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顺
-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水、昏迷、肝功能损害1例
- 2012年
- 1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17岁,因"腹胀、食欲下降15天,意识障碍4天"于2010年8月2日入院。
患者2010年7月1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阵发性绞痛,腹泻,每日约10次稀便,伴腹胀,给予解痉对症治疗,两天后腹痛、腹泻缓解。随后患者出现发热,最高37.9℃,腹胀加重,食欲明显下降。2010年7月20日在当地医院检查,肝功能:ALT4060U/L、
- 向攀李宝顺焦以庆刘景院
- 关键词:肝功能损害脐周阵发性绞痛腹水昏迷食欲下降病例摘要
- 甲型H1N1流感(2009)12例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评价2009甲型H1N1流感患者长期预后的情况。方法:对2009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3 a随访,对既往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T细胞亚群、胸部CT、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检查,对所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其中轻症、重症、危重症各4例,随访时平均年龄42.3岁,发病至随访的间隔24~46个月,平均39.1个月(3.26 a)。随访时复查胸部CT提示所用重症、危重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部炎症,以间质性炎症为主。随访时共9例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其中轻症3例,重症4例,危重症2例,其中67%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肺功能异常,以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所用患者在随访时均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检测,1例危重症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Ⅰ级,1例重症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Ⅲ级,其他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分级均为Ⅳ级。结论:2009甲型H1N1流感患者轻症、重症、危重症在3 a随访时均可能存在不同病情程度肺部影像学异常以及肺功能异常,以间质病变及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应重视长期随访,若进行积极的中医药干预有望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 马剡芳马成杰李鑫谢汝明王宇杨松李蔚莉张立成黄克林李宝顺王融冰张永利张伟
- 关键词:2009甲型H1N1流感CD4+T淋巴细胞肺功能随访研究
- 肝炎患者胃镜检查与中医辨证——附166例分析被引量:1
- 1993年
- 肝炎患者常见上消化道症状,既往多认为是消化功能紊乱,对其病理基础较少深入研究,为此我们于1989~1991年间对各型病毒性肝炎(含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共166例。资料与方法一、诊断标准参照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
- 王融冰孙承民刘书华马兆荣赵新华兰孟东李宝顺
- 关键词:肝炎中医辨证
- 体外膜氧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合并呼吸衰竭4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在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自2009年10月3日至12月25日,北京地坛医院共收治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58例,其中实施ECMO治疗患者4例。结果 4例患者中,3例顺利撤离ECMO装置,脱机率为75%,其中2例康复出院,2例死亡。ECMO治疗后,氧合指数由48~77mm Hg[1mm Hg=0.133kPa,平均(59.8±12.4)mm Hg]升高至122~254mm Hg[平均(191.8±85.1)mm Hg]。主要并发症有出血和渗血3例,导管感染2例,膜肺血栓2例。结论对于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在经高呼吸机条件仍不能纠正缺氧状况的情况下,ECMO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加以应用。
- 熊号峰郭利民李兴旺焦以庆李宝顺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呼吸衰竭体外膜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