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静脉
  • 3篇动静脉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造影
  • 3篇硬脑膜
  • 3篇硬脑膜动静脉...
  • 3篇造影
  • 3篇脑膜
  • 3篇静脉
  • 3篇静脉瘘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网膜
  • 2篇文献复习
  • 2篇下腔出血
  • 2篇膜下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机构

  • 10篇南昌大学第三...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10篇李新明
  • 7篇邓幼清
  • 6篇谭彧
  • 6篇周凤
  • 6篇陈小红
  • 5篇吴华东
  • 5篇刘兴媛
  • 5篇杨得奖
  • 1篇万建国
  • 1篇陈军
  • 1篇黄小卿
  • 1篇熊伟川
  • 1篇喻荣
  • 1篇曹小宏
  • 1篇曾春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环蛇中毒后Lance-Adams综合征1例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男,60岁,因肢体不自主抖动1年于2015年8月24日入院。患者2014年6月被银环蛇咬伤右手指后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心肺复苏等治疗后意识障碍持续1周左右,后逐渐清醒,1个月后出现四肢不自主抽动,以右上肢、左下肢明显,活动和静止时均可出现,均于白天发生,入睡后发作消失,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伴肢体活动不协调,严重时需家人搀扶行走,外院查颅脑CT未见异常(图1)。2014年12月患者四肢抖动较前加重,无法单独行走,无肢体乏力、肢体抽搐、肌束震颤,再次查头颅CT示左侧基底区有一低密度病灶(图2)。
周凤邓幼清陈小红谭彧李新明刘兴媛杨得奖吴华东
亚低温对重型脑损伤患者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评价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评估亚低温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性脑损害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试验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将伤后8h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亚低温联合HBO的治疗组和常规HBO治疗的对照组各2l例。分别于伤后第1天、15天、30天复查头颅cT,计算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同时进行GCS(GlasgowComaScale)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出现脑梗死的例数;伤后半年,对两组患者进行GOS(GlasgowOutcomeScore)预后评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两组样本率的比较采用连续性校正的X。检验,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组伤后15d和30d的脑出血量和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21.71±4.3)vs.(26.33±5.23);(14.33±1.93)vs.(16.86±2.86),P〈0.05];(2)伤后15d和30d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4.62±0.49)vs.(4.29±0.56);(9.76±1.37)vs.(8.57±0.92),P〈0.05];(3)治疗组出现外伤性脑梗死2例数,而对照组9例(χ2=4.434,P=0.035);伤后6个月,治疗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4.29±0.84)vs.(3.38±0.74),P=0.001]。结论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减轻重型颅脑损伤的继发性脑损伤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亚低温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熊伟川曹小宏李新明万建国
关键词:亚低温继发性脑损伤体温管理GCSGOS
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被引量:3
2017年
患者女,66岁,因"反复头痛1月余,发热9天"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出现剧烈头痛,主要位于右侧头顶及颞部,呈针刺样疼痛,伴右眼胀痛,最高体温达39℃,且头痛症状持续存在。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定位体征。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21.30mg/L;脑脊液检查:脑脊液为均匀淡红色,脑脊液白细胞计数50×106/L、红细胞计数10×106/L;脑脊液葡萄糖7.41 mmol/L、氯116.5 mmol/L、蛋白51.4mg/dl;脑脊液压力、腺苷脱氨酶、乳胶凝集试验、抗酸染色、改良抗酸染色、墨汁染色、脑脊液找癌细胞等均为正常。
张小伟贺翔渝刘兴媛谭彧吴华东李新明邓幼清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动静脉瘘动脉瘤血管造影术
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
目的:我们报道1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表现的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生化、脑脊液、影像学表现,提高临床医生对硬脑膜动静脉瘘临床特点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材料和方法:患者女性,66岁,农民,因"反复头痛1月...
张小伟贺翔渝刘兴媛吴华东李新明谭彧邓幼清
关键词: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脑膜动静脉瘘脑血管造影
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1例报道及文献学习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患者为青年女性,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及抽搐,意识障碍及通气不足。脑脊液中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联合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激素冲击及血浆置换等治疗,患者临床痊愈。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能用血清学方法诊断的疾病。早期明确诊断和给予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陈小红周凤刘兴媛吴华东杨得奖李新明
关键词:N-甲基-D-天冬氨酸精神行为异常
硬脑膜动静脉瘘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8年
1病例介绍1.1病例1患者女性,53岁,因“反复头痛伴头昏、胡言乱语1月余”于2018年1月10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左侧额部、头顶部为主,呈阵发性针刺样,每次发作时间数小时不等,程度可耐受,且伴有头昏沉,并多次出现发作性胡言乱语、答非所问、行走缓慢,无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肢体抽搐等。
张小伟卢丽君李新明周凤谭彧陈小红邓幼清
关键词:硬脑膜动静脉瘘脑血管造影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型)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型)患者72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溶于0.9%氯化钠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14 d后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残障指数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P<0.01);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主要为体温、血压升高,ALT、AST、GGT及CK异常,均为轻、中度。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比较安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周凤邓幼清陈小红喻淑琴曾春黄小卿喻荣陈军谭彧吴华东刘兴媛杨得奖李新明
关键词:脑梗死瘀血阻络型疗效安全性
线粒体神经胃肠型脑肌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0年
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ME)是由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或核DNA(nucleus DNA,nDNA)缺陷导致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障碍,使ATP生成不足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疾病。线粒体遗传病是近40多年来发现的一个新疾病体系,该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确诊率不高,容易误诊,现报道1例临床罕见的特殊类型的线粒体脑肌病-线粒体神经胃肠型脑肌病,并复习文献,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张小伟卢丽君杨珍李新明邓幼清吴华东
关键词:眼睑下垂肌无力痴呆线粒体脑肌病
ACE60-ADAPT取栓4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9年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急性缺血性脑功能障碍疾病。其特点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成本高。尤其是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其重度残疾率及死亡率很高。常见原因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和房颤。早期开通闭塞的大动脉是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关键。静脉溶栓、动脉内溶栓和机械血栓切除术是开通闭塞大动脉的主要方法,尤其是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目前,机械血栓切除术被认为是早期开通闭塞大动脉,尤其是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最有效的方法。本院2018年10月-12月采用ACE60-ADAPT机械取栓治疗4例急性大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李新明张小伟杨得奖周凤谭彧陈小红吴涛涛邓幼清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周围神经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卒中偏瘫患者180例,3~7 d、6个月进行肢体神经传导、针极肌电图、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测定。结果 180例患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期1例检测出双侧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针极肌电图正常;病程6个月时,56例出现NCV异常,运动神经总异常率为3.6%,感觉神经总异常率6.4%,SCV异常率高于MCV异常率。肌电图:①患侧:21例出现插入电位延长,18例有自发电位;②健侧:4例出现插入电位及自发电位。SSR: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期、病程6个月时,健侧、患侧SSR潜伏期、波幅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侧潜伏期、波幅及患侧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与急性期对比,患侧及健侧下肢、健侧上肢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侧上肢潜伏期及所有肢体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病程6个月出现周围神经损害,SCV异常率高于MCV异常率,而在急性期出现SSR抑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陈小红周凤樊海风杨得奖李新明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周围神经神经传导针极肌电图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