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海兵

作品数:39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老年
  • 7篇卒中
  • 7篇梗死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磁共振
  • 5篇中毒
  • 5篇三甲基氯化锡
  • 5篇脑卒中
  • 5篇急性
  • 5篇成像
  • 4篇头痛
  • 4篇综合征
  • 4篇慢性
  • 4篇老年人
  • 4篇白质
  • 3篇电图
  • 3篇动脉
  • 3篇受体
  • 3篇热敏灸

机构

  • 39篇赣南医学院第...

作者

  • 39篇朱海兵
  • 19篇钟善全
  • 17篇赖燕蔚
  • 11篇余海
  • 5篇刘琳
  • 3篇冯李长
  • 3篇潘火英
  • 3篇黄坚
  • 2篇刘铮
  • 2篇肖燕平
  • 1篇卢绍辉
  • 1篇黄樱

传媒

  • 12篇中华老年心脑...
  • 7篇赣南医学院学...
  • 4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江西省第五次...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1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i neofornmns meningitis,CNM)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非HIV相关CNM患者1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60~81(66.2±7.28)岁。对患者起病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免疫功能低下5例(脾切除2例,多发骨髓瘤、肾病综合征、肺结核各1例;共占33.3%)。起病方式上,急性起病3例(20.0%),亚急性起病5例(33.3%),慢性起病7例(46.7%)。临床首发症状:头痛14例(93.3%),发热7例(46.7%)。入院临床体征:脑膜刺激征阳性6例(40.0%)。15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15.0×10^9/L,并且12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3例患者降钙素原升高,但均<0.2μg/L。15例患者脑脊液均培养出新型隐球菌,并且墨汁染色阳性可见孢子。5例患者头颅MRI表现为血管间隙扩大及"肥皂泡样"胶状假性囊肿。15例患者中,6例转其他医院进一步治疗,其余9例诱导期予以抗真菌治疗,治疗后部分有效3例,完全有效3例,死亡3例。结论老年非HIV相关CNM患者并非一定是免疫低下人群,临床表现更具复杂多样性,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的有力支持,预后差。
朱海兵欧阳桂兰王齐琦钟善全
关键词:脑脊髓液
老年人脑卒中的亚临床损害及其意义
目的:脑卒中亚临床脑损害,系指临床隐袭的脑病理性损害,涵盖无症状性性脑梗死,脑白质疾病(脑白质疏松),脑微出血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方法:国内外有关脑卒中亚临床损害研究文献.结果:1.随着神经影像学...
朱海兵余海
热敏灸与红外线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热敏灸与红外线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纳入9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成热敏灸组和红外线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其中热敏灸组46例,采用热敏灸加针刺疗法;红外线组46例,为红外线加针刺疗法。观察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疗效变化和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疗程结束后4周时热敏灸组的总有效率为91. 3%,红外线组为82. 6%;疗程结束后8周热敏灸组的总有效率为97. 8%,红外线组为91. 3%;两组在两个时间段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疗程结束时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都有显著提高,治疗后在不同时间段热敏灸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高于红外线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热敏灸与红外线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均有确切疗效,但热敏灸疗效优于红外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欧阳桂兰朱海兵赖燕蔚钟善全
关键词:热敏灸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帕金森病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0例PD患者,作为PD组,同期选择来院的功能性疾病患者108例为对照组,根据认知功能评定量表将PD组分为3个亚组:PD不伴认知功能障碍(PD-NCI)组42例、PD-MCI组56例和PD伴痴呆(PD-D)组22例。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水平。比较PD组及各亚组与对照组血清Cys-C水平的差异;同时比较PD-MCI亚组中不同认知损害的血清Cys-C水平。结果:PD组、PD-MCI组及PD-D组的血清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NCI组血清Cys-C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MCI中不同认知损害组的血清Cys-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患者血清Cys-C水平升高,在PD-MCI时血清Cys-C水平即升高明显,不同认知功能损害区域血清Cys-C水平无差异,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PD认知功能发生发展及病情监测的参考指标。
朱海兵欧阳桂兰赖燕蔚钟善全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人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抗γ氨基丁酸B型(GABA-B)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老年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预后评估。结果10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痫性发作(100%)、精神行为异常(100%),认知障碍(100%),意识障碍(80%)。头颅MRI异常7例,以累及颞叶、海马、岛叶、杏仁体及扣带回等边缘系统,其中3例同时累及非边缘系统(包括额叶、放射冠)。胸部CT示肺部占位性病变3例。10例均给予免疫调节治疗。出院6个月后电话随访,死亡2例,预后不良4例,预后良好4例。结论老年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以痫性发作、精神行为异常、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头颅MRI以边缘系统异常信号多见;易合并有肿瘤,需注意肿瘤筛查及定期跟踪随访;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为主要治疗方法,预后较差。
朱海兵欧阳桂兰赖燕蔚钟善全
关键词:脑炎癫痫Γ氨基丁酸
老年偏身舞蹈症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偏身舞蹈症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23例老年偏身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10例,年龄65~85(75.25±10.25)岁;既往高血压20例,脑梗死8例,吸烟15例;18例伴肢体无力,21例伴肢体肌张力减低。对症治疗以多巴胺能拮抗剂为主。结果23例患者中,2例非酮症性高血糖,病灶在豆状核;21例脑卒中,其中12例(57.1%)脑梗死,9例(42.9%)脑出血,病灶在丘脑4例、豆状核5例、尾状核9例、额叶3例;所有患者病灶都位于体征对侧,经病因及对症治疗后,治愈21例(91.3%),好转2例(8.7%)。结论老年偏身舞蹈症多见于脑血管疾病,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病灶多位于对侧基底节区,考虑与基底节区递质失衡有关;以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朱海兵欧阳桂兰刘琳余海
关键词:舞蹈症卒中脑梗死吸烟
N-端脑钠肽前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幕上脑出血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在急性脑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患者中联合检测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8例幕上ICH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0例功能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检测并比较,同时根据ICH血肿大小及病情程度进行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浆NT-proBNP和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大量脑出血组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中量及少量脑出血组,同时中量脑出血组高于少量脑出血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预后不良组的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 <0. 05)。结论: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与急性ICH有密切的相关性,并且能反映急性ICH患者病情的程度。
欧阳桂兰朱海兵赖燕蔚钟善全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脑出血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并延髓内侧梗死一例
2020年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nterior spinal artery syndrome,ASAS)是脊髓前动脉供血障碍导致的脊髓缺血性梗死,该病相当罕见,占所有脊髓病的5%~8%,为缺血性脑卒中的1%~2%,而ASAS并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更为罕见[1]。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报道极少。故本研究报道1例ASAS并MMI患者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1岁,右利手,因"四肢麻木、乏力14d,加重伴构音障碍1d"于2019年8月31日入住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于入院前14d打麻将时突发右侧肩部及右上肢痛不适,随后逐渐感觉四肢麻木、乏力,以右侧肢体麻木、乏力为甚,右手持物不灵活,右腿行走稍困难,左侧肢体肌力稍差,无发热,无头晕、头痛,无言语不清等不适。
朱海兵谢高生钟善全卢绍辉
关键词:脊髓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延髓
老年非感染性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非感染性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非感染性CVST患者13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60~72(63.08±4.48)岁。对其起病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者均合并传统可控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在起病形式上,急性起病2例(15.4%),亚急性起病11例(84.6%)。临床首发症状:头痛8例,视力障碍6例,头晕5例,意识障碍、肢体乏力各3例,痫性发作2例,认知功能下降1例。就诊当天临床体征:脑膜刺激征阳性3例。12例患者D-二聚体>1.0 mg/L,10例患者D-二聚体>2.0 mg/L。腰椎穿刺脑脊液5例,脑脊液压力>200 mm H2O(1 mm H2O=0.0098 kPa),均未>300 mm H2O。11例患者累及多处颅内静脉(窦),以上矢状窦受累最常见;5例患者出现相应静脉引流区域的梗死,其中1例为出血性梗死;3例患者合并脑内血肿;2例患者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我院治疗的12例患者急性期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出院时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2分,无1例死亡。结论老年非感染性CVST患者男性稍多于女性,传统可控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是其病因之一;多为亚急性起病,症状体征各异;外周血D-二聚体有助诊断;上矢状窦血栓多见,可出现继发性脑损害;抗凝为首要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欧阳桂兰汪玲红谢高生朱海兵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颅内血栓形成头痛抗凝药
老年人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方法患有 MS 的老年患者25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60~75岁。既往曾患干燥综合征2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发病前有诱因者4例,亚急性起病21例,复发缓解型22例。神经系统症状为肢体无力14例、感觉障碍10例、大小便障碍8例、视力障碍8例、智能障碍7例。25例行血清抗水通道蛋白抗体-4检查均阴性。MRI 检查示大脑半球病变22例、脑干病变9例、颈髓病变7例、胸髓病变5例。23例诱发电位异常。急性期均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临床痊愈4例、好转16例。结论老年人 MS 以亚急性起病为主,多为复发缓解型;老年人 MS 常见症状是肢体无力、感觉障碍、视力障碍、二便障碍;脑脊液、MRI、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糖皮质激素在老年人 MS 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
欧阳桂兰朱海兵赖燕蔚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脱髓鞘疾病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