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泽华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毛发
  • 3篇乳头
  • 3篇细胞
  • 3篇毛乳头
  • 2篇秃发
  • 2篇自体
  • 2篇毛发移植
  • 2篇毛囊
  • 2篇毛乳头细胞
  • 1篇凋亡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小板血浆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样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人毛乳头细胞
  • 1篇酸酶

机构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7篇李泽华
  • 7篇胡志奇
  • 3篇苗勇
  • 3篇冯传波
  • 3篇张志丹
  • 3篇姜金豆
  • 2篇肖顺娥
  • 2篇胡艺觉
  • 1篇王雯珺
  • 1篇孙亚彬
  • 1篇张桃花
  • 1篇王瑾

传媒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7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富含血小板血浆对小鼠触须毛乳头细胞活性和毛囊重建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小鼠触须毛乳头细胞(dermal papilla cells,DPCs)活性和毛囊重建的影响。方法将采用2步离心法制备的PRP与采用显微解剖法获得的DPCs共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通过MTT法检测第4和第8代DPCs细胞活性。将新鲜分离的C57BL/6J小鼠背部表皮细胞与第4代的DPCs混合制成含有不同终浓度PRP的细胞悬液并移植至裸鼠体内,观察移植区域毛发形成的时间,4周后处死裸鼠,HE染色计算各组毛囊数量。结果通过2步离心法获得的PRP中含有的血小板数量约为全血的8.3倍,与未加PRP的对照组比较,终浓度为5%和10%PRP组不但可促进前6代DPCs的聚集性生长,还可促进前8代DPCs的增殖。在裸鼠体内实验中,10%PRP组长出毛发的最早时间和形成毛囊的数量分别为(18±1)d和(344±27)根,对照组为(20±1)d和(288±35)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既能够增强DPCs的活性,也有助于毛囊的重建。
苗勇冯传波张志丹李泽华肖顺娥姜金豆胡志奇
关键词:血小板血浆秃发
体外培养人毛乳头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表达的分析
2013年
目的 探讨人毛乳头细胞(human dermal papilla cells,HDPCs)经过体外长期的传代培养后,其与诱导毛囊生成能力相关的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的表达.方法 使用一步酶消化法将人毛乳头分离后,在体外进行HDPCs传代培养,取第1~8代HDPCs,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传代时期的生长情况;使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方法和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系统(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ng system,QPCR),检测第1~8代HDPCs在不同传代时期其特异性标记物AL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结果 HDPCs在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不但逐渐丧失其聚集性、旋涡状生长的特性,而且ALP和IGF-1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第1代HDPCs的ALP和IGF-1表达水平分别是第8代的6.8倍和3.5倍.第1代和第2代HDPCs的ALP染色表达较明显,但是随着传代代数的增加,阳性表达的细胞逐渐变少,并且染色逐渐变浅.结论 HDPCs经过体外长期的传代培养后,其与诱导毛囊生成能力相关的特异性标记物ALP和IGF-1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HDPCs失去聚集性、旋涡状生长的特性,从而导致高传代的HDPCs丧失诱导毛囊生长的能力.
张志丹胡志奇冯传波李泽华姜金豆李科成
关键词:人毛乳头细胞碱性磷酸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毛发诱导结合自体毛囊单位移植技术进行毛发定向重建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将异位诱导形成的毛发组织进行移植,实现毛发的定向重建。方法制备新生C57鼠的皮肤细胞悬液注射于裸鼠体内,诱导形成皮下异位毛发组织,取出后在体视显微镜下分离成单个毛囊单位,移植至裸鼠体表,并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测。结果按照预定密度移植后的毛发成活良好并呈周期性生长,组织学可见各时期相应的毛囊形态。结论诱导形成的毛发组织可以作为移植物,通过毛囊单位移植的方式,实现毛发组织密度和方向的可控性重建。
李泽华胡志奇
关键词:毛发移植脱发
6-姜酚对毛发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生姜提取物6-姜酚对毛发生长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触须毛囊分别与浓度为0、10、20μg/ml的6-姜酚共培养,5d后测量各组毛干的延长长度;将第4代小鼠触须毛乳头细胞(dermal papillac ells,DPCs)与浓度为O、5、10μg/ml的6-姜酚共培养,3d后采用MTT法测量各组细胞的吸光度A值,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Bax和Bcl一2蛋白的表达量;在体内实验中,分别采用浓度为0、0.1、1mg/ml的6-姜酚局部涂抹小鼠背部脱毛区皮肤,连续给药10d,大体观察受试区毛发生长情况和计数毛发长度,取材后行HE染色观察毛囊生长密度。结果20μg/ml组的毛干延长长度(0.50±0.08)mm,短于0μg/ml组和10μg/ml组的毛干长度(0.66±0.19)mm和(0.64±0.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μg/ml和5μg/ml 2组相比,6-姜酚在10阻g/ml时可明显抑制DPCs的增殖(P〈0.05),同时,该组DPCs内Bax/Bcl-2的比值也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内实验中,1mg/ml组中C57BL/6小鼠背部毛发生长密度和生长长度明显小于0mg/ml和0.1mg/ml 2组。结论6-姜酚可抑制毛发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DPCs中Bax/Bcl-2蛋白的比值促进DPCs凋亡而实现。
苗勇孙亚彬王雯珺张志丹姜金豆李泽华胡志奇
关键词:毛乳头细胞6-姜酚细胞凋亡
谷胱甘肽S-转移酶M1和T1基因多态性与白癜风易患性关系的Meta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M1和T1基因多态性与白癜风易患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数据平台从建库到2013年3月的文献,收集符合本Meta分析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病例对照研究,运用Review Manager 5.0.0软件(Cochrane网提供)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累计样本量为2 781例,其中病例组1 218例,对照组1 563例。Meta分析显示,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与白癜风易患性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GSTM1空白对GSTM1非空白:OR=1.50,95%CI(1.12,2.02),P=0.007;基因型GSTT1空白对GSTT1非空白:OR=1.30,95%CI(1.12,1.52),P=0.0008;基因型GSTM1空白/GSTT1空白对GSTM1/GSTT1非空白/非空白:OR=1.62,95%CI(1.25,2.11),P=0.0003〕。结论 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白癜风相关,GSTM1空白基因型和GSTT1空白基因型可能增加白癜风的发病,且两者对增加白癜风发病具有协同作用。
李泽华胡志奇胡艺觉王瑾张桃花
关键词:谷胱甘肽S-转移酶白癜风META分析
高压氧对小室模型毛囊重建效率的影响
2013年
目前治疗瘢痕性秃发主要依赖于自体毛发移植。该法不适用于供区不足的患者。高效率的毛囊重建是研究热点。体外重建技术尚未成熟,但已有小室法、注射法等动物模型。小室法是将细胞注入裸鼠背部创面上的小室[1]。注射法是将细胞注入裸鼠皮下[2]。小室法毛发能长出体表但较费时。注射法较快捷但毛发不能长出体表[3]。只有小室法需形成覆盖创面的上皮。上皮化过程可能是影响小室法毛囊重建效率的原因之一。
胡艺觉胡志奇冯传波苗勇李泽华肖顺娥
关键词:毛囊重建高压氧自体毛发移植覆盖创面瘢痕性秃发注射法
内置小室毛发重建模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一个高效、可重复的毛发重建模型,观察其诱导毛发的效果,探讨毛发发育的机制并为脱发的细胞学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制做假体小室置于裸鼠背部皮下,制备新生C57BL/6鼠真皮和表皮细胞混悬液,注射于裸鼠背部预置的小室内。7d后剪开表皮拆除小室,创面旷置,观察创面皮肤的愈合及毛发生长情况。结果:通过内置小室模型成功构建了毛发组织,新生毛发长出体表并具有良好方向性与生长密度,组织学检测其毛囊结构与正常组织无异。结论:内置小室是更为优化的毛发重建模型,成功诱导形成了正常结构的毛发组织,特别是毛发发育的早期,在有效避免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建立了类似于机体的内环境,更加有利于毛发的发育形成。
李泽华胡志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