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杨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资金'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电子电信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篇孔径雷达
  • 6篇雷达
  • 6篇合成孔径
  • 6篇合成孔径雷达
  • 4篇DBF
  • 3篇星载
  • 2篇星载SAR
  • 2篇星载合成孔径...
  • 2篇数字波束
  • 2篇数字波束形成
  • 2篇自适应
  • 2篇SAR系统
  • 2篇波束
  • 2篇波束形成
  • 1篇单相
  • 1篇等价
  • 1篇等价性
  • 1篇多波束
  • 1篇信噪比
  • 1篇英文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电...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8篇李杨
  • 7篇黄杰文
  • 6篇禹卫东
  • 3篇祁海明
  • 1篇宋红军
  • 1篇尚秀芹
  • 1篇齐维孔

传媒

  • 3篇电子与信息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宇航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19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参量匹配滤波器和向量自回归滤波器的等价性(英文)
2012年
分析了自适应匹配滤波器和向量自回归(VAR)时域白化滤波器.结果表明,通过最小化用误差平方之和估计的均方误差得到的参量滤波器系数和通过相同阶数的多通道最小二乘法得到的VAR滤波器系数是等价的.此外,还分析了VAR滤波器最小二乘估计器的渐进性能,分析了滤波器的运算量和杂波抑制性能.
尚秀芹宋红军黄杰文李杨
关键词:空时自适应处理
SRTM柔性基线运动学建模与滤波的研究
李杨
关键词:基线测量SRTM系统辨识非线性滤波加速度测量
直接射频采样的L波段星载SAR数字接收机设计被引量:6
2010年
设计了一种直接射频采样的L波段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数字接收机.适当选取射频采样频率,优化了数字正交解调结构.为减轻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压力,实现了压缩比可变的分块自适应量化模块.直接射频采样简化了电路设计,提高了SAR系统的精确性和灵活性,仿真结果证明该设计技术可行、有效.
黄杰文李杨禹卫东
关键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L波段射频采样数字接收机
DBF-SAR系统1 bit量化的可行性分析
2011年
该文针对DBF-SAR系统数据率巨大的问题,研究了在低信噪比条件下1 bit量化的可行性。提出了两种信号处理方法:(1)回波1 bit量化;(2)回波和距离向匹配滤波器都1 bit量化。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1 bit量化的两种处理方法均能正确反映出目标位置及散射特性,不影响图像空间分辨率,但会产生虚假目标并抬升旁瓣,且虚假目标幅度随着回波信噪比的升高而增大。因此仅在单通道回波信噪比低于–5 dB左右时使用1 bit量化才有意义。
黄杰文祁海明李杨禹卫东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数字波束形成信噪比
基于脉内波束指向的单相位中心多波束星载SAR系统接收端DBF处理
2011年
该文将单相位中心多波束(SPCMB)星载SAR系统与脉内波束指向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传统SPCMB-SAR系统方位模糊较大的问题。该文推导了接收端方位向、距离向及2维联合数字波束形成(DBF)的处理方法,并归纳出先方位向DBF后距离向DBF,先距离向DBF后方位向DBF,以及2维DBF 3种处理流程。同时分析了该系统的主要系统参数,对比了3种处理流程的数据率和计算复杂度。仿真验证了3种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模糊度分析证明采用该系统能降低方位模糊和距离模糊,有效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
李杨齐维孔黄杰文禹卫东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数字波束形成
星载SAR回波中频采样后直接BAQ的设计
2010年
提出了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回波中频采样后直接分块自适应量化(BAQ)的设计.从理论上证明了中频BAQ的可行性.与中频回波数字下变频后再BAQ的典型结构相比,该设计将数字下变频放到地面进行,简化了电路结构,节省了硬件资源.采用免混频结构时,仿真结果表明:下传数据率相同的情况下两者的性能接近,新方案所耗费的硬件资源不到前者的1/3.
黄杰文祁海明李杨禹卫东
关键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中频采样分块自适应量化数字下变频
DBF-SAR系统1比特量化设计被引量:1
2011年
为解决DBF-SAR系统数据率巨大和星上处理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各通道回波和距离向匹配滤波器都1比特量化的处理方法。首先证明当回波信噪比较低时,符号位已包含了目标的幅度信息,从而为1比特量化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利用各通道间信号相关性强而噪声相关性弱的特点,通过数字波束成形技术,提高了系统信噪比。接着探讨了该方法的硬件实现结构和资源消耗情况。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在不明显降低成像质量的前提下,简化了系统电路设计和减小了数据率,对DBF-SAR系统的工程实现有一定参考价值。
黄杰文祁海明李杨禹卫东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SAR距离向DBF处理被引量:9
2011年
该文在研究星载SAR使用距离向数字波束形成(DBF)实现宽测绘带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了仅做时域加权DBF处理对成像结果幅度和分辨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针对DBF-SAR扫描接收方式研究了4种适用于不同发射信号脉宽的距离向DBF处理方法。仿真验证了4种处理方法在各自的前提下能有效实现距离向宽测绘带接收。
李杨黄杰文禹卫东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率宽测绘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