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膀胱
  • 6篇肿瘤
  • 5篇细胞
  • 5篇膀胱癌
  • 4篇前列腺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手术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外科
  • 3篇泌尿
  • 3篇膀胱肿瘤
  • 2篇血管
  • 2篇增生
  • 2篇肾积水
  • 2篇顺铂
  • 2篇尿道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腔镜手术

机构

  • 16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天门市第一人...
  • 1篇安县人民医院

作者

  • 19篇李凡
  • 14篇杨为民
  • 10篇陈忠
  • 9篇叶章群
  • 5篇宋晓东
  • 5篇杜广辉
  • 4篇胡志全
  • 4篇王涛
  • 3篇袁慧星
  • 3篇庄乾元
  • 3篇袁晓奕
  • 3篇吴嘉
  • 2篇王志华
  • 2篇张秀涛
  • 2篇詹鹰
  • 2篇陈志强
  • 2篇杨欢
  • 1篇严友纪
  • 1篇马礼坤
  • 1篇郭小林

传媒

  • 8篇现代泌尿生殖...
  • 4篇临床泌尿外科...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刀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初步探讨水刀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13例行水刀辅助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完成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情况。其中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5例,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3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3例,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2例。结果应用水刀辅助的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围手术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初步随访情况良好。结论水刀技术在多种泌尿外科手术中都具有可行性,初期研究显示其安全、有效,远期疗效尚需更大样本的研究及长期随访。
宋晓东刘卓马礼坤袁慧星李凡詹鹰陈忠杜广辉杨为民叶章群
关键词:经尿道手术腹腔镜手术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膀胱癌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在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其生物学标记的应用意义重大。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中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随膀胱癌的进展表达下降,可作为膀胱癌诊断的生物学标记。诱导细胞内A-FABP高表达,可引起肿瘤细胞凋亡,从而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李凡杨为民
关键词:膀胱肿瘤肿瘤标记物
非结石因素导致肾积水的治疗体会(附103例报告)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非结石因素导致肾积水的病因,探讨其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103例非结石因素导致肾积水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行肾切除术者18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22例,输尿管狭窄钬激光切开术1 6例,输尿管球囊扩张术3例,置双J管内引流5例,肾、膀胱造瘘术17例,其他方法14例,观察等待8例。结果:术后随访4~8周,复查B超、IVU了解术后情况。除8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无缓解,肾功能恢复不佳,需进一步治疗外,其他患者近期效果较好,症状和肾积水情况改善或无进展。结论:在积极进行病因治疗的同时,对于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
李凡杨为民张旭刘继红庄乾元杜广辉陈志强胡志全王少刚陈忠叶章群
关键词:肾积水外科治疗
小分子双链RNAs联合应用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在膀胱癌细胞系T24和EJ细胞中转染两种不同的人工合成小分子双链RNA(dsRNA),观察联合应用与分别单独应用两种dsRNA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根据对膀胱癌细胞的处理不同分为:1阴性对照组(dsControl)、dsP21-322组、dsP21-555组和dsP21-322+dsP21-555组;2dsControl组、dsP21-322组、dsP53-285组和dsP21-322+dsP53-285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各组细胞p21 mRNA及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4、CDK6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21蛋白和CDK4、CDK6蛋白的表达;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单个细胞克隆增殖能力。结果qPCR结果显示,与dsControl组相比,dsP21-322组、dsP2l-555组和dsP53-285组均分别上调T24和EJ细胞中p21mRNA的表达(P<0.01);而与单独转染dsP21-322、dsP2l-555相比,同时转染dsP21-322+dsP21-5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sControl组相比,dsP53-285能够上调p53基因的表达(P<0.05);与单独转染dsP53-285相比,p53 mRNA表达在同时转染dsP21-322和dsP53-285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转染dsP21-322、dsP53-285相比,dsP21-322+dsP53-285能够显著增加p21 mRNA的表达(P<0.05)。与dsControl相比,转染dsP21-322、dsP53-285分别使T24和EJ细胞中CDK4、CDK6 mRNA的表达下调(P<0.05);与单独转染dsP21-322、dsP53-285相比,CDK4/6mRNA的表达在dsP21-322+dsP53-285组中明显被抑制(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验证了组间p21和CDK4/6基因表达的差异。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同时转染dsP21-322和dsP53-285比单独转染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能力更明显。细胞集落形成实验中,dsP21-322+dsP53-285组中形成的集落数量显著少于单独转染组。结论同时转染dsP21-322和dsP53-285能够显著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
张庆松李传昌陈忠李凡袁慧星杨为民
关键词:膀胱肿瘤P21
膀胱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4年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依据肿瘤对膀胱壁的浸润深度,临床上将膀胱癌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肿瘤及肌层浸润性肿瘤。由于近70%的患者为非肌层浸润性肿瘤,膀胱癌整体5年生存率可达77%,仅5.5%的患者出现远处转移。但由于膀胱癌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肿瘤恶性程度可伴随复发、逐渐进展等特点,使膀胱癌远期预后不佳。
叶章群李凡
关键词:膀胱癌肿瘤恶性程度泌尿系统
不同启动子相关双链小分子RNA介导激活p21 Waf1/Cip1 基因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针对p21基因启动子序列不同转录起始位点设计的小双链RNA(dsRNA)对p21基因表达的正向调控作用。方法针对p21基因启动子DNA序列设计合成4对dsRNA分子dsP21.382、dsP21-436、dsP21-484、dsP21—625,转染人体外培养的人膀胱肿瘤细胞株5637细胞及T24细胞中,并以具有激活功能的dsRNA分子dsP21—322作为阳性对照,以未转染的5637和T24细胞为空白对照,以dsControl为阴性对照。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等观察各dsRNA转染后,细胞内p2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量的差异,以及dsRNA转染对肿瘤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sP21—382、dsP21-436、dsP21-484、dsP21-625分别上调5637细胞中p21mRNA的表达1.56、1.88、2.41和1.74倍(P〈0.05),dsP21-382、dsP21-436、dsP21-484、dsP21-625分别上调T24细胞中021mRNA的表达1.71、1.69、2.62和1.85倍(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21蛋白表达的升高与021mRNA水平的升高一致。4对dsRNA均能显著抑制膀胱肿瘤细胞株的生长。结论dsRNA对基因表达正向调控作用可能是一种普遍现象。
龚化陈忠盖强强汪成合李凡叶章群
关键词:P21基因
肾嫌色细胞癌伴肉瘤样分化1例报告
2011年
患者,女,56岁,因左侧腰腹部疼痛1周就诊,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36.7℃,P86次/min,BP140/80mmHg(1mmHg=0.133kPa),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软,左肾区稍隆起,有压痛,叩击痛。血常规:Hb91.9g/L,血细胞比容27%。尿常规:RBC(++)。
李祖明张勇李凡袁晓奕宋晓东陈忠杨为民
关键词:肾嫌色细胞癌肉瘤样腰腹部疼痛肉眼血尿浅表淋巴结叩击痛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开放、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及Bricker回肠膀胱术比较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比较分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传统腹腔镜以及开放手术下膀胱根治性切除+Bricker回肠膀胱术的围手术期资料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入组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行膀胱根治性切除+Bricker回肠代膀胱术的132例膀胱癌患者,其中行开放手术者69例,行腹腔镜手术者57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者6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进食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3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和盆腔引流管拨管时间比较无差异。开放组手术时间[398(360,450)min]低于腹腔镜组[435(390,510)min](P=0.011),而机器人组手术时间[338(330,480)min]与开放组和腹腔镜组之间无差异。机器人组出血量[300(200,375)ml]低于腹腔镜组[700(400,1 200)ml](P=0.043)和开放组[1 200(800,2 000)ml](P<0.001),腹腔镜组出血量低于开放组(P=0.003)。机器人组术中所输红细胞量(0U)低于开放组[6(4,7.5)U](P=0.001),与腹腔镜组[2(0,4)U]无差异,而腹腔镜组术中输红细胞量低于开放组(P<0.001)。术中输血浆量3组总体存在差异(P=0.040),但两两比较无差异。机器人组术后住院时间[11(10,19.5)d]少于开放组[19(14,23)d](P=0.027),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15(13,20)d]与开放组及机器人组比较,均无差异。3组间肿瘤TNM分期、淋巴结阳性率及病理分级均无明显差异。3组患者间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Clavien-Dindo评分对并发症进行分级,3组并发症分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Bricker回肠膀胱术具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魏晓松庄乾元胡志全刘征王志华李凡杨欢WANG Shao-gang
关键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改良小切口经腹腹腔镜肾切除术(附13例报告)
2011年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经腹腹腔镜肾切除术的应用价值及其优势。方法:本组患者13例,均采用改良小切口经腹腹腔镜肾切除术。术前超声及CT扫描等检查测量肾脏的最短径作为小切口长度,辅助定位腹腔镜通道穿刺点。腹腔镜经腹行肾切除术,切除肾脏后经小切口取出。对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恢复时间等资料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行腹腔镜肾切除术。手术时间(114±16)min(90~135min),术中失血(231±89)ml(100~350 m1),术中及术后输血0~400ml。术后第一个24 h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为3~6分。术后3天内使用双氯芬酸钠纳肛50~100mg/d。术后患者恢复进食时间1~2天,下床活动时间3~5天。1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个月,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小切口经腹腹腔镜肾切除术能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肾脏解剖结构,个体化设计并充分利用腹腔镜的三个穿刺造通道。对患者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并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宋晓东李凡杨为民袁晓奕盛文威叶章群
关键词:腹腔镜术肾切除术改良手术
膀胱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标本中HIF-1α、VEGF、PCNA的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IF-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并与VEGF、MVD、PCNA和肿瘤复发呈正相关(依次为:P<0.01,P<0.05,P<0.01,P<0.05),但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患者年龄无关;且VEGF与MVD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与其病理分级相关(P<0.05)。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HIF-1α和PCNA均呈现为膀胱癌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HIF-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膀胱癌诊断和复发预测的生物学标记,以及抗血管生成治疗新的靶点。
李凡杨为民叶章群
关键词:膀胱肿瘤肿瘤标记物肿瘤血管生成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