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庆真

作品数:43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15篇社会学
  • 13篇政治法律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乡村
  • 7篇社会
  • 6篇青年
  • 4篇社会变迁
  • 4篇价值观
  • 3篇知识
  • 3篇农村
  • 3篇网络
  • 3篇网络行为
  • 3篇村庄
  • 2篇大学生
  • 2篇知识分子
  • 2篇社会结构
  • 2篇社会学
  • 2篇视域
  • 2篇企业
  • 2篇青年群体
  • 2篇主义
  • 2篇角色
  • 2篇教学

机构

  • 30篇杭州电子科技...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37篇李庆真
  • 1篇刘荣
  • 1篇王琦
  • 1篇谢丽霞
  • 1篇刘洋

传媒

  • 5篇评价与管理
  • 5篇杭州电子科技...
  • 3篇当代青年研究
  • 2篇中国青年研究
  • 2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青年探索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开发研究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经济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丽水学院学报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主题模型的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研究
2022年
以python爬取的数据为基础,通过LDA主题模型和机器学习得到用户倦怠的隐藏主题,使用“S-O-R”理论对其分析,得到用户产生社交媒体倦怠的8个重要性主题,发现影响微博用户倦怠的因素可分为媒体因素和个体因素。其中媒体因素是产生倦怠的主要原因,包括平台服务、媒体环境、信息质量及社交压力;个体因素分为上进意愿和个人敏感度,通过词云分析进一步验证主题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李庆真唐焘
大学生公共意识的自觉与实践研究
2014年
在人的现代化的相关理论中,个人公共意识的形成及其实践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现代性素质的重要测量指标。作为90后新生代的大学生,他们的公共性价值观及其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当代中国人的现代性素质,因为他们毕竟是代表国人新生代的力量,而且是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人群。文章以对杭州高校在校大学生抽样调查为例,描述和分析了大学生公共性道德价值观的状况、特征及其行为表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认知性道德价值观与实践性行为价值观及其行为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其根本的问题在于大学生公共性行为价值理念并未内化为其行为准则,显示出大学生公民道德素养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李庆真
关键词:大学生
新乡贤基层治理角色的差异化评价分析——以浙江省德清县新乡贤调查为例
2022年
乡贤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一个重要群体,因其独特的社会地位与其在乡村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历来成为我国乡村研究的重要主题。当前,这一群体以其新的面貌在乡村产业振兴和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乡村社会的转型和变迁.这一群体的构成及其面临的乡村环境均已发生变化.新乡贤需要变革群体架构、调整自身角色,迎合乡村建设的需要。经调查发现,不同乡村社会群体对新乡贤角色的认知角度不同,使得人们对新乡贤基层治理角色产生了差异化的评价,产生了对新乡贤角色定位不清晰、人们对其角色认同度不高等问题。本文选取浙江省德清县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进行调查研究,从基层管理部门、村民及村委和乡贤本身三个层面厘清人们对新乡贤角色的作用的差异化评价,旨在剖析新乡贤参与基层治理的角色定位与乡村未来发展的助推作用。
李庆真朱志君
关键词:角色定位
不同代青年群体网络行为的共性与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青年是网络使用的主体,他们以自己的网络行为方式诠释着网络生活的意义。但是,不同年龄段的网络主体对于网络意义建构和网络实践的逻辑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网络的舆论动态。基于此,本文选择了出生于1970、1980和1990三个年代的青年群体的网络行为进行研究,主要关注不同代青年群体的个人网络行为及其行为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和共性特征,并以此折射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变迁。
李庆真
关键词:青年群体网络行为
场域论视角下的青年网络行为拟剧化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网络化时代青年的思想、行为不同于以往任何各代,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和群体特征,比如,多元化的价值观塑造了他们行为的多面性、可变性和灵活性,使其行为具有拟剧化的特点。而这种拟剧化的表达会通过其在网络中的行为影响他人,并逐渐演变为一种被认可的网络行为。本文认为,行为者在网络场域中自我形象管理的一种策略,也是网络社会人际互动模式变迁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去认识青年个人网络行为的逻辑、特点以及网络场域效应对其产生的影响,以适应新变化。
李庆真
关键词:网络行为
从社会变迁的视角解析乡村青年知识分子“公”之观念的变迁被引量:3
2006年
乡村知识分子是乡村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它一方面与历史上的乡村“士绅”有着渊源性关系;另一方面,它又与现实的乡村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它在乡村社会的公共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社会变迁与阶层意识延续的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李庆真
关键词:社会变迁
在历史和现实的结点上:新时期乡村出路的探索被引量:1
2006年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的背景下探寻乡村的出路问题理应成为社会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这是由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学家们进行了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当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背景下探寻乡村出路的时候,一种新的乡村发展理念能否在历史上的乡村建设运动给予我们的启示与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这两者的聚合中得以培育,这将成为新形势下乡村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新乡村治理理论视野下的以乡村诸要素“现代性”培育为核心内容的乡村社区建设运动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的一个较为合理的社会学解释。
李庆真
关键词:乡村建设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体制变革中的企业非理性行为——一个来自困境中的国有企业的社会学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在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中小型国有企业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由传统体制所带给它的种种弊端,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笔者试图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依据个案研究,对我国中小国有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笔者认为,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运营机制及模式和特定年代的社会特质留给企业的记忆在社会时空的跨越中逐渐沉淀为企业的一种"惯习"和亚文化,对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营的中、小国有企业产生着根深蒂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表现为企业行动者的非理性行为、企业变革的异化和企业"非正常人情关系网"的延伸及其对企业运营、变革的渗透和干扰。本文拟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企业行动者非理性行为和企业亚文化的根源及其对企业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
李庆真
关键词:企业文化
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状况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高校知识分子是一个在社会中有重要影响的高知人群,肩负着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其思想和社会态度会通过言行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并通过公共行为影响社会舆论和其他人群。目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呈现多元化、理性化和个性化的特点,总体来说,该群体思想状况稳定,生活态度积极,能够灵活适应社会发展的最新需要。他们积极参与公共领域的评论和讨论,虽然有时持批评态度,但研究表明,这一群体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以自己的行动参与公共领域的讨论和实践,有利于社会建设和发展。
王琦李庆真
关键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价值观
网络化背景下青年价值观代际群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青年是一个社会最具时代标志意义的群体,其行为和价值观都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特征。当代的中国青年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群人,他们不仅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有着殷实的物质基础,而且生活在电视、网络、即时通讯等现代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的时代。因此,这一群人有着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本文拟通过对60后、70后、80后和90后四代人青年时期价值观的变迁及其嵌入社会背景的比较来分析当代青年——80后、90后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追求的特殊性及其时代特征。文章认为,现代化和网络化作为嵌入性因素影响了各代群体青年时期价值观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果把中国的现代化看作是当代国人价值观变迁的宏观背景因素的话,那么,网络化则是直接导致1990年代以来青年价值观变迁的介入性因素,因为它直接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价值取向。
李庆真
关键词:社会变迁价值观代际差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