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黄麻
  • 2篇内参
  • 2篇内参基因
  • 2篇基因
  • 1篇形态学鉴定
  • 1篇性状
  • 1篇野生
  • 1篇食用
  • 1篇食用菌
  • 1篇食用菌菌种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纤维产量
  • 1篇纤维发育
  • 1篇木质素
  • 1篇菌种
  • 1篇菌种分离
  • 1篇菌种鉴定
  • 1篇基因家族

机构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恩施土家族苗...

作者

  • 4篇李玉
  • 2篇张立武
  • 2篇祁建民
  • 2篇张力岚
  • 1篇陶爱芬
  • 1篇方平平
  • 1篇徐益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麻SSR标记与纤维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20年
鉴定出与纤维产量相关性状连锁的SSR标记有助于黄麻纤维产量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本研究以311份黄麻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通过2016—2018年表型鉴定,结合116对SSR引物扩增出397个SSR标记,利用SPSS软件对SSR标记与纤维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311份黄麻种质资源9个纤维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3.05%~76.78%,表现出广泛的遗传变异。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表明,这些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其中分枝高和节数的平均相关系数最高(r=0.931),其次是单株鲜皮重和单株鲜茎重(r=0.781)、单株干皮重与单株鲜皮重(r=0.779)。方差分析表明,节数、分枝数、株高以及分枝高等性状在不同年份间相对稳定,广义遗传力较高。进而通过皮尔逊相关法鉴定与纤维产量性状相关的SSR标记。每个性状与这些相关SSR标记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与纤维产量性状显著相关的标记有6个,单个SSR标记的贡献率为3.9%~22.5%。这些结果将会加快黄麻设计育种进程。
张力岚张力岚牛焕颖徐益李玉徐益陶爱芬李玉张立武
关键词:黄麻纤维产量农艺性状SSR
黄麻次生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及CcCOBL1功能鉴定
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2n=14)属于锦葵科黄麻属,是世界上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黄麻茎皮纤维素含量高低决定着其纤维品质。本研究以优良品种黄麻179为材料,结合课题组自主组装的基因组数据,进行了...
李玉
关键词:黄麻内参基因纤维发育
野生食用菌菌种分离与鉴定
本试验共收集并分离得到野生食用菌菌种311个,根据标本的形态学鉴定结果进行分类,菌种中包括14种子囊茵和297种担子菌。鉴定后丢除污染,最终获得254个菌种。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分子鉴定技术可以对菌丝体进行种...
李玉
关键词:食用菌菌种分离菌种鉴定形态学鉴定分子鉴定
文献传递
黄麻内参基因筛选及次生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2022年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进行校正和标准化,既能提高实时定量荧光PCR的准确性,也为分析黄麻次生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常用的内参基因,结合课题组已有的基因组数据和转录组数据,初步筛选出8个内参基因(CcTUBα、CcACT、CcDnaJ、CcTUBβ、CcUBQ、CcEF1α、CcUBC和CcUBI)。为验证这些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以优良品种‘黄麻179’为材料,对种子萌发后14 d的根、茎、叶进行qRT-PCR分析。经Ct值的变异系数、软件geNorm和NormFinder的综合分析,确定表达最稳定内参基因为CcDnaJ,最佳内参基因组合方式为CcDnaJ+CcUBQ+CcUBI。通过种子萌发后10 d下胚轴、60 d和90 d茎皮的转录组数据分析次生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木质素合成基因Cc4CL1、CcCCoAOMT1的表达量在种子萌发后60 d茎皮最高,而种子萌发后90 d茎皮表现为下降;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cCesA4、CcCesA7、CcesA8和木聚糖合成基因CcIRX8、CcIRX9、CcFRA8的表达量在种子萌发后10 d下胚轴最高,而种子萌发后60 d、90 d茎皮的表达量均有下降,表明这些基因参与了黄麻纤维发育。以CcDnaJ+CcUBQ+CcUBI作为内参基因组合,qRT-PCR分析5个次生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即Cc4CL1、CcCCoAOMT1、CcCesA4、CcCesA7、CcesA8,在种子萌发后7 d下胚轴和14 d茎的表达模式,发现这5个基因在种子萌发期后14 d茎的表达量均高于种子萌发期后7 d下胚轴,暗示着黄麻纤维的形成开始于7~14 d之间,同时表明CcDnaJ+CcUBQ+CcUBI的内参基因组合具有实用性。
杨昕李玉李玉张力岚何青垚张力岚张立武
关键词:黄麻QRT-PCR内参基因木质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