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艳

作品数:85 被引量:660H指数:15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3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0篇教学
  • 15篇教育
  • 12篇临床教学
  • 10篇诊断学
  • 8篇模拟教学
  • 7篇医师
  • 7篇肿瘤
  • 7篇住院医师
  • 6篇医师规范化培...
  • 6篇医学教育
  • 6篇住院医师规范...
  • 6篇癌组织
  • 5篇医学生
  • 5篇人文
  • 5篇实践教学
  • 4篇医学研究生
  • 4篇首发
  • 4篇首发表现
  • 4篇胃癌
  • 4篇临床教学实践

机构

  • 81篇大连医科大学...
  • 28篇大连医科大学
  • 5篇大连市中心医...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九江学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普兰店市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5篇李春艳
  • 37篇卢书明
  • 35篇孟华
  • 23篇刘丽娜
  • 17篇杜建玲
  • 16篇段志军
  • 13篇王莺燕
  • 12篇梁丽娜
  • 7篇李琦
  • 6篇王晓盛
  • 6篇郭世斌
  • 6篇王英德
  • 6篇杨冬
  • 5篇张竹青
  • 5篇姜丽萍
  • 5篇吕海辰
  • 4篇张妍
  • 4篇栾永
  • 4篇尚东
  • 4篇王贞

传媒

  • 14篇大连医科大学...
  • 10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医学理论与实...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继续医学教育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3篇医学与哲学(...
  • 3篇医学与哲学(...
  • 3篇中华医学教育...
  • 3篇医学教育研究...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9篇2018
  • 16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0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6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及上腹隐痛不适为常见症状,发病部位以降部和球部多见,分别经内镜、上消化道钡餐及上腹CT或MRI检查诊断本病。免疫组化检测示:CD117阳性15例,CD34阳性10例,S-100阳性4例,Actin阳性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预后良好。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合理选择内镜及影像学检查可以提高检出率。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手段。早期根治性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李春艳郭世斌刘丽娜
关键词:十二指肠间质瘤
全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全结肠黑变病(MC)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近3年来诊断的90例全MC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0例中,便秘58例,45例长期或间断服用蒽醌类泻药,腹泻8例,并发结肠癌3例,结肠息肉28例,溃疡性结肠炎3例。[结论]全MC的发病与服用蒽醌类泻药及便秘有关,便秘及服泻药时间越长、服药量越大,其MC程度越重。全MC还可能与炎症性肠病及腹泻本身有关。该病是一种良性疾病,与结肠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停用刺激性泻药,纠正习惯性便秘可以逆转病变。
李春艳郭世斌谭育红刘丽娜宫爱霞
关键词:黑变病全结肠结肠肿瘤
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2017年
氨基水杨酸盐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线药物,美沙拉嗪为近年研制的一种新型5-氨基水杨酸制剂(5-Aminosalicylic acid,5-ASA),不含磺胺成分,不良反应少而轻微。本文报道1例因服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李春艳潘峻岩
关键词:美沙拉嗪再生障碍性贫血
“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融合运用被引量:6
2016年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重点关注医学生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的培训,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品质及就医体验要求的提高,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职业道德素质、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高校临床教学新的重点。结合临床教学实践,从医学人文、医患沟通及讨论式教学三方面探讨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融入临床教学实践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杨冬段志军王贞杨宁李春艳杜建玲
关键词:医学人文医患沟通临床教学
“5+3”一体化背景下临床技能培训探索被引量:4
2021年
以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临床医学“5+3”一体化模式是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的主体模式。整合课程内容,构建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重视诊断学教学,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开展全程科研训练,建立考核评价体系,进而加强临床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培训,为“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吕海辰李春艳孟华卢书明杨冬殷路段志军
关键词:医学教育
多元化临床诊断学教学模式及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被引量:6
2022年
总结传统的临床诊断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概述问题讨论式教学、模拟化教学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实施方式,探讨如何构建多元化临床诊断学教学模式和形成性评价体系,及其对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旨在推动临床诊断学教学改革,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技能。
姜丽萍李春艳王莺燕孟华段志军
关键词:临床诊断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基于翻转课堂的模拟化诊断学实践教学模式构建被引量:6
2017年
总结传统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概述模拟化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如何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模拟化诊断学实践教学模式。提出该教学模式应用于诊断学实践教学的优势及意义,旨在推动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技能。
李春艳卢书明王莺燕杨冬刘丹王贞赵天宇孟华
关键词:诊断学模拟教学实践教学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肝脏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8年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于药物和(或)其代谢产物所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其发生率逐年上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已知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常见的包括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激素类药物、中草药等。
孙启越李春艳孟华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非甾体类抗炎药慢性肝病
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诊断学继续教育的策略思考被引量:8
2016年
临床基本技能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核心内容。受当前医疗环境及培训基地实际情况的影响,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难以达到规范化培训的要求。诊断学教学是培训临床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建议加强问诊和查体训练、开展模拟教学、规范考核过程体系,对住院医师进行诊断学继续教育,进而改善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
李春艳王莺燕段志军卢书明孟华李琦王英德
关键词:诊断学继续教育住院医师
医学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通过制定的《医患沟通能力调查表(自评表)》,对大连医科大学241名不同专业医学实习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各专业组间自评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医患沟通能力得分偏低的条目相对趋同,主要集中在:介绍问诊和查体过程;系统询问影响疾病的理化生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情感因素;问诊过程中避免诱导性提问及命令式提问;体察并回应患者的语言或行为暗示等。在教学策略改进上可采取注重早临床、多临床,引导医患角色重新定位,运用情境教学及案例教学,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中的情感交流等综合方式。
杨冬王贞段志军李娜程琦李春艳易桂兰
关键词:医学生医患沟通医学教育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