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瑜

作品数:4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药学
  • 1篇药学部
  • 1篇益生菌
  • 1篇银屑
  • 1篇银屑病
  • 1篇用药
  • 1篇用药成本
  • 1篇脂质
  • 1篇死因
  • 1篇替诺福韦
  • 1篇替诺福韦酯
  • 1篇皮损
  • 1篇皮损面积
  • 1篇品管圈
  • 1篇品管圈活动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转氨酶
  • 1篇细胞
  • 1篇相关细胞

机构

  • 4篇海口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李小瑜
  • 3篇陈长洋
  • 2篇王月芳
  • 2篇蒋琼影
  • 1篇王红团
  • 1篇许书慧
  • 1篇朱刚直
  • 1篇陈国强
  • 1篇李经恒
  • 1篇李夏妃
  • 1篇郑春梅
  • 1篇韩珊颖
  • 1篇王春莲
  • 1篇沈一飞
  • 1篇云敏
  • 1篇卢金莲
  • 1篇冯焕玉

传媒

  • 2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阿维A对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阿维A对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银屑病患者11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免疫调节、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并配合抗炎保肝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维A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脂质(Lipoperoxides,LPO)、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c Induction Factor-1α,HIF-1α)、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CAT水平高于对照组,LPO、HIF-1α、IL-17、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治疗银屑病可缩小皮损面积,降低HIF-1α、IL-17、VEGF的表达水平,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陈长洋林志群李小瑜
关键词:阿维A胶囊银屑病过氧化脂质皮损面积
溃疡性结肠炎应用柳氮磺胺吡啶与益生菌联合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与益生菌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月~2015年6月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组为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与治疗组(柳氮磺胺吡啶与益生菌联合),各3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疾病活动指数(DAI)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DAI评分、IL-6、IL-8及TNF-α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2组患者DAI评分、IL-6、IL-8及TNF-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然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治疗期间,2组各1例轻度头痛现象,然均未采取任何措施治疗,症状于30min后自行消失,无任何严重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柳氮磺胺吡啶与益生菌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可值得推广应用。
王月芳冯焕玉蒋琼影李小瑜
关键词:柳氮磺胺吡啶益生菌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疾病活动指数
我院药学部推行品管圈活动的实践及体会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提升医院药学部的药学管理水平。方法:将品管圈活动——蚂蚁圈应用于药品供应的管理中,分析药品供应不足、不及时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评估该活动的效果。结果:通过全员参与该活动,不良项目发生次数有所减少,下降比例达60%以上,活动收到良好效果。结论:药学部通过推行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药学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患者满意度。
许书慧朱刚直王红团陈长洋王月芳韩珊颖卢金莲蒋琼影李小瑜云敏王春莲郑春梅李夏妃李经恒沈一飞陈国强
关键词:品管圈药学部
替诺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的效果和用药成本比较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的效果和用药成本。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30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替诺福韦酯组和恩替卡韦组,每组150例。替诺福韦酯组患者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300 mg,每日1次;恩替卡韦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0.5 mg,每日1次,均连续用药48周。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前和给药24、48周后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HBV-DNA阴转率、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ALT复常率,以及给药48周后的用药成本-效果比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前HBV-DNA水平,给药前和给药24、48周ALT水平和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恩替卡韦组比较,替诺福韦酯组患者给药24周、48周后HBV-DN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替诺福韦酯组患者给药24周后的HBV-DNA阴转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48周后的HBV-DNA阴转率明显升高(P<0.05)。替诺福韦酯组的HBV-DNA阴转及ALT复常用药成本-效果比均优于恩替卡韦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恩替卡韦组(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可有效治疗HBV,其效果和用药成本均优于恩替卡韦。
陈长洋林志群李小瑜
关键词:替诺福韦酯恩替卡韦谷丙转氨酶用药成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