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华
- 作品数:38 被引量:15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98例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诊断分析
- 1989年
- 一、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全部为心脏外科手术病人,年龄最小4岁,最大47岁,平均16.3岁。男46例,女52例,男/女=1/1.13。其中紫绀型27例,非紫绀型71例。入院后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87例并经心导管检查。(二)检查方法常规询问病史及查体,作12导联心电图;摄胸部远达正位及左侧位片;超声心动图,二维扇扫取心脏长、短轴及四腔图等多切面。
- 龚渭冰周慧翁昌鸿曾建华
- 关键词:影像诊断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导联心电图心导管检查声学造影
- 肾上腺区占位病变的血管造影体会
- 1991年
- 肾上腺区占位病变包括肾上腺本身的肿瘤,囊肿和其周围组织来源的占位病变,均由肾上腺动脉供血。肾上腺血供较复杂,插管有一定难度,但血管造影却有较高诊断价值。本文收集我院近年资料完整的肾上腺动脉和静脉造影12例,报告如下。
- 陈卫国李彦豪谭荣申韩井湖曾建华黄信华陈勇
- 关键词:占位病变肾上腺癌肾上腺区血管造影皮质腺瘤肝动脉造影
- 880例DSA冠状动脉造影分析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分析 880例冠状动脉造影 (CAG)诊断结果 ,重点探讨冠心病的CAG和左心室造影表现及其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内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DSA选择性CAG证实的病变≥ 5 0 %直径狭窄病例 65 2例 ,依病变狭窄程度 ,累及冠状动脉部位、数目、形态 ,冠状动脉优势状况 ,侧支循环及心肌梗死病例左室壁运动情况和射血分数 (EF)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 5 0 %狭窄或闭塞 65 2例 ( 74.1%) ,冠状动脉右优势型5 91例 ( 67.2 %) ,左优势型 10 5例 ( 11.9%) ,均衡型 184例 ( 2 0 .9%) ,单支病变 2 47例 ( 3 7.9%) ,2支病变 184例 ( 2 8.2 %) ,3支病变 2 2 1例 ( 3 3 .9%) ,受累血管 10 75支 14 77处 ,重度狭窄及闭塞 63 5处 (占 47.9%)。 13 3例 ( 2 0 .4%)有不同程度侧支循环形成 ,42 1例做了左心室造影射血分数 (LVEF)及室壁运动缩率分析 ,EF≥ 5 0 %的 2 86例 ( 67.9%) ,EF 40 %~ 5 0 %的 10 1例 ( 2 4%) ,<40 %者 3 4例 ( 8.1%) ,经统计分析 ,严重冠状动脉狭窄与闭塞合并室壁瘤者与单纯狭窄病变LVEF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冠状动脉循环与分布多数为右优势型 ;冠状动脉病变多累及前降支 (LAD) ,其次为右冠状动脉(RCA)及左回旋支 (LCF) ;病变程?
- 曾建华王蜀燕陈卫国成官迅段刚侯玉清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循环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和MRI诊断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平扫和动态增强的螺旋CT、MRI表现 ,提高FNH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 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螺旋CT检查 8例 ,MRI检查 6例 ,其中 1例同时做CT和MRI检查。结果 :8例CT平扫病灶均呈低密度 ,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动脉期扫描除中心疤痕外 ,所有病灶均有明显均匀强化 ,其中 4例还可见到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 4例呈略高密度、4例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 ,4例伴有中心疤痕者均有延迟强化。MRI检查 6例 ,病灶均呈不均匀略长或等T1及T2 信号 ,增强动脉期呈明显强化 ,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或略高强化 ,4例MRI平扫显示中央瘢痕者有延迟强化。结论 :平扫和动态增强螺旋CT、MRI能较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 。
- 许尚文彭旭红曾建华段刚
- 关键词:肝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电离室自动曝光密度补偿值的合理选择被引量:13
- 2000年
- 目的 介绍和讨论电离室自动曝光密度补偿值的合理选择方法,为临床摄片提供有重要价值的参考,提高X线影像质量。方法 在具备电离室自动曝光控制系统的X线机上,通过水模测式、密度测定,再与被照部位正常密度值为基准,选择合理的电离室密度补偿值,并对选用与不选用电离室密度补偿值照片的投照条件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随机抽取选用与不选用电离室密度补偿值各100张X线照片,评价其投照条件,结果表明正常组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体组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正确选择电离室测射野的同时,还应选择合适的密度补偿值,对保证照片质量非常重要。此外还必须设置合适的kV值,一般高于自选10~20kV,相关因素必须相对固定和正确匹配。
- 田富强聂世昆王志宏曾建华成官迅向前
- 关键词:电离室X线诊断
- 酷似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室的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报告
- 1998年
- 酷似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室的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报告曾建华①曾行德于成福患儿男,11岁。出生后3个月时因感冒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心脏杂音,未作进一步检查处理。9岁后剧烈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口唇紫绀。当地医院疑“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送入我...
- 曾建华曾行德于成福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超声波诊断主动脉瓣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8
- 2004年
- 马展鸿曾建华李世国周建伟戴汝平
-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影像学诊断低密度脂蛋白
- 新型心肌灌注显像剂^(99m)Tc-tetrofosmin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 2001年
- 目的:探讨新型心肌灌注显像剂 99mTc- tetrofosmin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 59例确诊或疑诊并已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分别在运动高峰及静息状态静脉注射 99mTc- tetrofosmin 740MBq后 30~ 60min按常规方法做 SPECT断层采集。结果:在注射 99mTc- tetrofosmin后无任何不适反应,并获得良好心肌断层图像;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 99mTc- tetrofosmin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 89. 1%, 84. 6%及 88. 1%。结论: 99mTc- tetrofosmin具有标记简便、给药后无需脂餐促排、显像时间短、图像质量清晰及诊断准确度较高等特点,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唐志宏黄兰君彭武和王国英曾建华刘伊丽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冠状动脉疾病
- 纵隔平滑肌肉瘤一例
- 2003年
- 曾建华周建伟贾铭黄蝉桃
- 关键词:CT病理诊断主动脉瘤
- 肺多发硬化性血管瘤合并肺动静脉瘘一例被引量:3
- 2001年
- 曾建华王蜀燕成官迅
- 关键词:合并症肺动静脉瘘病例报告X线诊断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