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
- 作品数:16 被引量:158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山西太岳山31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汇功能的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以山西太岳山31年生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其生物量、各组分碳含量、碳储量及空间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单木生物量和胸径、树高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关系。林分平均生物量为166.82t·hm^(-2)。各层次按大小排列为:乔木层(111.95t·hm^(-2))>枯落物层(36.67t·hm^(-2))>草本层(17.85t·hm^(-2))>灌木层(0.35t·hm^(-2))。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平均碳含量为(单位:g C·g^(-1)):树干0.4846、树皮0.5030、树枝0.4753、树叶0.4732、根系0.4563、灌木层0.4161、草本层0.2898、土壤层(0~60cm)0.0176,随着土壤深度增加碳含量逐渐降低。3)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178.3t·hm^(-2),其中土壤层为最大碳库,储量为112.97t·hm^(-2),占总碳储量的63.36%。植被层总碳储量为59.06t·hm^(-2),占总碳储量的33.13%。按大小顺序排列为乔木层54.06t·hm^(-2)、草本层4.85t·hm^(-2)、灌木层0.15t·hm^(-2)。枯落物层碳储量为6.26t·hm^(-2),占总储量的3.51%。4)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9.21t·hm^(-2)·a^(-1),碳素年平均固定量为4.38t·hm^(-2)·a^(-1)。
- 赵敬康峰峰韩海荣程小琴李海峰朱江纪文婧
- 关键词:生物量碳含量碳储量华北落叶松
- 密度调整对太岳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层结构及林下植被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6年
-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是太岳山主要的公益林,由于林分密度普遍偏大,林下植被稀疏,林分质量较差。密度调整对于提高人工林质量,增加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典型地段35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设置4种密度调整强度(对照处理、20%、30%和50%),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冠层结构、光环境特征和林下植被分布对密度调整的响应。结果表明:1)密度调整显著改变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冠层结构,改善了林下光环境,增加了冠层结构的空间异质性。与对照处理相比,密度调整强度为20%、30%、50%的林分叶面积指数(LAI)分别下降了18.25%、25.76%、37.50%;林分开度分别增加了17.45%、25.37%、42.81%。密度调整强度为20%、30%、50%的林分林下总辐射分别为对照处理的1.3、1.4和2.1倍。2)密度调整改变了林下群落结构,增加了林下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密度调整强度为30%的林分物种多样性最高,林下群落结构最复杂。3)相关性分析和CCA排序结果显示,冠层结构与林下物种多样性呈显著相关,能够较好地解释林下物种分布的变化,其中,LAI是引起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草本层物种组成变化的主要因子,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 田平韩海荣康峰峰程小琴朱江周文嵩
- 关键词:冠层结构光环境物种多样性
- 环境因子对山西太岳山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本文以山西太岳山两个林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灌木林)下阴坡和阳坡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坡向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碳氮比值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在0~10 cm土层均显著高于10~20 cm土层。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灌木林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及两者之和在阳坡均显著高于阴坡;土壤微生物量碳占两者之和的比例约为81%~87%,在不同坡向下没有显著性差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在灌木林阳坡下为6.5~7.2,阴坡为7.3~9.9;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阳坡下为7.3~8.6,阴坡为8.2~8.6。两种林型下土壤微生物熵在阳坡均高于阴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pH值、可溶性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全氮、微生物量碳、pH值和含水率均有显著正相关性。总的来说,不同坡向对土壤微生物量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使土壤微生物熵不同,阴坡土壤有机碳活性较小,碳库的稳定性较好。本文从土壤微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的角度探讨了土壤环境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更好的理解该地区土壤碳周转和植被恢复生态效应提供参考。
- 吴然康峰峰韩海荣程小琴周文嵩朱江马俊勇
- 关键词:坡向碳氮比可溶性有机碳
- 林分密度调控对太岳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分配的影响
- 本文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强度的林分密度调控措施,通过样地调查、养分分析、水文监测、凋落物收集、分解实验和土壤呼吸测定等方法,在理清各碳库碳分布的...
- 朱江
-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碳迁移
- 文献传递
- 辽河源不同林龄油松林水源涵养能力研究被引量:20
- 2016年
- 为定量评价不同林龄油松林的水源涵养能力,采用水量平衡法和综合蓄水量法,对辽河源地区3种不同林龄油松林的降雨再分配、凋落物持水能力、土壤蓄水能力以及林分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共观测到112次降雨,累计降雨量902.2mm,平均降雨量8.1mm;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分别占总降雨量的25.2%,35.5%,26.4%和12.9%;(2)不同林龄油松林的林冠截留、林内降雨和树干茎流占总降雨量的比例分别为24.1%,72.9%和3%;林内降雨与林外降雨呈显著正线性关系;随着林龄的增加,林冠截留能力增加,而树干茎流先增加后减少;(3)凋落物的最大持水量、最大吸湿比和有效拦蓄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4)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容重减小,总孔隙度增加,土壤入渗速率提高,蓄水能力增加;(5)不同林龄油松林水源涵养能力表现为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在不同林龄的油松林中,随着演替的进行,林分对降雨的分配与截流能力、水源涵养能力逐步增强。
- 郭梦娇朱江程小琴韩海荣康峰峰董玲玲赵金龙宋小帅
- 关键词:油松降雨分配水源涵养
- 太岳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变化及环境解释
- 2016年
- 通过对山西太岳山好地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并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了林下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调查的21个样地中,油松林下共出现植物物种70种,隶属28个科,56个属;CCA排序结果揭示了研究区内林下植物的分布格局与环境梯度的关系。林龄、坡向、土壤全氮等因素对林下草本层物种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林龄、土壤全氮、坡位等因素是影响林下灌木层物种分布格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影响林下草本层和灌木层物种分布格局的变量中,生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分别共同解释了草本层和灌木层52%和55%,生境因子分别解释了25.9%和22.5%,均高于生物因子的解释能力,表明生境因子在决定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分布格局变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陈晶康峰峰程小琴朱江纪文婧韩海荣赵灵爱
-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境因子生物因子
- 北京市鹫峰森林公园昆虫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2009年6~9月采用人工捕捉和灯诱的方法,调查了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的昆虫种类,初步鉴定出有昆虫15目130科883种。区系组成为典型的古北区特征。多样性分析表明,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昆虫种类丰富,生态系统群落稳定性较好。
- 朱江王勇武三安
- 关键词:昆虫种类多样性
-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分布特征被引量:25
- 2016年
- 为揭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养分特征,以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3种林龄(15年生、26年生、4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和实测生物量的方法,测定乔木层不同器官、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营养元素积累量和年存留量及土壤营养元素(C、N、P、K)含量.结果显示:1)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总生物量由林龄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为61.89、175.81、163.15/t/hm^2.各层生物量分配规律为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树皮中的C含量最高,树根最低;N、P、K含量中树叶最高,树干最低.随着林龄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全N含量逐渐减少,全P和全K逐渐增加.3)15年生、26年生和4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营养元素的总积累量分别为26.12×103、77.29×103、69.60×103 kg/hm^2;随着林龄增加,林下植被层的营养元素积累量先增加后减小,凋落物层逐渐增加.4)26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木营养元素年存留量最高.各器官中年存留量最高为树干,最低为树叶和树皮.综上,与15年生和40年生相比,26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营养元素积累量和年存留量较高,因此应定期对林龄较高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间伐,使林下生境条件得到改善,林下植被多样性增加,达到维持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经营的目的.
- 纪文婧程小琴韩海荣康峰峰杨杰朱江赵敬白英辰马俊勇
-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生物量营养元素
- 山西太岳山好地方典型植被类型土壤理化特征被引量:27
- 2016年
- 以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4种植被类型(草甸、灌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0-6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定点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和p H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含水量大小排序为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草甸〉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灌丛;容重为灌丛〉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草甸;p H值变化规律为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灌丛〉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各土层之间差异显著;全磷和全钾含量各土层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植被类型间,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都高于其他3种植被类型,灌丛土壤全钾含量高于其他3种植被类型;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容重与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p H值与有机质、全氮、全磷呈极显著负相关。
- 纪文婧程小琴韩海荣康峰峰桂志宏朱江王甜周文嵩赵敬
-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类型土层深度
- 山西太岳山油松人工幼龄林水源涵养能力对密度调控的响应被引量:10
- 2015年
- 为定量评价密度调控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3个生态作用层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从降水再分配的生态学机制角度出发对太岳山油松人工林4种密度调控下的涵养水源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冠截留、树干茎流与林分密度关系密切,随着密度调控强度的增加,林冠截留量依次减小;不同密度林分间林冠截留量及树干茎流量的差异随着间伐后时间的推移减小;降雨量与穿透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R2>0.9),穿透雨量随降雨的增加值以中度和强度采伐样地较大;密度调控样地凋落物的自然持水率、最大持水率高于对照样地,其中以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能力最佳;中度采伐样地的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率和非毛管持水量在各密度调控样地中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1.55%,36.88%和31.45mm,且径流量和泥沙量最少;中度调控表现出了总体最佳的水源涵养能力。
- 王甜康峰峰韩海荣程小琴朱江周彬白英辰赵敬
- 关键词:油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密度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