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英
- 作品数:20 被引量:23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关木通的毒性研究
- 目的:观察关木通的肾脏毒性和致肿瘤作用。方法:关木通的乙醇提取物,单次灌胃给予小鼠,观察对小鼠的致死作用对肾功能的影响;关木通乙醇提取物给大鼠反复灌胃给药,每隔一周连续给药7天,观察其肾脏毒性和致肿瘤作用,同时与相当剂量...
- 梁爱华丁晓霜薛宝云王金华李春英刘保延
- 关键词:关木通乙醇提取物肾脏毒性毒性研究皮下肿瘤
- 文献传递
- 鸡蛋清溶菌酶对头孢他啶诱导的绿脓杆菌内毒素释放的抑制作用
- 本研究观察了鸡蛋清溶菌酶对头孢他啶诱导的绿脓杆菌内毒素释放及其诱发的炎症反应的影响,以考察鸡蛋清溶菌酶阻止抗菌素诱导内毒素血症发生以及减轻炎症反应的可能性.
- 梁爱华薛宝云王金华李春英
- 关键词:头孢他啶绿脓杆菌内毒素释放
- 文献传递
- 青蒿琥酯对内毒素诱导的一氧化氮合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内毒素诱导的巨噬细胞一氧化氮 (NO)合成的影响。方法 :①用内毒素 (LPS)或LPS合并γ 干扰素作为巨噬细胞 (RAW 2 6 4.7)的NO合成诱导剂 ,加入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 ,培养后取上清液 ,用Griess试剂测定NO产生量。②Balb/c小鼠肌肉注射青蒿琥酯 5 0mg·kg-1·d-1× 3d ,收集腹腔巨噬细胞 ,测定LPS对细胞的NO诱生能力。结果 :LPS 1.0 ,0 .2 μg·ml-1或γ 干扰素 10 0u合并LPS 1.0 ,0 .2 ,0 .0 4μg·ml-1作用于RAW 2 6 4.7细胞 ,均可诱导大量NO合成。青蒿琥酯对LPS或LPS合并干扰素诱导的NO合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经青蒿琥酯治疗后的小鼠 ,其腹腔巨噬细胞对LPS的反应性降低 ,其受LPS刺激后产生的NO量明显降低。结论 :青蒿琥酯可降低LPS诱导的炎性因子的产生 。
- 梁爱华薛宝云李春英王金华王岚
- 关键词:青蒿琥酯内毒素一氧化氮巨噬细胞
- 鸡蛋清溶菌酶对头孢他啶诱导的痢疾杆菌溶解和致炎活性物质释放的抑制作用
- 本研究通过观察鸡蛋清溶菌酶与头孢他啶联合作用于痢疾杆菌对细胞的生长、形态及其致炎活性物质释放的影响,发现联合用药可以使头孢他啶的抗菌作用与溶菌作用分离.
- 王丹李春英薛宝云王金华梁爱华
- 关键词:头孢他啶痢疾杆菌抗菌作用
- 文献传递
- 鸡蛋清溶菌酶对头孢他啶诱导的痢疾杆菌溶解和致炎活性物质释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研究鸡蛋清溶菌酶 (L ZM)与头孢他啶 (CFT)联合应用对痢疾杆菌的生长、形态及其致炎活性物质释放的影响。方法 :在营养肉汤或稀释血液培养的痢疾杆菌液中加入 L ZM或 CFT作用一定时间后 ,采用营养琼脂平板接种 ,计数各培养管中存活细菌数。将细菌悬液离心 ,收集培养上清液 ,将上清液加入到培养的巨噬细胞中 ,测定其对巨噬细胞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一氧化氮 (NO)的诱生能力 ;同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培养管中细菌的形态。结果 :营养肉汤培养中的痢疾杆菌在 CFT(16× MIC、32× MIC)作用下 ,可造成细菌迅速溶解 ,同时伴有大量致炎活性物质释放 ,其培养上清在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上可诱导大量的TNFα、NO产生 ;L ZM与 CFT联合使用既能阻止细菌溶解 ,又能保持与 CFT单独用药相当的杀菌作用 ;镜下观察 ,死亡的细菌相互粘连 ,形成聚集体 ;联合用药后可降低巨噬细胞的激活 ,减少 TNFα、NO的产生。在血液培养系统中 ,CFT(16× MIC、32× MIC)对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但较在肉汤培养体系中弱 ;L ZM与 CFT联合用药较 CFT(16× MIC、32× MIC)单独用药有更强的杀菌作用 ,并能显著降低 NO的释放。结论 :L ZM与 CFT联合应用能阻止痢疾杆菌溶解 ,降低细菌致炎活性物质 (主要为内毒素 )
- 王丹李春英薛宝云王金华梁爱华
- 关键词:头孢他啶痢疾杆菌炎症因子内毒素
- 鸡蛋清溶菌酶对头孢他啶诱导的绿脓杆菌内毒素释放的抑制作用
- 目的:考察鸡蛋清溶菌酶与头孢他啶联合应用对绿脓杆菌的生长、形态及其致炎活性物质、内毒素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2种绿脓杆菌株,其中一种为头孢他啶敏感株,另一株对头孢他啶呈现有耐药性。用含或不含鸡蛋清溶菌酶(0.25mg/m...
- 梁爱华王丹李春英薛宝云王金华
- 关键词:炎症因子抗菌素内毒素
- 文献传递
- 青蒿琥酯对内毒素诱导的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 目的:考察青蒿琥酯对内毒素诱导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方法:1.对巨噬细胞RAW264.7以不同
- 梁爱华薛宝云王金华李春英
- 文献传递
- 粉防己碱逆转人乳腺癌MCF-7多药耐药细胞的抗凋亡作用被引量:4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粉防己碱与长春新碱合用能否逆转人乳腺癌MCF 7多药耐药细胞的抗凋亡作用。方法 :用荧光染料Hoechst 3334 2和碘化丙锭联染观察染色质凝集 ,流式细胞术检测G1亚峰 ,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 ,Fluo 3染色法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结果 :抗肿瘤药物长春新碱处理MCF 7敏感和耐药细胞后 2 4h ,可观察到 2种类型的染色质凝集 ;但在耐药细胞中 ,相同浓度处理下染色质凝集的细胞明显减少。无明显细胞毒性的粉防己碱(2 0 μmol·L-1)与长春新碱合用 ,荧光显示法和TUNEL法均证实敏感和耐药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粉防己碱与长春新碱合用明显升高细胞内的游离钙含量。结论 :粉防己碱能有效地逆转人乳腺癌MCF
- 王金华叶祖光孙爱续薛宝云梁爱华李春英王岚
- 关键词:粉防已碱人乳腺癌MCF-7细胞抗凋亡作用
- 粉防己碱逆转耐阿霉素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抗凋亡作用被引量:9
- 2000年
- 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与抗细胞凋亡作用关系密切。本研究用抗肿瘤药物阿霉素 (5μmol· L- 1 )处理人乳腺癌敏感和耐药的 MCF- 7细胞 2 4hr后 ,观察到在敏感细胞中 ,有较多的漂浮细胞 ,阿霉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而在耐药细胞中 ,细胞形态未发生变化 ,阿霉素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其含量明显减少。阿霉素诱导 MCF- 7细胞的凋亡作用进一步用 An-nexin V - FITC染色法证实。此外 ,用高效逆转耐药性的药物粉防己碱 (2 0μmol· L- 1 )与阿霉素合用处理敏感和耐药的细胞 ,用线粒体荧光染料 Mitosensor TM染色 ,证明合用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 :细胞凋亡的发生与细胞周期无关。本研究表明 :粉防己碱能逆转耐阿霉素的人乳腺癌 MCF- 7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 王金华叶祖光孙爱续李春英薛宝云梁爱华王岚
- 关键词:粉防己碱逆转阿霉素乳腺癌抗凋亡作用MCF-7细胞
- 双苄基异喹啉化合物Ys-96与阿霉素或长春新碱联合用药对体外培养人癌细胞的抗癌增效作用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研究双苄基异喹啉化合物Ys96与阿霉素或长春新碱联合用药对体外培养人癌细胞系MCF7和KB的抗癌增效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的敏感株人乳腺癌细胞MCF7及其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和敏感株人口腔粘膜上皮样癌细胞KB及其长春新碱耐药株KBv200的体外试验系统中,采用Berenbaum所报道的评价二药相互作用性质的试验方法,对源于中药汉防己的双苄基异喹啉化合物Ys96与阿霉素或长春新碱联合用药的抗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3种不同比例混合的Ys96和阿霉素或长春新碱联合用药对敏感株MCF7或KB以及耐药株MCF7/Adr或KBv200的IC50分数值之和(SFIC)均小于1.0,而且所有联合用药的等效曲线形态均为凹型。结论:Ys96与阿霉素或长春新碱联合用药对上述体外培养的人癌细胞具有抗癌增效作用。
- 叶祖光孙爱续李春英薛宝云梁爱华王金华王智民仝燕冯浩
- 关键词:双苄基异喹啉阿霉素长春新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