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晨光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证治
  • 4篇大青龙汤
  • 3篇医案
  • 3篇证治特点
  • 3篇配伍
  • 2篇配伍特点
  • 2篇中医
  • 2篇麻黄
  • 2篇麻杏石甘汤
  • 2篇方证
  • 1篇饮片
  • 1篇杂病
  • 1篇杂病论
  • 1篇择时服药
  • 1篇证候
  • 1篇治法
  • 1篇伤寒
  • 1篇伤寒论
  • 1篇伤寒杂病论
  • 1篇神农

机构

  • 1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柳州市中医院

作者

  • 11篇李晨光
  • 7篇贾波
  • 3篇张国兴
  • 3篇陈刚
  • 2篇由凤鸣
  • 2篇彭霞
  • 1篇彭雪琼
  • 1篇邓中甲
  • 1篇沈涛
  • 1篇张建伟
  • 1篇韦爱欢
  • 1篇叶俏波

传媒

  • 2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国医论坛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台秘要》中的佛学思想
2009年
《外台秘要》作为一部医学巨著,其研究价值是值得肯定的,而其中渗透的佛学思想被多数研究者所忽视,故试图从医学、学说、方药、术语几方面总结《外台秘要》中的佛学观点,肯定佛学思想对成书的价值及意义。
李晨光彭霞贾波
关键词:佛学
当代医家应用小柴胡汤之证治特点浅析被引量:2
2010年
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其辨证要点现行教材归纳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本方之运用对初上临床的医师及面向世界交流有二大难点:一是《伤寒论》原书之“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但见一证”应如何把握?二是本方随证加减之灵活程度,
张国兴贾波陈刚李晨光
关键词:小柴胡汤医案证候统计分析
基于74例现代医案探讨大青龙汤证治特点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大青龙汤的临床应用范围及症-证-药-量特点。[方法]收集74例现代名家的验案,利用Microsoft Excel建立资料数据表,录入"中药复方分析"软件,对大青龙汤临床运用范围、方证、药物及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频次高低,居前5位的病症是发热、喘证、咳嗽、无汗证、感冒;基本证候为烦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应用原方最多的药物是麻黄、石膏、桂枝、杏仁、甘草。常加味的药物是半夏和白芍;麻黄和石膏的用量比例最常见的为1∶5、1∶6和1∶2。[结论]大青龙汤药物加减及计量变化是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进行的。
李晨光贾波陈刚张国兴
关键词:大青龙汤方证
浅析仲景用细辛
2008年
本文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细辛的用量规律及其配伍特点,分析仲景如何用细辛发挥功效,了解到决定一味中药药用价值及毒性的因素很多,用量准确、配伍合理、药证相符。
韦爱欢李晨光
关键词: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杂病论仲景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配伍特点
基于现代医案探讨大青龙汤和麻杏石甘汤的证治特点
目的:研究大青龙汤及麻杏石甘汤的临床应用范围及症-证-药-量特点。通过现代医案统计,对方证、功效、原方药物、加味药物及用药剂量等进行分析。 方法:收集大青龙汤及麻杏石甘汤的现代名家验案,利用Microsoft Excel...
李晨光
关键词:医案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证治特点
文献传递
用中医传统理论浅析免煎中药饮片的改革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揭示"免煎中药饮片"与传统中医相违背的方面,提出将中医传统配伍理论应用到其中,同时结合现代实验研究,将这种现代化的中药免煎饮片推向合理化,普遍化。
李晨光由凤鸣贾波
关键词:免煎中药
基于现代医案探讨麻黄与石膏的配伍特点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大青龙汤和麻杏石甘汤的临床症状及药物用量配比特点。方法:收集72例大青龙汤及254例麻杏石甘汤的现代名家验案,利用Microsoft Excel建立资料数据表,录入成都中医药大学与四川大学合作开发的"方剂数据库分析软件",对大青龙汤及麻杏石甘汤方证、药物及剂量配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频次高低,大青龙汤中麻黄和石膏的用量比例最常见的为1∶3、1∶2.5、1∶5。麻杏石甘汤中麻黄和石膏用量比例最常见的是1∶3、1∶5、1∶4。
李晨光贾波张建伟
关键词: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石膏麻黄
附子功效发挥方向的配伍控制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总结历代名方中附子功效发挥方向的配伍情况,并探讨其基本结构,以正确指导临床遣药组方。方法:以《中医医方精选辞典》为据,收集含附子的方剂1058首,采用归类统计的方法,总结附子的功效及作用发挥方向。结果:附子的功效可被总结为以下4方面12个作用方向:回阳救逆(回阳救急、引火归原),助阳补火(温通心阳、温中健脾、温阳益肾、温养气血、助阳固表祛邪、温阳除湿、温阳敛疮、温阳通窍),散寒止痛,祛风散邪(祛风止痒、祛风止痉)。
由凤鸣叶俏波李晨光邓中甲
从十枣汤的服药时间谈择时服药的客观性及重要性被引量:8
2008年
1 历代文献均注重择时服药 择时服药,强调的是不同的方药,不同的病证,应该选择在不同的时间服药,而不是百病皆早晚分服。早在《内经》中就有择时服药法的记载,如“于春分之日,日未出时吐之”。御农本草经》亦指出:“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易饱满而在夜。”
李晨光贾波沈涛
关键词:择时服药十枣汤
中医外治法治疗子宫腺肌症思路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彭霞李晨光彭雪琼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中医外治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