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中药
  • 2篇中药研究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细胞
  • 2篇活性
  • 2篇FACS
  • 2篇K562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凋亡
  • 1篇血液
  • 1篇氧化苦参
  • 1篇氧化苦参碱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活性
  • 1篇原核表达
  • 1篇增殖
  • 1篇脐血
  • 1篇脐血单个核细...
  • 1篇肿瘤

机构

  • 4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李春炎
  • 4篇杨兵
  • 4篇李兴玉
  • 2篇陈婧婧
  • 2篇李静
  • 1篇杨帆
  • 1篇俞亚东
  • 1篇高霞
  • 1篇程呈
  • 1篇曲洪浩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p53基因的原核表达与活性测定
2009年
目的原核表达P53重组蛋白,检测P53蛋白对人类白血病细胞系K562增生的影响。方法运用PCR技术鉴定了pET-p53重组质粒导入BL21菌株中p53基因的存在,并在IPTG的诱导下,大量产生外源基因产物。通过Ni-NAT亲和层析柱纯化分离P53蛋白,SDS-PAGE确定该蛋白准确性。以不同浓度的P53重组蛋白诱导K562细胞后,用MTT比色法、集落形成法、流式细胞术(FCM)测定P53蛋白对靶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成功地构建了含人野生型p53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纯化了P53重组蛋白。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随着P53重组蛋白浓度的增加,K562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并发现该蛋白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经相关分析,细胞抑制率与P53蛋白浓度呈正相关(r=0.8981),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74μg/ml。结论P53重组蛋白具有促进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
李春炎杨兵李兴玉俞亚东
关键词:P53基因K562FCM细胞凋亡
INFB的制备和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的生物活性都有明确的靶向性,过去判断它的活性时,多以“致死”和“激活”为依据。近年来由于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人们可了解到中药活性对某种细胞的作用,可知其“何存?”、“何亡?”,进而通过机制研究,探讨“咋死?”、“咋活?...
李兴玉李静高霞程呈陈婧婧杨兵李春炎
关键词:FACSCD
文献传递
氧化苦参碱对K562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M)对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运用MTT比色法、活细胞计数法、集落形成法以及透射电镜观察检测OM对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增殖抑制作用。结果:MTT实验、生长曲线及集落形成实验显示OM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随着OM浓度的增加,K562细胞存活细胞显著降低,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经相关分析,细胞抑制率与OM浓度呈正相关(r=0.9010),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33 mg/ml。透射电镜下显示在低浓度即有明显的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出现核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结论:OM具有抑制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李春炎杨兵曲洪浩李兴玉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K562细胞MTT比色法
免疫纳米荧光微粒的制备和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制备免疫纳米荧光微球(Immunologic Nano-Fluorescence beads,INFB)并对其粒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方法:应用纳米生物技术、免疫学技术和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进行研究。选用K562细胞和Hela细胞为靶细胞,经INFB作用48h后,MTT法检测各组OD值。选用苏木、大血藤、秦巴西菇水提液和茶多糖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用INFB标记,FACS检测结果。结果:扫描电镜显示,荧光微球粒径平均为136.9nm。MTT结果显示,各实验组数据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表明INFB对所选靶细胞无生物毒性作用。中药有效成分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后,CD34、CD33、CD14、CD119、CD19、CD4阳性细胞的数值,呈现剂量依赖关系,经统计学分析,药物浓度与检测的靶细胞数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745376~0.986402)。结论:INFB可用于医学检验学、免疫学标记和中药活性成分的靶向作用研究等领域。
杨兵李兴玉李静杨帆陈婧婧李春炎
关键词:FACS脐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