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灵霞
-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性别、家族史及起病诱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起病年龄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探究性别、家族史和有无起病诱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起病年龄的影响。方法 选取1 0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调查性研究,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起病年龄,采用Log-rank检验对不同性别、有无家族史、有无诱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起病年龄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儿童期、青少年期起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女性(P<0.05),Log-rank检验显示,男性起病年龄早于女性(P<0.01)。家族史阳性者青少年期起病的发生率高于家族史阴性者(P<0.05),Log-rank检验显示,家族史阳性者起病年龄早于家族史阴性者(P<0.01)。有起病诱因者与无起病诱因者起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有家族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起病年龄早于女性、无家族史患者,有无起病诱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起病年龄无明显影响。
- 刘腾腾于晓东李丛冉陈洁李馨李英存姚俊翔曹灵霞张嫣红杨楹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起病年龄性别家族史诱因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抑郁情绪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 研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的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随机抽样的原则调查1997年1月~1997年6月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180名,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及自制问卷进行逐人评定。结果 180名家庭成员中有37名出现抑郁症状,其发生率为20.6%。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其抑郁情绪的6项因素的作用大小依次是性别、自身健康状况,患者的住院次数、与病人的关系、家中有无其他精神病患者及与病人的感情。结论 本研究对开展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的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包锡卿陈修哲王仁峰曹灵霞徐春军高春霓张佰全陈忠孙庆祝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庭成员抑郁情绪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抑郁情绪多因素分析
- 1998年
- 研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的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随机抽样的原则调查(1997年1月~1997年6月)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180名,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及自制问卷进行逐人评定。结果180名家庭成员中有37名出现抑郁症状,其发生率为20.6%,多无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其抑郁情绪的6项因素的作用大小依次是:家庭成员的性别、自身健康状况、患者的住院次数、与病人的关系、家中有无其他门神病患者及与病人的感情。结论本研究为开展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的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包锡卿陈修哲王仁峰曹灵霞徐春军高春霓张佰全陈忠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庭成员抑郁情绪
- 全文增补中
- 精神科特色病房的管理
- 2009年
- 汲送花张爱贞曹灵霞
- 关键词:护理管理模式精神科护理实践护理工作
- 沙盘游戏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抑郁症患者72例,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接受盐酸舍曲林片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沙盘游戏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幸福感指数量表(WBIS)评价两组治疗后第4、8、16周末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第4、8、16周末,两组SDS评分均较基线时降低(P<0.05),研究组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4、8、16周末SAS评分均较基线时降低(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第4周末SAS评分较基线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第8、16周末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8、16周末WBIS评分均较基线时升高(P<0.05),治疗后第4、8、16周末研究组WB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盘游戏治疗能有效改善抑郁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幸福指数。
- 张金玲梁鑫浩曹灵霞于晓东
- 关键词:沙盘游戏抑郁症抑郁症状
- 基于IMB模型的知识技能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自知力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IMB模型的知识技能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干预组(实施IMB技能理论训练,n=58)和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n=58)。对符合入组条件的研究对象每周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PANSS评分≤60分,分别完成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基线评估,干预4周后即刻再次进行上述量表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MMAS、GSES、ITAQ评分均较各自干预前升高(P<0.01),PANSS评分均较各自干预前降低(P<0.01),且干预组GSES、ITA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在GSES总分提升了2.241(P<0.05),对ITAQ总分提升了1.414(P<0.05);对MMAS的评分改善不显著(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知识技能干预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和改善患者自知力,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行为有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社区、家庭护理推广。
- 曹灵霞梁鑫浩张金玲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自知力干预研究
- 开放式管理模式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模式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次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开放式病房管理)和对照组(封闭式病房管理)各5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自行设计的不遵医行为问卷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开放式管理模式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明显增加。
- 张金玲陈典彩曹灵霞
- 关键词:首发抑郁症治疗依从性
- 品管圈在精神科住院患者身体约束频次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探索品管圈在精神科住院患者身体约束频次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1月成立品管圈小组,针对本病区住院患者身体约束频次高的情况,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对2014年11~12月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对策并予以实施,再调查住院患者的身体约束频次,干预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身体约束频次由15.21次/周&#183;千人降至8次/周&#183;千人.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地降低了精神科住院患者的身体约束频次,增进了科室团队凝聚力,提高了精神科的护理管理质量.
- 曹灵霞
- 关键词:品管圈精神科身体约束
- 痴呆患者自理能力与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照顾者照顾能力的中介作用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在患者自理能力和照顾者照顾负担间的中介作用,为降低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和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招募的113名痴呆患者的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Barthel评定表、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和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调查痴呆患者的自理能力、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和照顾负担。结果痴呆患者的自理能力得分为(75.19±28.56)分,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和照顾负担得分分别为9.00(4.00,15.00)、(33.78±16.53)分。痴呆患者的自理能力与照顾者照顾能力及照顾负担呈负相关(r=-0.424、-0.420,均P<0.01),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和照顾负担呈正相关(r=0.605,P<0.01)。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在患者自理能力和照顾者照顾负担间的中介效应显著,间接效应是-0.107,总效应是-0.187,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7.22%。结论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中介了患者自理能力和照顾者照顾负担间的关系,是改善家庭照顾者负担的可干预靶点。
- 胡周英吴臣杨臻华曹灵霞丛琳王克芳
- 关键词:痴呆自理
- 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将100名精神科护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名,研究组给予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未进行干预,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Q)、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研究组干预后NJSQ、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有效改善精神科护士的压力状况及焦虑抑郁情绪。
- 曹灵霞
-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团体心理辅导焦虑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