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佳雷

作品数:8 被引量:20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污染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气象
  • 3篇气象条件
  • 3篇值模拟
  • 2篇区域大气
  • 2篇污染特征
  • 2篇污染天气
  • 2篇秸秆焚烧
  • 2篇秸秆燃烧
  • 2篇焚烧
  • 2篇大气汞
  • 2篇大气污染
  • 1篇烟花爆竹
  • 1篇沙尘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特征及成因分...
  • 1篇排放清单
  • 1篇区域大气环境
  • 1篇污染过程

机构

  • 8篇南京大学
  • 1篇上海市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上海市城市环...

作者

  • 8篇朱佳雷
  • 7篇王体健
  • 2篇黄晓娴
  • 2篇廖镜彪
  • 2篇傅瑜
  • 2篇王婷婷
  • 1篇邓君俊
  • 1篇张欣
  • 1篇许建明
  • 1篇穆青
  • 1篇周德荣
  • 1篇邢莉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江苏省气象学...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长三角地区秸秆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及其在重霾污染天气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79
2012年
根据2008年长三角地区江苏、安徽、浙江3省各地级市及上海市水稻、小麦、玉米、油菜4种农作物的年产量,结合谷草比、秸秆焚烧比例及排放因子建立了长三角地区秸秆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秸秆焚烧产生的PM10、PM2.5、SO2、NOx、CO、EC、OC分别为36.8×104、14.4×104、1.5×104、9.2×104、20.8×104、2.6×104、12.2×104t.秸秆焚烧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江苏中北部和安徽北部.在区域大气环境模拟系统RegAEMS中考虑秸秆焚烧源的影响,针对2008年10月底江苏一次重霾污染天气事件进行模拟,发现考虑秸秆焚烧源后模拟结果有较大的改善.秸秆焚烧可以导致区域PM10、CO浓度上升30%以上,黑碳和有机物的消光贡献明显增强.区域输送研究表明,苏中地区、外省秸秆焚烧排放源对此次重霾污染的贡献分别达到32.4%、33.3%.
朱佳雷王体健邓君俊姜爱军刘冬晴
关键词:秸秆焚烧排放清单数值模拟
江苏省一次重霾污染天气数值模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霾天气已成为近年我国长三角等几个特大城市群存在的主要"气象病"之一,而每年夏收秋收时期江苏省由于秸秆焚烧引起的霾污染事件占有重要比例,具有季节高发性.本文利用WR...
朱佳雷
关键词:数值模拟秸秆焚烧污染特征气象条件
江苏省一次重霾污染天气的特征和机理分析被引量:100
2011年
利用PM10,SO2,O3,NH3,NOx,CO等6种大气成分浓度数据、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和天气图资料,结合HYSPLIT4后向轨迹模式,对2008年10月28~30日发生在江苏省的一次大面积重霾污染天气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霾污染天气过程观测到的PM10,NOx,CO最大地面浓度分别达到0.553,0.170,2.738mg/m3,水平能见度达到1km以下.其中城市中CO和NOx浓度较郊区高,而SO2和O3则较低.该污染事件与大范围秋收秸秆集中燃烧,造成大量污染物排放有密切关系.平稳的高空环流形势、暖平流、地面高压场分布为重霾污染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地面表现为稳定的大气层结、静小风和低湿环境,非常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后向轨迹计算分析表明,造成此次重霾污染天气的气团主要来自河南中东部、苏北和安徽等重要产粮地区,长距离输送对区域霾污染产生重要影响.
朱佳雷王体健邢莉穆青周德荣
关键词:秸秆燃烧大气污染气象条件
上海市一次重霾污染过程的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利用PM2.5、PM10、O3、NO2、CO 5种大气成分浓度数据、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HYSPLIT4后向轨迹模式,对2013年12月1—9日发生在上海市的一次大面积、长时间重霾污染天气过程,从大气成分浓度变化、天气形势特征及成因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此次重霾污染期间的日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s,AQI)均超过150的中度污染限值,水平能见度最低降至100m以下,首要污染物PM2.5最高小时浓度达到602.3μg·m-3,创造了上海市有PM2.5监测记录以来的历史峰值.本次过程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是一次大范围的重霾天气过程,受气象条件这一扩散大背景影响很大.相比于近十年的气象场平均态而言,此次污染时段内的高空场更不利于上升运动的发展,更加静稳的地面高压场分布为重霾污染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近地面稳定的大气层结和静小风,非常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研究还表明该污染事件与大范围秸秆集中燃烧,造成大量污染物排放有一定关系.通过后向轨迹计算分析,发现颗粒物长距离输送对区域污染产生重要影响.
张欣许建明王体健朱佳雷
关键词:大气污染气象条件
中国地区大气汞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结合中国地区的汞排放,利用引入大气汞化学反应机制和干沉降模型的区域大气环境模式系统(Regional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Model System,Reg AEMS),对中国地区大气汞化物浓度和干沉降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区年均气态零价汞Hg0、氧化汞Hg O、氢氧化汞Hg(OH)2、氯化汞Hg Cl2和颗粒态汞HgP的沉降量分布类似。除西部、西北部地区Hg0的浓度较低外(<0.5 ng·m-3),其他地区均高于全球背景浓度。各类汞化物浓度的季节变化明显,8月最低,2、3月最高。一次汞源区附近汞浓度随高度递减,在离源较远的地区,高层汞浓度较高。气态零价汞的干沉降速度的季节变化最明显,其干沉降通量在夏季最高。模拟区域中气态零价汞、氧化汞和颗粒态汞的年干沉降量分别为163.9、7.43和32.2 t。
王体健朱佳雷王婷婷
关键词:大气汞干沉降
中国地区大气汞沉降速度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借助箱模式对汞的干沉降过程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利用区域大气环境模式系统Reg AEMS计算中国地区汞干沉降速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森林下垫面下三类汞(气态零价汞、活性气态汞和颗粒态汞)的干沉降速度较大(0.13、4.5和0.45 cm·s-1),水体表面上的相对较小(0.0012,0.5和0.11 cm·s-1)。敏感性分析发现,三类汞的干沉降速度随着近地层风速增加;降水或者地表湿度降低会导致零价汞和活性气态汞干沉降速度增加;雪盖厚度会减小气态零价汞的干沉降速度而增加活性气态汞的干沉降速度。三类汞的干沉降速度在区域上分布类似,东北以及南部地区最高,华东地区最小。季节变化上,气态零价汞、活性气态汞的干沉降速度在多数下垫面都夏季最大,冬季最小;颗粒态汞季节变化不明显。
朱佳雷王体健王婷婷Leiming ZhangZhang
关键词:大气汞
南京地区典型霾天气个例特征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利用2011年南京大学城市大气环境观测站气象因子及污染物浓度资料、58238站点气象探空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CALIPSO卫星资料,比较分析了南京地区4类典型霾天气(烟花爆竹、沙尘、秸秆燃烧及不利气象条件污染)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烟花爆竹个例污染物排放集中,以细颗粒物为主,除夕和初五的PM2.5小时浓度分别达到0.46 mg·m-3和0.34 mg·m-3,受逆温层影响,能见度持续降低,最低达到1.16 km;受北方沙尘暴南下影响,沙尘个例以粗颗粒为主要污染物,PM10小时最高浓度为0.78 mg·m-3,PM2.5/PM10平均值为0.39,粒子形状不规则,体积偏退比为0.17;秸秆燃烧个例为重霾污染,能见度最低值为0.97 km,后向散射系数为0.0039 km-1獉sr-1,PM10和PM2.5最高小时浓度达到0.80 mg·m-3和0.49 mg·m-3,颗粒物主要来自南京东南地区秸秆的集中燃烧;不利气象条件导致的污染过程在冬季比较常见,下沉气流活跃,出现双层逆温,近地面静小风造成污染物积累,PM2.5与能见度的相关系数达到0.86,细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可见,南京市霾天气可分为两类,分别是由不利气象条件导致的累积性污染和由高强度排放源造成的暴发性污染,具有不同的气象和污染特征.
傅瑜王体健黄晓娴廖镜彪朱佳雷
关键词:烟花爆竹沙尘秸秆燃烧
南京地区四类典型霾污染特征的比较分析
利用2011年南京大学城市大气环境观测站气象因子及污染物浓度资料、Wyoming大学探空资料及NECP、CALIPSO卫星资料,对发生在南京地区的四类典型霾天(烟花爆竹污染、沙尘污染、秸秆燃烧污染及不利气象条件污染)进行...
傅瑜王体健黄晓娴廖镜彪朱佳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