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俊

作品数:13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胃镜
  • 3篇窄带成像
  • 3篇食管
  • 3篇黏膜
  • 3篇胃癌
  • 3篇慢性
  • 3篇溃疡
  • 3篇放大胃镜
  • 3篇成像
  • 2篇葡聚糖
  • 2篇胃镜观察
  • 2篇胃小凹
  • 2篇胃黏膜
  • 2篇细胞
  • 2篇小凹
  • 2篇慢性溃疡
  • 2篇慢性溃疡性
  • 2篇慢性溃疡性结...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炎

机构

  • 13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13篇李亚俊
  • 2篇陶伟
  • 2篇边虹
  • 2篇杨力
  • 2篇翟惠虹
  • 1篇景丽
  • 1篇徐永辉
  • 1篇王芳
  • 1篇翟学峰
  • 1篇杨峰
  • 1篇杨晓军
  • 1篇张艳婷
  • 1篇王佐正
  • 1篇杨小荣
  • 1篇黄李雅
  • 1篇许杰
  • 1篇吴佳

传媒

  • 5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2
  • 2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镜直视下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胃镜直视下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在胃镜直视下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施行肠内营养,观察瘘口愈合情况。结果本组14例吻合口瘘患者经胃镜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后13例治愈,瘘口愈合时间4~12周,住院时间(25.8±6.7)d,置管平均操作时间30 min。结论经胃镜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方法简单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低,是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
李亚俊边虹
关键词:胃镜十二指肠营养管肠内营养吻合口瘘
细胞学快速现场评估在超声内镜细针穿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细胞学快速现场评估(C-ROSE)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腹部CT或胃肠镜和内镜超声检查,确认存在纵隔、腹腔或消化道占位性病变患者资料,在应用EUS-FNA中联合C-ROSE,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ROSE在EUS-FNA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率等指标。比较C-ROSE结果、EUS-FNA活检以及二者联合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并评估C-ROSE、EUS-FNA活检及二者联合检查在EUS-FNA中的诊断价值。结果C-ROSE诊断灵敏度80%,符合率83.33%,高于EUS-FNA活检诊断,二者联合诊断灵敏度为88.57%,符合率为90.48%,均高于单独诊断方法。C-ROSE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0.571,P<0.05),联合诊断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0.721,P<0.05)。C-ROSE及EUS-FNA活检诊断具有中等诊断价值,而联合诊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9,P<0.05)。结论C-ROSE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在EUS-FNA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及诊断率。
顾晓静马睿婷王鵷臻李亚俊杨小荣
关键词:细胞学技术
枸杞多糖促进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小鼠结肠组织Trek1的表达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小鼠模型结肠组织Trek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正常组小鼠第1~25天给予蒸馏水饮用。造模组和治疗组小鼠为模拟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第1~5、第11~15、第21~25天给予含2%葡聚糖硫酸酯钠盐的饮用,第6~10、第16~20天给予蒸馏水饮用。同时,治疗组小鼠在6~25天给予200 mg·(kg·d)^(-1)的枸杞多糖灌胃。各组小鼠于第26 d清晨处死。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结肠中Trek1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实验第5、10、15、20、25天,造模组小鼠体质量均轻于正常组(P均<0.001),实验第15、20、25天,治疗组小鼠体质量较造模组增加(P均<0.05);实验第5、10、15、20、25天,造模组小鼠DAI评分均高于正常组(P均<0.001),实验第10、15、20、25天,治疗组小鼠DAI评分均低于造模组(P均<0.05);造模组小鼠Trek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组,治疗组Trek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造模组(P均<0.001)。结论枸杞多糖改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模型小鼠体质量减轻、腹泻及便血等症状,可能与其促进结肠组织Trek1表达有关。
王芳王鹓臻吴佳李亚俊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枸杞多糖
窄带成像结合放大胃镜观察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改变对胃粘膜病变诊断价值及与Ang-2、COX-2相关性的研究
背景和目的:胃癌是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与进展期胃癌相比,早期胃癌治愈率超过90%,而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只有20~30%左右。近年来研究表明,胃黏膜发生病变时,胃小凹及粘膜微血管必然发生形态学改变,...
李亚俊
关键词:胃粘膜病变微血管形态窄带成像放大胃镜
文献传递
窄带成像及放大胃镜观察胃小凹形态改变对胃黏膜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窄带成像及放大内镜(narrow-band imaging system with magnifying endoscopy,NBI-ME)下胃小凹形态改变对诊断胃黏膜病变及早期胃癌的价值。方法对112例常规胃镜检查发现有局部胃黏膜病变(糜烂、颜色异常、隆起、浅凹陷、粗糙等)的患者,NBI-ME模式观察胃小凹形态,参照Tanaka分型对病变进行判断,同时病变区域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窄带成像及放大胃镜观察胃小凹形态改变诊断癌前病变(中-重度肠化、轻-中度异型增生)检出率为39.2%(44/112),诊断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42.3%(11/26);胃黏膜病变NBI-ME诊断癌前病变(中-重度肠化、轻-中度异型增生)的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77.9%,符合率为75.8%;诊断早期胃癌的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96.0%,符合率为94.6%。结论窄带成像及放大胃镜观察胃小凹形态能够提高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李亚俊陶伟杨力
关键词:窄带成像放大胃镜胃小凹早期胃癌
“消化营养”整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2018年
传统医学课程由于过于强调本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医学基础与临床应用分离。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医学教学模式在国内外广为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宁夏医科大学借鉴国内外先进整合教学理念,对临床医学教育进行"消化营养"课程体系改革,积极探索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实现基础、临床、预防融会贯通的临床思维模式。本文详细介绍了该课程改革的设计、组织、实施及评价情况,探讨整合式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陶秀娟杨建军翟惠虹董俭达景丽李亚俊
关键词:整合课程教学改革
放大胃镜联合窄带成像观察胃黏膜集合小静脉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放大胃镜观察胃黏膜微血管形态诊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69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放大胃镜窄带成像模式观察胃黏膜集合小静脉(RAC),进行分类并作出有无HP感染的内镜诊断;对观察区域,胃黏膜组织切片进行HP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判断有无HP感染。结果参照Nakagawa分型,不规则型和模糊型的HP感染率分别为73.1%、83.3%,高于规则型6.5%(P<0.01)。进行胃黏膜RAC分型与HP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比较,结果显示69例放大胃镜检查观察RAC形态诊断HP感染灵敏度为93.55%,特异度为76.32%,符合率为55.07%,阳性预测值为93.55%,阴性预测值为76.32%,Kappa值为0.84。结论放大胃镜联合窄带成像观察胃黏膜RAC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简便、安全、阳性预测性好。
李亚俊孟高克徐永辉翟学峰
关键词:放大胃镜窄带成像幽门螺杆菌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肠黏膜屏障受损的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 研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情况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DSS诱导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和DSS组,完全随机分组,每组25只,监测小鼠的体质量及结肠长度变化;结肠组织病理检查确认造模成功并评估结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通过伊文思蓝在肠内的通透性分析评估小鼠结肠黏膜屏障的功能;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印迹评估肠黏膜屏障完整性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较,DSS组小鼠的体质量较低[(25.6±0.7)g比(23.5 ±0.7)g,t=2.14,P<0.05],结肠长度较短[(7.3±0.4)cm比(5.6±0.2)cm,t=3.975,P<0.001];结肠组织病理结果显示肠黏膜变薄,部分区域肠黏膜缺损;结肠肠腔内滴入的伊文思蓝进入肠黏膜的量较多,波长620 nm的光密度(OD620)/结肠组织重量(g)较高[(0.11±0.01)比(0.15±0.01),t=4.174,P<0.05];免疫荧光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结肠黏膜中ZO-1、Claudin-1、F-肌动蛋白的表达减少.结论 DSS诱导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肠黏膜屏障结构及功能均受损.
葛君李亚俊刘爱琴黄文宇杨峰马玲翟惠虹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黏膜屏障葡聚糖硫酸钠
SOX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常规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随访比较
2024年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常规开腹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近期随访结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SOX新辅助化疗后接受手术的91例患者临床资料,46例采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腔镜组),45例采用开腹根治术(开腹组)。应用SPSS 27.0软件分析数据,围手术期指标、免疫功能等计量资料以(χ±s)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腔镜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1d、3d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开腹组,CD8+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1d、3d腔镜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X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可获得与开腹根治术相当的近期疗效,但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应激反应更轻等优点。
许杰李亚俊冯义文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
MicroRNA-1469低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micro RNA-1469(mi R-1469)低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食管鳞癌术后肿瘤组织中mi R-1469的表达情况,χ2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mi R-1469的表达水平,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 mi R-1469的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提示mi R-1469低表达的患者其无瘤生存率(17.9%vs 42.8%,P=0.004)及术后5年总生存率(29.3%vs 47.1%,P=0.027)均降低。在N1-3的患者中,低表达mi R-1469组的5年无瘤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7.3%vs 31.5%,P=0.043)。结论通过检测mi R-1469的表达情况,可以预测食管癌患者疾病进程及术后临床预后。
李亚俊顾晓静杨乐边虹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