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勤

作品数:187 被引量:1,612H指数:25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5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0篇饲料
  • 48篇草鱼
  • 23篇对虾
  • 22篇蛋白酶
  • 21篇凡纳滨对虾
  • 20篇蛋白
  • 20篇营养
  • 20篇肉品
  • 20篇肉品质
  • 20篇肌肉品质
  • 19篇罗非鱼
  • 18篇非特异性免疫
  • 16篇异育
  • 16篇银鲫
  • 15篇鱼粉
  • 15篇消化酶
  • 13篇异育银鲫
  • 13篇消化酶活性
  • 13篇肌肉成分
  • 12篇尼罗

机构

  • 134篇上海海洋大学
  • 4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2篇四川农业大学
  • 7篇广西大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上海市农业科...
  • 2篇环境保护部南...
  • 2篇江南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丰益(上海)...
  • 2篇上海市松江区...
  • 2篇通威(集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浙江省淡水水...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广东溢多利生...
  • 1篇帝斯曼(中国...
  • 1篇上海源耀生物...

作者

  • 184篇李小勤
  • 166篇冷向军
  • 13篇李家乐
  • 12篇柴仙琦
  • 11篇魏静
  • 10篇史少奕
  • 10篇朱瑞俊
  • 10篇胡斌
  • 9篇刘波
  • 8篇吴登俊
  • 8篇陈圣偶
  • 8篇单玲玲
  • 7篇刘贤敏
  • 7篇罗运仙
  • 7篇田娟
  • 7篇郭婷
  • 7篇李乃顺
  • 7篇甘甜
  • 6篇刘爱君
  • 6篇李宝山

传媒

  • 19篇动物营养学报
  • 16篇水产学报
  • 14篇水生生物学报
  • 12篇上海海洋大学...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淡水渔业
  • 6篇第九届世界华...
  • 5篇上海水产大学...
  • 5篇浙江大学学报...
  • 5篇饲料工业
  • 4篇饲料研究
  • 4篇中国饲料
  • 3篇粮食与饲料工...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基因组学与应...
  • 3篇2010年中...
  • 3篇2015年中...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广西农业生物...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12篇2014
  • 10篇2013
  • 13篇2012
  • 10篇2011
  • 11篇2010
  • 17篇2009
  • 12篇2008
  • 13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1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饲料V_C对草鱼生长、肌肉品质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被引量:31
2008年
采用维生素C(Vc,以Vc磷酸酯为Vc源)添加量分别为50mg/kg、100mM,g、150mg/kg、200mg&g、300mg/kg饲料的配合饲料,喂养体质量(42.4±5.0)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60d,以不添加Vc的基础饲料饲喂组为对照,探讨Vc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c能显著提高草鱼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当Vc添加量为150~200mg/kg时,草鱼生长性能最佳;随Vc添加量增加,肌肉失水率、肌纤维直径和肌原纤维耐折力呈增加趋势;肌肉胶原蛋白含量和肝脏Vc含量随Vc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Vc添加量为150mg/kg及以上水平时,各实验组草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Vc添加量达到300mg/kg后血清溶菌酶(LSZ)活性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Vc能促进草鱼生长,改善肌肉品质,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适宜的Vc添加量为150mg,/kg饲料。
胡斌李小勤冷向军李家乐文华
关键词:草鱼VC肌肉品质非特异性免疫
投饲蚕豆对草鱼生长和肉质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1
2008年
分别以配合饲料(对照组)、蚕豆(蚕豆组)饲喂平均体重为496.5 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66d,考察蚕豆对草鱼生长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和蚕豆组增重率为82.76%,36.96%;饵料系数为2.17,4.45;肥满度为13.09,7.72;粗脂肪含量为0.89%,1.43%;肌肉失水率为27.14%,15.87%;肌原纤维长度为28.32μm,33.31μm;羟脯氨酸0.12mg/g,0.16mg/g。在生长方面,与配合饲料组相比,蚕豆组草鱼的增重率、肥满度极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极显著增加(P<0.01);在肌肉品质方面,失水率极显著降低;粗脂肪含量、肌原纤维长度、羟脯氨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结果表明,投喂蚕豆对草鱼肌肉具有特殊的改变作用。
伦峰冷向军李小勤李宝山
关键词:蚕豆
饲料蛋白水平对血鹦鹉幼鱼生长、体组成和肠道蛋白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5
2009年
为考察饲料蛋白水平对血鹦鹉Cichlasomasp.幼鱼生长、体组成和肠道蛋白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鱼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源配制了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7%、40%、43%、46%和49%五种饲料,饲养平均体重为0.66 g的血鹦鹉6周。结果表明:血鹦鹉幼鱼摄食上述5种饲料后,增重率分别为868.51%、935.95%、1018.28%、925.16%和873.86%,饲料系数分别为1.55、1.48、1.41、1.47和1.56,摄食饲料蛋白质水平43%饲料的血鹦鹉幼鱼具有最佳生长性能。对全鱼体组成成分的分析表明:血鹦鹉幼鱼鱼体粗蛋白和粗灰分的含量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体脂肪含量则呈下降趋势;在肠道蛋白酶及肝脏GOT、GPT活性方面: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血鹦鹉幼鱼前肠组织和内容物蛋白酶活性及肝脏GOT、GPT活性也增加,当蛋白含量达到43%时均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血鹦鹉幼鱼对饲料蛋白的最佳需求量为43%。
石英冷向军李小勤刘满仔史少奕
关键词:血鹦鹉饲料蛋白水平体组成蛋白酶活性
包膜氨基酸的制备及饲养异育银鲫的试验
分别进行了两个试验考察包膜氨基酸的作用效果.试验一以硬化油脂、明胶包膜赖氨酸、蛋氨酸,测定了其水中溶失率.结果表明,晶体赖氨酸、硬化油脂、明胶包膜赖氨酸的水中溶失率分别为57﹪、14.3﹪、21.3﹪;晶体蛋氨酸、硬化油...
冷向军王冠李小勤胡斌王文龙
关键词:异育银鲫饲养管理晶体氨基酸饲料添加剂水产饲料
文献传递
草鱼PAX7基因片段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功能分析
PAX7在神经嵴发育及原肠胚形成、肌肉自主更新与再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细胞更新、分化、凋亡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本实验参照Genebank中的斑马鱼、线鳍电鳗、虹鳟等物种配对盒基因7(Pairedbox 7 gene,...
甘甜郭婷单玲玲郑小淼胡静魏静李小勤冷向军
关键词:草鱼功能分析
盐酸和碳酸氢钠对早期断奶仔猪胃酸分泌、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采用30头平均体重5.25 kg的(28±1)日龄断奶杜×长大杂交仔猪,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对照组)中分别添加1%NaHCO3、0.6%HCl、2.4%HCl、2.4%HCl+2.04%NaHCO3,以研究盐酸和碳酸氢钠对早期断奶仔猪胃酸分泌、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4%HCl可诱导仔猪胃溃疡发生,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降低十二指肠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P<0.05);添加0.6%HCl和2.4%HCl+2.04%NaHCO3对胃酸分泌、十二指肠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没有影响,其中添加0.6%HCl可降低胃内容物pH值(P<0.10),提高胃蛋白酶原激活率,降低结肠大肠杆菌数量(P<0.10),而添加2.4%HCl+2.04%NaHCO3使结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上升(P<0.05).添加1%NaHCO3对十二指肠消化酶活性没有影响,虽可诱导胃酸分泌,但仍使胃内容物pH值升高(P<0.10),结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上升(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低剂量盐酸(0.6%)可降低结肠大肠杆菌数量和腹泻发生率;而大剂量盐酸(2.4%)和NaHCO3(1%)均不利于仔猪消化道功能发育.
冷向军李小勤王康宁杨凤周安国
关键词:早期断奶仔猪盐酸碳酸氢钠胃酸消化酶肠道微生物
叶黄素对七彩神仙鱼生长和体色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为研究叶黄素对七彩神仙鱼体色和生长的影响,在"牛心汉堡"饲料中分别添加0、50、100、200、300和400 mg/kg叶黄素,饲喂初始平均体质量(10.3±0.3)g的七彩神仙鱼8周。结果显示,添加叶黄素50~200 mg/kg,对鱼体增重率无显著影响,但添加量达200 mg/kg后,饲料系数显著增大,添加量达300 mg/kg后,增重率显著降低。在养殖4周、8周时,鱼体皮肤亮度(L*)无显著变化,皮肤黄度(b*)和叶黄素含量随叶黄素添加量增加而显著升高;8周时,各叶黄素添加组的皮肤b*值和叶黄素含量显著高于4周时,当叶黄素添加量达300 mg/kg后,皮肤b*值(4周、8周)和全鱼叶黄素含量(8周)趋于稳定;4周时,各处理组间的皮肤红度(a*)无显著差异;8周时,当叶黄素添加量达100 mg/kg后,皮肤a*值显著降低;饲料中添加300 mg/kg叶黄素显著提高了七彩神仙鱼肝脏总抗氧化能力。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叶黄素可有效改善七彩神仙鱼体表黄色,提高肝脏总抗氧化能力,但高添加量的叶黄素会降低鱼体生长性能,七彩神仙鱼饲料中的叶黄素添加量建议为200~300 mg/kg。
宋雪璐李小勤陈再忠王磊还殿宇冷向军
关键词:七彩神仙鱼叶黄素体色
甘露寡糖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生长、肠道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被引量:51
2009年
进行2个试验考察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生长、肠道结构功能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对照组)、0.25%、0.50%、0.75%甘露寡糖,饲养平均初重(1.00±0.04)g的奥尼罗非鱼8周(试验Ⅰ),或饲养平均初重(20.04±0.13)g的奥尼罗非鱼30d(试验Ⅱ).结果表明,在2个试验中0.50%、0.75%甘露寡糖组均显著提高鱼体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试验Ⅱ中,0.25%、0.50%、0.75%甘露寡糖组均显著提高小肠绒毛高度、宽度、密度,降低肠壁厚度,提高胃、肠蛋白酶活性和干物质消化率,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但对小肠绒毛杯状细胞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0.50%~0.75%甘露寡糖可显著提高罗非鱼生长性能,改善肠道结构功能,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奥尼罗非鱼饲料中的甘露寡糖适宜添加量推荐为0.50%.
刘爱君冷向军李小勤汪立平万虎
关键词:奥尼罗非鱼甘露寡糖肠道结构非特异性免疫
盐度对乌鳢(Channa argus)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4
2008年
设置盐度为0(对照组)、5.0、7.5、10.0的4个水体,饲养平均体重为(402.4±44.6)g的乌鳢30天,测定乌鳢生长性能、肌肉成分、游离氨基酸和肌肉物理性能指标,研究盐度对乌鳢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乌鳢的增重率分别为37.7%、33.9%、31.5%、6.3%,成活率分别为100%、100%、100%和63.6%,表现出随盐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但盐度0、5.0、7.5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在盐度为10.0的水体中,乌鳢成活率和增重率均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增加(P<0.05);随盐度增加,肌肉水分和肌肉失水率增加,而脂肪含量减少;肌肉蛋白含量和胶原蛋白含量在盐度0、5.0、7.5各组间无差异,但在盐度10组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盐度7.5组的肌原纤维耐折力增加,肌纤维直径减小;随盐度升高,肌肉质构指标(硬度、弹性、黏性、咀嚼性、凝聚性)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在肌肉游离氨基酸方面,随盐度增加,肌肉游离呈味氨基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盐度10.0组较对照组分别增加88.2%、42.7%(P<0.05)。上述研究表明,适宜的盐度可改善乌鳢的肌肉品质,结合鱼体生长性能,适宜的盐度为7.5。
李小勤刘贤敏冷向军王锡昌
关键词:乌鳢盐度肉质
复合酶制剂对草鱼生长性能、营养物质利用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酶制剂(主要为植酸酶和碳水化合物酶)对草鱼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沉积率、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首先配制正对照饲料、低磷低脂饲料和无鱼粉低磷低脂饲料,3种饲料中鱼粉、磷酸二氢钙和豆油添加量分别为2.0%、1.8%、1.5%,2.0%、1.2%、1.0%和0、1.2%、1.0%,然后在低磷低脂饲料、无鱼粉低磷低脂饲料中添加0.6 g/kg的复合酶制剂,配制低磷低脂+酶饲料和无鱼粉低磷低脂+酶饲料,共配制成5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6.3±0.2)g的草鱼60 d。每种饲料投喂3个网箱,每个网箱投放30尾草鱼。结果显示:正对照组具有最高的增重率(342.40%)和最低的饲料系数(1.48);与正对照组相比,低磷低脂组和无鱼粉低磷低脂组的增重率、蛋白质和灰分沉积率、肠道蛋白酶活性及干物质、蛋白质和磷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而饲料系数、脂肪沉积率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此外,无鱼粉低磷低脂组的磷沉积率、肠道绒毛高度和绒毛纵截面面积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在低磷低脂饲料和无鱼粉低磷低脂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后,增重率有所提高(P>0.05),饲料系数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且蛋白质和磷沉积率以及干物质、蛋白质和磷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此外,在无鱼粉低磷低脂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后,肠道绒毛高度和绒毛纵截面面积也显著增加(P<0.05)。综上,在低磷低脂饲料和无鱼粉低磷低脂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以提高草鱼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改善鱼体生长性能。
杨航张国奇周陆骆作勇李小勤徐禛程卓冷向军
关键词:复合酶制剂草鱼营养物质利用肠道组织形态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