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志超

作品数:8 被引量:14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塔里木河
  • 5篇土壤
  • 4篇干旱
  • 4篇干旱区
  • 2篇塔里木河下游
  • 2篇土壤凝结水
  • 2篇下垫面
  • 2篇不同下垫面
  • 1篇新垦绿洲
  • 1篇遥感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蒸散
  • 1篇蒸散发
  • 1篇容重
  • 1篇生态意义
  • 1篇水热
  • 1篇塔里木河干流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 1篇土壤含水量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新...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塔里木河流域...

作者

  • 8篇曹志超
  • 6篇李卫红
  • 4篇陈亚宁
  • 4篇李宝富
  • 3篇郭斌
  • 2篇郝兴明
  • 1篇叶朝霞
  • 1篇杨玉海
  • 1篇陈忠升
  • 1篇周洪华
  • 1篇范煜婷
  • 1篇杨余辉
  • 1篇李稚
  • 1篇孙从建
  • 1篇王新平
  • 1篇李加强

传媒

  • 2篇地理科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塔里木河干流年径流量变化及其人为驱动因素关联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根据塔里木河干流1957~2008年的年径流量监测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法,对干流年径流量时间序列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借助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甄别影响径流变化的主要人为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50多a来,塔河干流的年径流量呈显著递减趋势,与干流来水量变化趋势一致;人类活动自1975年左右开始明显的影响径流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业人口、耕地面积和一产比重与径流变化相关程度最强,以引水灌溉为主体的农业经济活动成为影响径流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沿河道自上而下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
陈忠升陈亚宁曹志超孙从建范煜婷
关键词:年径流量塔里木河干流
干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日变化差异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3
2011年
利用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100对塔里木河下游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野外定位测量,并就水热因子及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日呼吸速率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梨园、弃耕地、棉田、人工林、草地和天然林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土壤日呼吸速率差异显著。大气温度和土地利用方式是造成土壤日呼吸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地利用方式通过改变地表温度、土壤水分、电导率、pH、盐分含量及机械组成等影响土壤日呼吸速率。
周洪华李卫红杨余辉曹志超李稚
关键词:干旱区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塔里木河下游
极端干旱区不同下垫面土壤凝结水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为了探讨极端干旱区植被生长季的土壤凝结水特征,采用微渗计和中子仪,于2010年6-7月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林、柽柳丛和裸地3种典型下垫面密封和不密封处理的土壤凝结水的变化特征、形成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渗计和中子仪观测结果均显示观测期间裸地产生的土壤凝结水总量最大,其次为柽柳丛,而胡杨林形成的土壤凝结水总量最小。观测期间研究区凝结现象从21:00-22:00左右开始,02:00-03:00左右达到第一个峰值前,随着近地表气温和地温的降低,土壤凝结水量呈增加的趋势。不密封处理产生的土壤凝结水量显著大于密封处理的(t<0.01)。柽柳丛土壤日均凝结水量最大,其次为裸地,胡杨林最小。方差分析显示,不同下垫面类型土壤的日均凝结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种下垫面土壤凝结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双峰曲线。凝结过程一般从22:00左右持续到次日09:00左右。土壤凝结水量主要受气温、大气相对湿度、表层地温、风速以及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生态退化区的植被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郭斌李卫红郝兴明李宝富曹志超
关键词:干旱区中子仪塔里木河
干旱区新垦绿洲人工防护林土壤物理特性及其生态意义被引量:11
2010年
结合灌溉量和树种特征,分析了新垦绿洲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3个不同树种人工防护林带下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含水量变化。结果表明,各树种防护林带下土壤物理性质存在垂直变异,其中土壤容重基本呈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树种种类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不大;饱和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基本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树种种类对土壤饱和含水量影响不大;土壤总孔隙度在不同土层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俄罗斯杨和胡杨林带下土壤含水量均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灌溉量相等且灌溉后经过相同时间的条件下,不同树种林带下在同一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存在差异,而在同一树种林带下,灌溉量大小对土壤含水量有影响。从改良土壤结构的角度来说,在选择构建绿洲防护林体系树种时,俄罗斯杨、榆树、胡杨林这3个树种具有同样的优势;从节约用水的角度来说,在防护林树种选择中胡杨比俄罗斯杨的优势大。
杨玉海陈亚宁李卫红李加强曹志超
关键词:防护林容重绿洲
基于水热平衡原理的塔里木河下游绿洲适宜规模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结合近40 a水文气象资料,基于水热平衡原理,构建模型,分析和讨论了20世纪70、80、90年代以及2000年以来塔里木河下游绿洲适宜规模与耕地面积,并结合相应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对各时期实际绿洲规模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近40 a来,塔里木河下游绿洲适宜规模和耕地规模趋于收缩,但2000年以后有所扩大;20世纪80年代的绿洲耕地面积与计算得出的适宜耕地规模基本平衡,之后严重超出绿洲承载能力,2009年超出幅度达1.22×10~4 hm^2;耕地面积过大已导致塔里木河下游绿洲进入了不稳定状态,当前应采取措施适度缩小绿洲规模,并及时有效地控制耕地面积。
曹志超王新平李卫红叶朝霞郭斌
关键词:模型分析塔里木河下游
TM影像反射率对干旱区土壤含水量的响应特征被引量:1
2011年
以TM影像对塔里木河中游土壤含水量的响应特征为研究对象,选取影像光谱(R)、光谱倒数(1/R)、光谱倒数之对数lg(1/R)和去除归一化植被指数(Rc)四种光谱指标,分别建立土壤含水最的顶测模型,并利用方差检验验证模型的显著性,采用后验差法划分模型精度级别。结果表明:光谱倒数之对数lg(1/R)预测土壤含水量的模型精度较高,且对0~30cm土壤含水量的预测精度最高,达到良好级别,适用于研究区土壤含水量的监测;影像光谱(R)和光谱倒数(1/R)的模型精度次之,仅有个别层(0-30,0~50cm等)达合格或免强合格水平;而去除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模型精度较差。另外,各预测模型的最伟预测深度为0~30cm,土层深度过大或过小,其预测精度均降低。
李宝富李卫红曹志超
关键词:干旱区土壤含水量塔里木河
基于遥感和SEBAL模型的塔里木河干流区蒸散发估算被引量:55
2011年
运用1985年、2000年和2010年遥感资料与SEBAL模型估算了塔里木河干流区蒸散发。结果表明:该区蒸散发量较大,介于0~5.11mm/d之间;靠近河道区蒸散发明显大于远离河道区;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蒸散发大小依次为:水体>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居工地,主要与其植被覆盖度和水分供给条件有关;而日总蒸散发大小顺序为:草地>未利用地>耕地>林地>水体>居工地,这与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面积密切相关。在1985-2010年间,塔里木河干流区日总蒸散发量先减小后增大;上游平均日总蒸散发量为中游和下游的1.27倍和1.42倍。2000年塔里木河干流区日总蒸散发比1985年减少了6.80×104m3,原因是中游和下游日总蒸散发减小,而上游日总蒸散发量却增加了3.02×105m3。2010年干流区日总蒸散发比2000年高6.78×105m3,其中上游和中游日总蒸散发量增加了1.19×106m3,而下游却降低了5.16×105m3,主要受中上游地区绿洲耕地面积扩张,水资源开发量过大,下游来水量减少的影响。
李宝富陈亚宁李卫红曹志超
关键词:遥感蒸散发塔里木河
不同下垫面土壤凝结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11年
凝结水是干旱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2010年6—7月采用底部连通和不连通的微渗计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林、柽柳丛和裸地3种典型下垫面土壤凝结水的变化特征、形成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观测期间研究区裸地土壤凝结水总量最多,其次为柽柳丛的,而胡杨林的最小,其凝结水总量分别为2.60、2.49、1.26 mm,方差分析显示,不同下垫面类型土壤的日均凝结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②凝结过程一般从22:00持续到次日8:00,晴天日出后一定时间范围内凝结现象仍继续发生,3种下垫面土壤凝结水量的变化趋势均呈双峰曲线,2:00~4:00左右达到第1个峰值,第2个峰值出现在8:00左右;③连通微渗计产生的凝结水量显著高于不连通微渗计的(t<0.01)。凝结水量主要受气温、大气相对湿度、地温、风速以及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
郭斌陈亚宁郝兴明李宝富曹志超
关键词:塔里木河干旱区裸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