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心病
  • 2篇载脂蛋白
  • 2篇早发冠心病
  • 2篇脂蛋白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化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冠心病
  • 1篇代谢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蛋白类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血压

机构

  • 7篇牡丹江医学院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7篇朱颖钊
  • 3篇范东
  • 2篇楚智慧
  • 2篇楚玉荣
  • 2篇宋国权
  • 2篇李海林
  • 1篇周立新
  • 1篇游朕
  • 1篇兰秀芬
  • 1篇王维
  • 1篇王凤明
  • 1篇赵志

传媒

  • 3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Gardner综合征1例
2008年
王维朱颖钊兰秀芬
关键词:GARDNER综合征病例报告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及血脂含量的关系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CHD)的相关关系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析方法,测定92例早发CHD、237例迟发CHD患者和220名对照者的ApoE基因型。血脂水平按常规方法测定。结果:发现的5种ApoE基因型,分别为E3/3、E2/2、E3/2、E4/3及E4/2。早发CHD组和迟发CHD组ApoE4/3基因型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进一步对两组CHD患者的ApoE多态性进行分析,发现早发组ε4等位基因频率较迟发组高(P<0.05)。ApoE各等位基因型的TC和LDL-C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早发CHD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影响血脂的水平。
楚玉荣楚智慧朱颖钊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载脂蛋白E类基因高血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范东游朕朱颖钊宋国权周立新赵志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并发症
E-钙黏蛋白在胰岛细胞瘤中的表达与意义分析
2008年
目的:研究胰岛细胞瘤(islet cell tumors)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及其在胰岛细胞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钙黏蛋白在18例胰岛细胞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恶性胰岛细胞瘤的E-钙黏蛋白表达低于良性胰岛细胞瘤(P<0.05)。结论:E-钙黏蛋白的低表达或表达缺失促进了胰岛细胞瘤的恶性化发展。
王凤明宋国权朱颖钊
胃癌横结肠系膜前叶癌转移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横结肠系膜前叶的肿瘤转移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常规病理HE染色和应用细胞角蛋白(CK)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检测58例胃癌患者横结肠系膜前叶组织。结果:58例胃癌患者的横结肠系膜前叶组织常规病理HE染色均未见癌细胞,而CK20检测阳性率(32.75%,19/58)。胃癌横结肠系膜前叶癌转移与肿瘤的侵润深度、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肿瘤的部位、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K)能够检测证实胃癌筋膜微转移。胃癌网膜囊筋膜微转移免疫组化检测有重要临床意义,并为胃癌根治术术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李海林范东朱颖钊
关键词:胃癌微转移免疫组化
ApoE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析方法,测定92例早发CHD、237例迟发CHD患者和220名对照者的ApoE基因型;血脂水平按常规方法测定。结果:发现的5种ApoE基因型,分别为E3/3、E2/2、E3/2、E4/3及E4/2。早发CHD组和迟发CHD组ApoE 4/3基因型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进一步对两组CHD患者的ApoE多态性进行分析,发现早发组ε4等位基因频率较迟发组高(P<0.05)。ApoE各等位基因型之间,TC和LDL-C水平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早发CHD的发生发展有关。
楚玉荣楚智慧朱颖钊
关键词:冠心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
MMP-7与MMP-9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直肠癌中MMP-7和MMP-9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直肠癌、20例癌旁正常组织进行MMP-7和MMP-9免疫组化染色。结果:MMP-7和MMP-9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MMP-7和MMP-9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直肠癌组织中MMP-7、MMP-9的表达与肿瘤进展有一定关系,可被视为反映直肠癌生物侵袭性的有价值的标志物。
李海林朱颖钊范东
关键词:MMP-7MMP-9免疫组化直肠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