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朋 作品数:45 被引量:164 H指数:8 供职机构: 孝感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住院患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房颤动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住院患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湖北孝感市中心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住院的心衰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心衰住院患者房颤发生率为4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①房颤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与<40岁组相比,40~50,50~60,60~70,70~80和≥80岁组房颤HR(95%CI)分别为1.452,2.167,2.457,2.805和3.157;P均<0.05或0.01②房颤发生风险随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而显著增加:与LVEF 0.41~0.50组相比,LVEF 0.31~0.40,0.21~0.30和≤0.20组房颤HR分别为1.565,1.640和2.104;P均<0.05。结论慢性心衰住院患者房颤常见;慢性心衰患者房颤发生率随年龄增加和LVEF减低而增加。 李睿 黄鹤 余锂镭 邹永光 何荣华 李朋 黄从刚 程俊 饶国涛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慢性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年龄 左室射血分数 临时起搏器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严重缓慢心律失常使用临时起搏器的救治经验。方法对20例安装临时起搏器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0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随访时间0.5~1年,均恢复良好。结论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严重慢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安置临时起搏器,并采取包括强心、营养心肌、免疫调节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措施,能安全渡过急性危险期,改善预后。 程俊 何荣华 李朋 鲁志科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 心律失常 人工心脏起搏器 经皮冠脉介入术前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接受PCI治疗的112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每组各56例。替格瑞洛组PCI术前给予替格瑞洛片,氯吡格雷组PCI术前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比较两组患者的PCI指标、术后24 h心肌酶学指标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替格瑞洛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优于氯吡格雷组,冠脉慢性血流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肌钙蛋白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BNP均低于治疗前,且替格瑞洛组肌钙蛋白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BNP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替格瑞洛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较应用氯吡格雷可更为良好地恢复患者冠脉血供,能够降低冠脉慢性血流发生率,减轻心肌损伤,具有降低预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明确功效。 李朋 徐建辉 胡威关键词:ST段抬高 氯吡格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54例疗效评价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补充血容量、正性肌力药物、升压药物、溶栓治疗等基础治疗,包括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巴酚丁胺微泵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左西孟旦微泵静脉注射,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2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0.5,1,2,24 h以及治疗后2周的血压均高于治疗前,心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时间点血压及心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给予左西孟旦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心率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李朋 李睿 邹永光 胡威 徐建辉 徐业成 易日霞 王丹丹关键词:左西孟旦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安全性 左侧迷走神经低强度刺激治疗心房颤动的试验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左侧迷走神经低强度刺激(LL-LVS)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影响。方法 10只犬以戊巴比妥钠麻醉,6只用50%阈值(TH)行LL-LVS。TH的定义:引起窦性心律或者房室传导减慢的最低电压值。4只不给予LL-LVS作为对照。在心房、心耳及肺静脉处放置多极电极导管,在基础起搏条件下,依次在各部位心肌不应期内发放40ms的高频刺激(200 Hz,0.1 ms脉宽)并测定诱发房颤所需最低电压(房颤阈值)。试验3 h,每1 h测定1次。结果给予6只犬3 h的LL-LVS,心房及肺静脉各部位房颤阈值显著增加(P均<0.05),对照组房颤阈值无变化。结论 LL-LVS可明显抑制房颤的诱发性。 李睿 黄鹤 鲁志兵 余锂镭 李朋 程俊 饶国涛 何荣华关键词:电生理学 自主神经 心房颤动 迷走神经刺激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总胆汁酸hs-CRP BNP水平变化及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变化及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应用回顾性方法选择并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来本院心内科就诊的217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另选100名同期体检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24h心电监护,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TBA、hs-CRP、BNP水平及HRV[24h所有窦性心搏间期NN标准差(NN standard deviation,SDNN);全程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 of NN interval difference,RMSSD);全程记录中每5mi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NN standard deviation of mean of interval,SDANN);超过50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数的百分率(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sinusoids,the number of ms over 50,PNN50)]。结果: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的TBA、hs-CRP、BNP高于对照组,SDNN、RMSSD、SDANN、PNN5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BA与SDNN、RMSSD、SDANN、PNN50呈正相(r=0.469、0.474、0.447、0.418,P<0.05);hs-CRP与SDNN、RMSSD、SDANN、PNN50呈正相(r=0.560、0.595、0.600、0.582,P<0.05);BNP与SDNN、RMSSD、SDANN、PNN50呈正相(r=0.566、0.634、0.624、0.598,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血清TBA、hs-CRP、BNP水平均上升,且血清TBA、hs-CRP、BNP水平与HRV呈正相关。 李朋 徐建辉 胡威关键词:心房颤动 血清总胆汁酸 血浆脑钠肽 心率变异性 胸部钝性伤致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附27例报告)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胸部钝性伤致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15年5月湖北省孝感地区的五家医院收治的27例因胸部钝性伤所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相关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总结临床诊治经验。[结果]胸部钝性伤所致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以胸痛(63.0%)最多见、胸闷、气促(22.2%)次之,意识障碍(7.4%)与无症状(7.4%)较少见,部分患者可并发心律失常(33.3%)、心源性休克(3.7%)等。所有患者有心电图STT波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除3例未查外,其它24例均升高;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0例患者,3例未发现异常,7例显示室壁节段性活动减弱;17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5例(29.4%)冠脉正常,5例(29.4%)冠脉夹层,7例(41.2%)冠状动脉狭窄或完全闭塞。19例经药物保守治疗,14例预后良好,5例出现心脏不良事件;经溶栓治疗3例,2例预后良好,1例因肺部及胸腔出血死亡;5例经PCI治疗,均预后良好。[结论]胸部钝性伤后出现胸痛、胸闷等应立即实施心电图检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以筛检心肌损伤;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多排CT冠脉造影可鉴别心肌梗死与心肌挫伤;药物保守治疗、溶栓治疗、PCI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各有利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王峰 李朋尼可地尔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ST-T段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ST-T段的影响。方法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顽固性心绞痛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尼可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ST-T段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ST-T段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883和0.727,P值分别为0.060和0.467)。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对照组为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能有效减少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且安全性较高,但其改善心电图ST-T段效果不明显。 李朋 牟春平关键词:心绞痛 尼可地尔 心电描记术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miR-93和miR-135a表达及意义 2024年 目的 探究miR-93和miR-135a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于孝感市中心医院就诊的AMI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07例为疾病组,另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7例为对照组。收集整理AMI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资料,随访2年。根据患者的随访情况又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qRT-PCR法检测血清miR-93和miR-135a表达;Pearson法分析疾病组患者血清miR-93和miR-135a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AMI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疾病组患者血清miR-9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iR-135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MI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miR-93表达和miR-135a表达呈负相关(r=-0.532,P<0.001);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患者血清miR-9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135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93和miR-135a均是AMI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miR-93、miR-135a以及二者联合预测AMI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5、0.887和0.955。结论 AMI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miR-93升高,miR-135a表达水平降低,两者可能是预测AMI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陈硕 徐建辉 李朋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肺部感染 脊髓电刺激对实验房颤犬左侧星状神经节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低强度脊髓电刺激(SCS)对实验房颤犬左侧星状神经节(LSG)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健康成年比格犬在左心耳处行快速心房起搏(RAP)以诱导急性重构,建立房颤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只,以引起肌肉震颤的最低电压强度为刺激阈值对T1-2节段脊髓神经予以高频电刺激,使用90%的阈值强度进行SCS并持续6h;对照组10只在T1-2附近体表皮肤同样予以低强度刺激6h。分别在基础状态、6h末测定递增电压刺激LSG引起的心率变化。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以电压刺激强度与最大心率(HR)变化(HR降低的最大百分比)绘出LSG的心率-电压反应曲线。结果对照组LSG的心率-电压反应曲线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组LSG的心率-电压反应曲线逐渐迟钝,而且相同电压引起的心率降低的百分比明显逐渐降低。结论低强度脊髓电刺激可以抑制实验房颤犬LSG的功能。 邵琪 李朋 胡威 徐建辉 彭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