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换浦

作品数:15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油田
  • 5篇储层
  • 4篇地层
  • 3篇低渗
  • 3篇低渗透
  • 3篇解堵
  • 3篇层序
  • 3篇层序地层
  • 3篇成岩作用
  • 2篇低渗透储层
  • 2篇地质
  • 2篇志留系
  • 2篇沙二段
  • 2篇生物礁
  • 2篇生物礁储层
  • 2篇水下分流河道
  • 2篇阻抗反演
  • 2篇晚奥陶世
  • 2篇微相
  • 2篇孔隙

机构

  • 11篇中海油田服务...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5篇李换浦
  • 10篇刘汝敏
  • 6篇李敬松
  • 5篇王震
  • 3篇林畅松
  • 3篇刘景彦
  • 2篇彭莉
  • 2篇王海平
  • 2篇阳孝法
  • 1篇司宝玲
  • 1篇杨海军
  • 1篇冯浦涌
  • 1篇肖天君
  • 1篇苏真真
  • 1篇徐应才
  • 1篇王涛
  • 1篇孙永涛
  • 1篇刘志鹏
  • 1篇佟建宇
  • 1篇黄振

传媒

  • 3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油气地球物理
  • 1篇岩石学报
  • 1篇海洋石油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广东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中地区志留系沉积层序结构与古地貌演化研究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西部典型的大型叠合盆地,塔中地区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区。本文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等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地震、测井及钻井岩性等资料综合分析,建立了塔中地区志留系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志留系可划分...
李换浦
关键词:志留系古地貌
文献传递
渤中凹陷南部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渤中凹陷南部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以及孔隙演化规律进行理论及实践研究。根据5口探井薄片、储集层物性分析等资料,进行成岩作用和成岩过程中孔隙演化的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渤中凹陷南部沙河街组三段以低渗储层为主,长石含量高、埋藏深度大及孔隙结构复杂等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重要因素;沙三段储层经过了压实、胶结、溶蚀及交代等成岩作用改造,目前已处于中成岩阶段A2、B亚期,其中压实作用造成原生孔隙大量丧失,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
王震李敬松刘汝敏李换浦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孔隙演化
渤海湾M油田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研究
2012年
针对渤海南部海域M油田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以及孔隙演化规律进行理论及实践研究。利用薄片、储集层物性分析等资料,进行成岩作用和成岩过程中孔隙演化的定量分析。研究表明,M油田沙河街组三段以低渗储层为主,长石含量高、埋藏深度大及孔隙结构复杂等是导致储集层物性变差的重要因素;沙三段储层经过了压实、胶结、溶蚀及交代等成岩作用改造,目前已处于中成岩阶段A2、B亚期,其中压实作用造成原生孔隙大量丧失,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
王震李敬松刘汝敏李换浦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孔隙演化
塔中-塔北志留系沉积层序的不对称结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8
2011年
志留系沉积期塔里木为一地势相对平坦、水体较浅的陆表海盆地,总体充填一套碎屑海岸和三角洲体系,从下至上可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塔中和塔北志留系沉积层序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结构,塔北地区柯坪塔格组三级层序SQ-Skp1、SQ-Skp2和SQ-Skp3沉积较完整,发育潮坪、浅海陆棚、滨岸-三角洲体系;而塔中地区缺失SQ-Skp1和SQ-Skp2层序,SQ-Skp3以潮坪体系为主,局部发育小型三角洲。与此相对,塔中地区塔塔埃尔塔格组层序SQ-Stt沉积完整,而塔北地区缺失SQ-Stt水进体系域红泥岩段。塔中和塔北志留系沉积层序的不对称结构反映了塔中和塔北构造隆升的差异和演化,奥陶末构造运动对塔中影响较大,造成塔中隆起的隆升并一直处于水上隆起,直到柯坪塔格组上段SQ-Skp3层序沉积期才淹没充填,随后持续沉降,形成了完整的塔塔埃尔塔格组层序SQ-Stt;奥陶末构造运动对塔北影响较小,西部英买力地区局部隆升,而东部持续沉降,直到柯坪塔格组沉积之后塔北东部出现较大规模隆升,形成明显的上超不整合,并造成塔塔埃尔塔格组层序SQ-Stt水进体系域红泥岩段缺失。塔中和塔北构造演化控制了盆地的沉积层序和储盖组合发育,塔中缺失下储盖组合,而塔北缺失上储盖组合,对志留系圈闭形成和油气保存具有重要的影响。
刘景彦林畅松李思田司宝玲黄振李换浦徐应才苏真真
关键词:志留系储盖组合
水下分流河道储层隔夹层研究——以H油田沙二段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H油田沙二段储层内部非均质严重、剩余油分布不均等问题,本文对其水下分流河道储层中隔夹层进行了层次结构特征研究。将本区隔夹层划分为砂层组间隔层、小层间隔层、水下分流河道之间夹层及单一水下分流河道内部夹层4类,利用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测试资料,划分了隔夹层物性和电性标准,结合该区沉积微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进行了隔夹层展布分析。结果表明,隔夹层分布与水下分流河道不同部位关系密切,隔层厚度从水下分流河道边缘到中心依次减薄,而夹层在水下分流河道分叉口部位和河道边缘部位发育程度较高,水下分流河道中心主流线部位夹层发育程度较低,进而影响了研究区的剩余油分布情况。
李换浦刘汝敏王震
关键词:水下分流河道隔夹层沉积微相
地震地质综合一体化技术在生物礁储层中的应用——以印尼SUNDA盆地H油田为例
2015年
针对H油田生物礁储层内部结构复杂、油气分布不均一等问题,确定了地震、测井和地质综合一体化油藏描述和评价思路。综合研究区钻测井、取心和地震资料,利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原理,通过井-震结合搭建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生物礁沉积特征及演化。利用声波测井曲线重构技术进行了波阻抗反演,进而反映有效储层的展布特征。应用层序约束地震、测井和地质多学科一体化技术能够提高油藏描述精度,降低勘探开发决策风险,为后期开发方案的部署奠定坚实基础。
李换浦李瑞军李敬松刘汝敏刘志鹏
关键词:生物礁层序地层波阻抗反演
中东S油田水平井控水有机解堵研究及应用
2020年
中东地区S油田以碳酸盐岩为主,水平井已经成为碳酸盐岩储层开发的重要手段。S油田沥青含量较高,有机垢污染较为严重。且随着含水率逐渐升高,原油与地层水混合,在生产管柱中高速剪切易导致乳化,堵塞孔隙喉道。常用的暂堵及解堵体系无法简单有效实现封堵,需研制出一种新油包水暂堵体系及有机溶剂体系。通过室内实验优化和岩芯驱替实验表明,其对水层可实现有效封堵,有机解堵剂可溶解有机垢并降低流体黏度。
邵尚奇冯浦涌高纪超王达李换浦
关键词:水平井控水乳化解堵
自然伽马能谱在塔中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0年
文中以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为基础,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对塔中地区晚奥陶世沉积层序、体系域及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可以识别出1个二级层序,3个三级层序和5个四级层序,同时建立了研究区晚奥陶世海平面变化曲线;②层序O3l1和O3l2发育高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没有低位体系域的沉积记录,而层序O3l3仅发育海侵体系域,称之为海侵层序;③沉积记录对海平面的响应关系表明,塔中凸起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的演化是一个淹没事件,有利储集相带礁滩复合体主要位于海侵体系域的底部和高位体系域的上部,而烃源岩在层序格架内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主要分布在海侵体系域内;④钍和钾的移动平均曲线的高值与烃源岩有机碳总量的高值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能快捷、完整地指示烃源岩在层序格架中的分布位置。
阳孝法林畅松杨海军彭莉刘景彦肖天君佟建宇王海平李换浦
关键词: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层序海平面变化自然伽马能谱
塔中隆起晚奥陶世古地貌及其沉积相特征被引量:17
2009年
塔中Ⅰ号断裂带古地貌及其沉积相是控制塔中地区晚奥陶世台缘相带和大型生物礁油气藏发育的主要因素,在该区寻找相似的生物礁发育带具有重要的勘探意义。分析塔中隆起上奥陶统沉积体系地震反射结构,选择距古隆起顶面最近且全区易追踪的沉积界面作为近似古水平面,恢复了塔中隆起及其邻区上奥陶统沉积前的古地貌,并将其划分为6个单元:台内高隆、台内缓坡、台地斜坡、陆架斜坡、陆架坡折和深海盆地,其中分别发育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开阔陆棚相和深海槽盆相。研究表明,台内缓坡带具有与塔中Ⅰ号断裂带相似的古地貌及沉积相特征,且主要分布在塔中隆起南斜坡并向和田河东延伸一带,以及西部沿吐木休克断裂一带和顺托果勒低隆段两侧,可能是生物礁油气藏勘探的重要目标。
彭莉刘小平林畅松刘景彦阳孝法王海平李换浦
关键词:塔中隆起良里塔格组古地貌恢复
伊拉克S油田沥青质沉积堵塞特征及防治对策
2021年
伊拉克S油田主力层系M层为中高孔、低-中渗储层灰岩油藏,油井普遍存在油嘴、井筒及近井地带堵塞现象。本文根据实验特征得出堵塞物以沥青质沉积为主,根据动静态数据总结了不同堵塞程度在生产动态上的响应特征。结合大量施工措施经验总结表明,有机溶剂浸泡+酸化的复合解堵技术能在短期内有效解除沥青质沉积污染,恢复油井产能,通过注水保持合理地层压力的方式能从根本上有效的抑制沥青质沉积,是解决沥青质沉积堵塞的长久之计。
李换浦刘汝敏
关键词:灰岩油藏沥青质沉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