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艳

作品数:19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 5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诗经
  • 5篇《诗经》
  • 4篇出土
  • 4篇出土文献
  • 3篇训诂
  • 3篇联绵词
  • 2篇汉赋
  • 2篇二重证据法
  • 2篇《诗经》研究
  • 1篇地震
  • 1篇董解元
  • 1篇新文化
  • 1篇新文化运动
  • 1篇叙事
  • 1篇叙事谋略
  • 1篇一心
  • 1篇用韵
  • 1篇语言
  • 1篇语音
  • 1篇语音模式

机构

  • 12篇天津大学
  • 4篇南开大学
  • 3篇《天津社会科...
  • 1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14篇李春艳
  • 3篇时世平
  • 1篇陈才训

传媒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齐鲁学刊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山东行政学院...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心中国梦 万古下泉诗
2016年
2015年,汉语焕发出其所具有的荣光,语言与国家的关系再一次得到强化。新文化运动一百年、白话文运动一百年,昭示着语言这一话题的沧桑。同时,商务印书馆隆重推出《语言与国家》一书,将语言提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显示着语言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由此可以看出,百年来一直牵动着文化、政治与社会神经的语言,其功能和价值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更为重要的因素,涉及国家的诸多核心领域,与国家建设、发展和安全密切相关。
李春艳
关键词:中国梦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语言
浅谈《诗经》“薄”字注释的共通性
2005年
在《诗经》中,“薄”字句多次出现,但向来注释各异,不曾有过的诂。我们通过对《诗经》的“薄”字句式的全面考察,并参考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闻一多、高亨注释较为精确:薄与“迫”通,可训为“赶快,立即,马上”之义。而《方言》由于其为训诂专著,释义概括精炼,其所释“薄,勉也”正是闻一多先生以及高亨先生的立足点。
李春艳
关键词:诗经注释
“春秋笔法”与唐代小说叙事谋略探微
2009年
唐代尚史之风弥漫于文坛,造就了小说家特定的知识结构,从而赋予他们以突出的"史才";而许多唐代小说又多与当时的政治现实密切相联,为能自由地抒情言志、寄寓褒贬,于是源于历史叙事传统的"春秋笔法"便成为唐代小说家重要的叙事谋略。"春秋笔法"的内涵为:作者不作论断,而是将自己的主观褒贬暗寓于客观冷静的叙事之中;叙事隐晦深曲,讲究匣剑帏灯、旁敲侧击。此二法在唐代小说中得到了充分显示。
李春艳陈才训
关键词:春秋笔法唐代小说叙事谋略
诗无达诂论的文化探源
2010年
诗无达诂是对历代诗经解释纷乱纠纷的一种描述。在历代《诗经》接受史上,伴随着《诗经》研究队伍的壮大的同时,虽然对词义难明的现象有个别定论,但在总体情况上来讲,诗无达诂的状态还在持续着,不过,也正是这种诗无达诂的存在,更加增加了诗经研究的神秘感与神圣感,这也是历代《诗经》研究学者们虽知解经之难但却义无反顾潜心研究的原因。
时世平李春艳
关键词:《诗经》诗无达诂通经致用
《董解元西厢记》用韵考
2008年
《董解元西厢记》的一些语音现象正处于向《中原音韵》过渡的状态,很多语言事实与《广韵》相比较更接近《中原音韵》。可以说,《董解元西厢记》反映了当时北方地区的实际语言状况,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北方话语音提供了颇有价值的语言材料。
李春艳
关键词:《董解元西厢记》韵部
中国古代注音法“反切”的中印文化渊源
2010年
追溯中国汉语语音研究的历史,汉末反切的发明是其肇端。对于反切之起源问题的考释,当将研究视角定位在对音节两分的审音能力的形成——反切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域。在字母、四声、韵书还没有出现之时,作为用两个字为一个字注音的方法的反切首先出现,它不完全是土生土长的产物,也不完全是来自西域梵语,而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产物。本土音节分析能力的积淀,是反切产生的内在因素、产生的沃土;伴随佛教而来的梵文拼音原理的传入,是反切产生的契机。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之下,产生了在中国运用时间达近两千年之久的反切。
李春艳
关键词:反切
出土文献与二重证据法——兼论出土文献与《诗经》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20世纪是考古发现的繁盛时代,大量出土材料的发掘与利用成为20世纪学术研究一个显著的特点。考古发现开辟了在性质和意义上完全不同于传世文献的资料来源,而新的资料来源又对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二重证据法的出现完全适应了资料来源的变化和时代发展对学术研究的新要求,丰富了研究手段和方法,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对推动包括《诗经》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李春艳时世平
关键词:出土文献二重证据法诗经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发展演化研究 ——以地震为例
近些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频发各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及正常生活秩序的非常规突发事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及环境破坏。因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较低,加之这些事件会因所处环境、偶然事件等各种各样的原...
李春艳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
出土文献对《诗经》训诂的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出土文献对诗经的研究作用历来为研究者们所看重。本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出土文献对诗经的作用可以从证、正、增、辨四个方面加以概括。
李春艳时世平
关键词:出土文献诗经
出土文献对《诗经》训诂实践的借鉴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为鼓励学术创新,支持中国语言学研究走自主创新之路,本刊于2006年第五期特辟“中国语言学自主创新之路”学术讨论专栏。专栏推出后,一些专家学者通过电话、邮件等给予了我们鼓励,有的还惠赐大作以示支持。在此,我们深表谢意,并期待着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支持这个栏目。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把这个栏目办好、办精,以回报广大专家学者的厚爱。本期推出的潘文国先生的文章,从质疑西方语言学理论的普适性出发,提出了中国语言学研究提高理论意识、加强自主创新的问题,给了我们很多启迪;胡锦贤先生的文章,在历史的爬梳中,对百年汉字改革运动作了反思,同样启发良多;李建强君的文章对复辅音学说提出了质疑,李春燕君论证了出土文献对训诂实践的借鉴意义,也值得一读。
李春艳
关键词:《诗经》研究出土文献训诂二重证据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