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东

作品数:33 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肺炎
  • 5篇气管
  • 5篇纤维化
  • 4篇有创
  • 4篇正压通气
  • 4篇肾上腺
  • 4篇肾上腺髓质
  • 4篇肾上腺髓质素
  • 4篇双水平
  • 4篇双水平正压
  • 4篇双水平正压通...
  • 4篇髓质
  • 4篇通气
  • 4篇无创呼吸机
  • 4篇细胞
  • 4篇呼吸机
  • 4篇肺癌
  • 3篇支气管
  • 3篇衰竭
  • 3篇特发性

机构

  • 33篇北京军区总医...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5...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251...
  • 1篇馆陶县人民医...

作者

  • 33篇李建东
  • 10篇于忠和
  • 9篇郝淑玲
  • 5篇刘晓联
  • 4篇孔晓梅
  • 3篇陈杭薇
  • 3篇李文
  • 2篇张微微
  • 2篇李继成
  • 2篇尤兰华
  • 2篇王国强
  • 2篇赵立敏
  • 2篇王卫平
  • 2篇刘杰
  • 2篇孙天胜
  • 1篇杨学辉
  • 1篇车乐
  • 1篇李雪辉
  • 1篇刁永恩
  • 1篇童春堂

传媒

  • 9篇山西医科大学...
  • 7篇临床肺科杂志
  • 3篇中华肺部疾病...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2013年第...
  • 1篇第11届全军...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间质性肺炎(附8例报告)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加深对急性间质性肺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认识 ,提高诊断及治疗好转率。方法 通过X线胸片 ,胸部CT、血气分析等对 8例住院急性间质性肺炎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急性间质性肺炎特征 :病因不明确 ,无肺部疾病史 ,起病急 ,进行性呼吸困难 ,双肺可闻Velcro口罗音 ,胸部X线片、CT呈弥漫性间质病变、斑片浸润阴影 ,短期内迅速进展。早期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可望改善预后。结论 熟悉掌握急性间质性肺炎临床及影像特征 ,可提高诊断、治愈好转率。
李建东孔晓梅尤兰华
关键词:急性间质性肺炎病例报告
抗HIV抗体初筛阳性58例临床分析
2007年
王国强孙天胜张微微李建东李文刘杰赵立敏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科2008—01~2013—03诊断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患者25例的临床表现、胸部CT、病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结果25例患者中男23例,女2例,平均(65.6±5.2)岁。24例吸烟患者平均吸烟40.5包/年。25例患者均表现为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及肺部Vel—ero哕音和杵状指(趾)。胸部CT表现为在双肺网格、蜂窝样基础上出现肺部团块、结节影(22/25),及肺纤维化基础上出现斑片状阴影(3/25)。病理上多为腺癌及鳞癌。肺功能及血气分析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减低及低氧血症。部分患者肿瘤标志增高。结论老年男性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在原有肺间质纤维化基础上出现新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肺部出现团块、结节影或斑片阴影,要高度警惕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可能,积极行痰病理、经皮肺活检检查,明确诊断。
李建东陈杭薇孔晓梅
关键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癌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科2008-1-2013-3诊断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患者25例的临床表现、胸部CT、病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结果:25例患者中男23例,...
李建东陈杭薇
关键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癌
文献传递
第92例——纵隔巨大分叶状肿块
2007年
患者 男,22岁。冈胸闷气短1个月,咳嗽、咳痰10d伴发热6d以纵隔肿物于2005年1月5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尤以活动时明显。10d前冈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未予以治疗。人我院前2d发热,体温达39.0℃,畏寒,平卧时亦感气短曾在当地医院就诊.X线胸片及胸部CT显示纵隔肿物,右下肺炎,右侧胸腔少量积液,给予抗生素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无效,为进一步诊治于2005年1月5日来我院,行X线胸片、胸部CT、血常规等检查及头孢呋辛钠抗炎治疗,
于忠和李建东刁永恩郝淑玲
关键词:纵隔肿物胸闷气短肿块叶状X线胸片头孢呋辛钠
32例肺部阴影患者术前经皮肺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肺部疾病临床诊断有时非常困难,需要获得病理证据。因此,CT引导下的切割针经皮肺活检已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对于肺部团块影,结节影的病理诊断,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但各家医院报道的经皮肺活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的准确性亦各不相同。本研究通过对我院CT引导下经皮切割针肺活检231例患者中经手术证实的32例患者手术前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旨在探讨CT引导下经皮切割针活检在肺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李建东李文辛庆红王兴友
关键词:经皮肺活检病理
双水平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患者序贯治疗中,应用BiPAPA无创呼吸机经气管切开导管进行有创通气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10例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基本控制,均有自主呼吸,病情稳定,呼吸机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但撤机困难。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连接气管切开导管,呼吸支持治疗,观察患者呼吸次数、心率、血压、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 10例患者应用BiPAPA无创呼吸机24 h后,呼吸次数、心率、血压稳定,pH、PaO2、PaCO2基本正常,7例停用BiPAP,拔除气管导管,封闭气管切开开口,7 d后患者出院。1例BiPAP通气24周,病情稳定。2例因再次感染死亡。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可应用于病情稳定,撤机困难的气管切开呼吸衰竭患者的序贯治疗。能迅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李建东刘晓联
关键词:呼吸衰竭气管切开双水平正压通气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肾上腺髓质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8
2003年
李建东于忠和刘伯英郝淑玲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急性发作期
CT引导下切割针经皮肺活检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切割活检针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226例患者的233次活检资料。结果 肺部孤立性团块病灶、单发、多发性结节病灶、片状、实变病灶患者226例,其中男151例,女75例,年龄在15—89岁,平均(57.29±15.78)岁。患者肺部团快影直径〉3em,1.5cm≤结节病灶直径≤3cm,片状、实变病灶93cm×3cm。经皮肺活检穿刺成功率93.6%(218/233),获得病理诊断188例次,诊断准确性86.2%(188/218)。获得病理诊断,但不能反映全貌7.4%(14/188)。经皮肺活检气胸发生率9%,咯血9.9%,胸痛3.9%。病理诊断188例患者中,肿瘤70.2%,非肿瘤病变29.8%。肿瘤病理中不能反映全貌7.6%(10/132),非肿瘤为7.1%(4/56),两组无明显差异(P〉0.75)。团块状阴影肺活检的阳性率88.2%(135/153),不能反映全貌5.9%(8/135)。片状、实变阴影阳性率70.4%(38/54),不能反映全貌的13.2%(5/38)。单发或多发性结节阴影阳性率78.9%(15/19),不能反映全貌的0例。团块组获得病理的阳性率高于片状、实变组,差异显著(P〈0.005);团块组与结节组,实变组与结节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团块组与片状、实变组无法反映全貌的分别为5.9%,13.2%,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 ①CT引导下切割活检针经皮肺活检对肺部病灶有较高诊断价值,并发症较少,是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的诊断手段;②CT引导下切割针经皮肺活检团块状病灶获得病理诊断的阳性率高于片状、实变病灶。片状、实变病灶仍有较高的阳性率;③切割针肺活检对于非肿瘤病变及片状、实变病灶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李建东
关键词:经皮肺活检切割针结节影
重症肺炎7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 ,以提高其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99~ 2 0 0 2年收住北京军区总医院的重症肺炎 7例 ,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痰培养、血气分析、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重症肺炎诊疗不及时 ,死亡率较高 ,早期出现严重的呼吸窘迫症状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需要吸入高浓度的氧 ,呼吸频率快。动脉血氧示Ⅰ型呼衰 3/7例 ,Ⅱ型呼衰 4/7例 ,血压低于 90 /6 0mmHg (1mmHg =0 133kPa) 7/7例 ,X线表现 1/7例累及左肺 ,3/7例累及右肺 ,3/7例累及双肺。痰培养 1/7例为阴沟杆菌 ,1/7例为鲍氏不动杆菌 ,1/7例为产酸克雷伯菌 ,2 /7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1/7例为肠球菌 ,1/7例为绿脓杆菌。主要治疗手段为综合治疗。预后取决于治疗的时机、选用抗生素的种类。结论 依据临床特点 ,确诊时机、治疗手段 ,调整抗生素的用药原则来提高临床治愈率。
于忠和闫东升李建东郝淑玲王四海
关键词:肺炎抗生素类预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