大占位,遂收治入院。增强MRI提示肝脏左外叶一个超过10 cm肿块(图1),考虑肝细胞肝癌(CNLC-Ⅰb期)。患者综合评估后具备手术条件,予以手术切除。冰冻病理结果显示:肝细胞肝癌。肿瘤切除后腹腔探查时发现胃窦占位,予以活检,提示低分化腺癌,遂同时行胃癌根治,术后病理证实胃的肝样腺癌伴肝转移(图2和图3)。术后予以顺铂+依托泊苷(D1-D3)化疗,患者不能耐受化疗反应,并拒绝接受其他任何治疗,术后7月余因肿瘤广泛转移离世。
劳立郑霞曹学冬唐睿陈晓东张海阳宋鑫
关键词:肝样腺癌原发性肝癌
腹腔镜开窗引流术与B超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肝囊肿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对比腹腔镜开窗引流术与B超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168例,按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开窗引流组(n=82)和B超引导下穿刺硬化组(n=86)。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 B超引导下穿刺硬化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更早[(3.12±0.26)d vs(4.2±1.2)d,P<0.05]。术后12个月腹腔镜开窗引流组患者治愈率(囊肿完全消失)明显高于B超引导下穿刺硬化组[79.27%(65/82) vs 65.12%(56/86),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总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和B超引导下穿刺硬化术对肝囊肿均安全有效;腹腔镜开窗术患者治愈率更高,而B超穿刺硬化术患者术后能更早下床活动。
曹学冬陈佳骏曲岩宋鑫张海阳罗运权
关键词: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大柴胡汤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观察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并分析大柴胡汤对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治疗组,并选取20例无胆道疾病的志愿者为对照组。治疗组予大柴胡汤治疗,疗程4周,对照组不予干预。观察两组空腹时、脂肪餐后的胆囊容积及胆囊收缩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组较对照组胆囊收缩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胆囊收缩功能显著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下降,大柴胡汤可显著改善患者胆囊收缩功能。
陈佳骏张海阳曹学冬曲岩罗运权
关键词:大柴胡汤结石性胆囊炎胆囊收缩功能
不同类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困难插管患者行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评价
2024年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困难插管患者行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ERCP插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ERCP插管,不做胰管切开,研究组在行常规ERCP插管的基础上,行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统计两组患者插管成功时间、成功插管率和住院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和血淀粉酶水平;统计两组患者预切开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两组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的反流性胆管炎和复发性胰腺炎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成功插管时间缩短,成功插管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第1天CRP、IL-6和血淀粉酶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急性胰腺炎4例,出血2例,穿孔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研究组出血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12个月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降低,术后3、6和12个月复发性胰腺炎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对ERCP困难插管患者全身炎症影响较轻,血淀粉酶指标正常,且未增加术后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插管成功率,远期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唐睿张海阳曹学冬宋鑫陈晓东张晞文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血淀粉酶远期疗效
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炎症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下称热毒宁)辅助治疗对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炎症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热毒宁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及预防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热毒宁干预组患者加用热毒宁注射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体温改善时长、炎症指标、淋巴细胞亚群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热毒宁干预组患者更快恢复至正常体温(P<0.05)。热毒宁干预组患者治疗2 d后,血液中CD3+、CD4+淋巴细胞水平增高更显著,CD8+淋巴细胞水平下降更明显,且血清CRP、PCT水平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毒宁注射液的应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及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可有效缩短急性胆囊炎患者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并改善患者免疫状态相关。
陈佳骏张海阳曲岩曹学冬宋鑫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
M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临床评价的意义被引量:11
2012年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治疗单纯性胆囊结石的主要方式,而术前准确了解结石的部位、胆道解剖的情况是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和术中避免胆道损伤以及减少LC术后胆道综合征发生的前提条件。
曹学冬罗运权张海阳唐勋陈佳骏
关键词:MRCP胆囊结石胆道变异
小肠间质瘤腹腔镜与开腹切除术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肠间质瘤(SIST)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小肠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0月经手术治疗且病理检查确诊的69例SIS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组35例传统开腹手术组34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切口疼痛程度、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切口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进食时间早、下床活动时间早、切口疼痛程度轻,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SIST安全、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曹学冬张海阳陈佳骏曲岩宋鑫罗运权
关键词:小肠间质瘤腹腔镜临床疗效
全内脏反位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应用于全内脏反位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5年3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6例接受LC手术的全内脏反位患者。总结患者临床特征与手术情况。结果6例患者中左上腹痛3例、中上腹痛2例、左上腹及中上腹痛1例,均顺利完成LC,手术时间30~6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0±5.6)mL,无胆管、胃肠道损伤。术后门诊随访半年,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全内脏反位患者有效、安全,建议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
曹学冬宋鑫唐睿陈晓东范清泉张海阳
关键词:全内脏反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性
中医药治疗对脾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对脾切除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前、术后给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腹胀、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于术后第3天、第7天检测所有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氨、血常规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中术后发生腹胀、恶心呕吐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第7天,治疗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血氨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手术患者配合中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的胃肠道功能,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有利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
罗运权曹学冬张海阳陈佳骏刘成海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胃肠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