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梅
- 作品数:9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8—2021年自贡市某医院消毒效果监测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了解某年医院消毒工作和消毒质量。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对全院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使用中消毒液、软式内镜、透析液及医疗污水样品进行抽检,对物体表面、手卫生、软式内镜作致病菌的鉴别。结果共采样8498份,该医院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为98.49%。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为99.87%,软式内镜消毒合格率94.18%,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97.20%。检出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该医院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室内空气、医务人员手卫生和软式内镜等消毒质量亟待改进和提高。
- 刘鸿德王晓朦王丹邹雪娜肖丙莲姚丽余秀莲雷国萍易从炜李玉梅
- 关键词:医院消毒消毒质量致病菌
- 幽门螺杆菌微生物学特征及其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微生物学特征及其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11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300例慢性胃炎(CG)伴Hp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胃黏膜萎缩分为未萎缩组(136例)和萎缩组(164例)。分析2组患者临床特征、分离的Hp菌株微生物学特征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胃黏膜萎缩的影响因素。构建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采用受试工作者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对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价。结果萎缩组饮食不规律、有胃肠道疾病家族史、食用腌制品所占比例高于未萎缩组(P<0.05)。分离自萎缩组患者的Hp血清型、毒力基因和Ⅰ型菌株均高于未萎缩组(P<0.05)。分离自萎缩组患者的Hp对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未萎缩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不规律、有胃肠道疾病家族史、食用腌制品、携带CagA抗体和cagA毒力基因、Ⅰ型菌株,以及阿莫西林、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耐药是胃黏膜萎缩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结论Hp菌株微生物学特征与CAG密切相关。
- 李玉梅龙小平毛晓雪胡小英辜程鸿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萎缩性胃炎
- 了解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常用染色方法
- 2023年
- 微生物细胞含有大量的水分(通常在80%以上),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与水溶液差别不大,与周围背景没有明显的明暗差.所以,除了观察活体微生物细胞的运动性和直接计算菌数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经过染色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但是,染色就意味着微生物处于死亡状态.
- 李玉梅
-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检验染色方法微生物细胞运动性
- 自贡地区尿培养中分离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了解自贡地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自贡地区所有三级综合医院尿培养阳性菌株及药敏结果,采用WHONET5.6及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2063株细菌,其中其中革兰阳性菌占18.5%,革兰阴性菌占81.5%。前5位细菌中,大肠埃希菌排列第一,占53.4%,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9.3%)、屎肠球菌(6.3%)、粪肠球菌(6.2%)和铜绿假单胞菌(4.6%)。前5位分离菌的耐药结果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替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较低(<5%),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0.4%和35.4%;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及红霉素耐药率高(>90%),但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10%),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及利奈唑胺耐药率低(<5%),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其中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6.0%,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3.2%。不同性别间病原菌谱特点为:男性中前5位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屎肠球菌,而女性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奇异变形菌。病原菌的年龄分布以71~80岁和61~70岁为主,未成年组前3位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而成年组和老年组前3位细菌均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不同性别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曲南、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
- 余建洪李玉梅王修全张肃川陈喻徐雪梅
-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尿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 2019—2021年四川省血流感染病原真菌分布特征及药敏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收集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四川省中心真菌血流感染数据,整理分析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情况,为四川省真菌血流感染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研究28家医院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门急诊及住院患者真菌血流感染的数据,采用Whonet 5.6及Microsoft Excle数据透视表功能分析真菌血流感染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信息。结果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28家医院上报数据中的1220株真菌中,念珠菌属占88.8%(1083/1220),以白念珠菌为主,占35.3%(431/1220);新生隐球菌位于总分离株数的第5位,占8.3%(101/1220)。男性占比56.6%(690/1220),女性患者相比较少(43.4%,530/1220);其中中老年患者(>46岁)79.8%,34.8%来自于重症监护室。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最高(85.7%);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43.4%和43.3%,且逐年上升。分离的101株新生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均存在不同的非野生株,比例分别为5.0%、2.5%、11.8%、5.7%和8.5%;每家医院分离病原菌的数量排序存在一定差异,大多数医院以白念珠菌为主,但儿童专科性医院近平滑念珠菌分离数最多。结论真菌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其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地域性特点,准确掌握所在地区病原菌流行病学资料可以为临床选择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 邓劲殷琳江海燕旷凌寒彭溪杨向贵倪苏娇张帮勤冯金芳王燕玲马瑜珊陈宗耀钟涵宇吴贤丽黎昆王玲高伟杨学强朱军陈喻张弦孙昌君罗军李玉梅李彦张兵谢宁王俊谢轶康梅
- 关键词:病原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流行病学
- 101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 2011年
-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有效的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08年4月~2009年6月间某院分离出的101株鲍曼不动杆菌通过微量稀释法进行MIC测定。结果101株鲍曼不动杆菌大多分离自痰液,主要来自于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为91%,依次是环丙沙星89%,庆大霉素86%、头孢噻肟86%等。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治疗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其次可选用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
- 王仲书李玉梅王灿灿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
- 2018年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血培养标本的科室分布、感染来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等。结果共收集11 507份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496株,阳性率为4.31%。病原菌主要来自肾病内科、肝胆科、重症医学科,阳性率较高的科室主要为脑外科、泌尿外科、肝胆科。病原菌主要来自尿路感染,构成比为39.94%,其次为原发性脓毒血症、胆道感染和肺部感染。革兰阴性菌361株,构成比为72.7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115株,构成比为23.19%,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20株,构成比为4.0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厄他培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替坦的耐药率较低,均小于1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较高,均大于60%;肺炎克雷伯菌除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为26.19%,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20%;铜绿假单胞菌除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2.50%,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25.00%外,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完全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还对莫西沙星、利福平、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完全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和青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70%。结论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血培养存在阳性率低、送检率低等问题,需要针对相应的科室进行沟通,改善目前的血培养送检情况,并定期对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经验用药提供依据。
- 龙小平李玉梅
- 关键词:抗菌药物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 自贡3家三级综合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了解自贡地区血流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本地区血流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自贡地区3家三级综合医院血培养阳性菌株及药敏结果,以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肺炎链球菌ATCC49619为质控菌,采用WHONET 5.6及SPSS 19.0软件对血流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细菌879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12株(24.1%),革兰氏阴性菌667株(75.9%);临床分布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50.7%)、肺炎克雷伯菌(10.2%)、金黄色葡萄球菌(6.5%)、表皮葡萄球菌(3.2%)和肺炎链球菌(2.6%)。携带病原菌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分布特点为40岁以上人群占88.5%,男女比例为1.15∶1。常见革兰氏阳性菌的耐药情况显示,未分离出耐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的检出率分别为15.8%和64.2%;屎肠球菌较粪肠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更高,其中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及氨苄西林耐药率为0,未检出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常见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情况显示,未分离出耐厄他培南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并且这两种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10%),这两种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2.2%和24.4%,产ESBLs菌株比不产ESBLs菌株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更高。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较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更高,两者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8.8%和13.6%;未分离出耐阿米卡星及妥布霉素的铜绿假单胞菌。结论:自贡地区血流感染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严�
- 余建洪李玉梅王修全
- 关键词:血流感染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 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学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念珠菌阴道炎(VVC)患者和健康者阴道分泌物中微生物结构、组成、功能及代谢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VVC患者100例纳入研究组,另选取100例健康女性纳入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阴道分泌物,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微生物类型和微生物基因组数据,明确差异性和功能性。结果比较两组女性的基线资料,体质量指数(BMI)、Amsel标准(乳灰色分泌物、平均阴道pH、阳性嗅觉试验和线索细胞阳性)和Nugent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微生物组的多样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微生物基因组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微生物差异性分析发现,选取16种差异性微生物,其中4种菌株在对照组阴道中未发现,而在研究组阴道中明显存在且丰度较高;8种菌株在对照组中存在且丰度较高,但在研究组阴道中没有检测到;其余4种菌株丰度差异较大。阴道微生物的功能及代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女性阴道微生物群中的细菌在健康和体内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更好地了解正常和健康的阴道生态系统,基于其真实功能,将有助于更好地定义健康,进一步改善疾病诊断,以及制定更个性化的方案以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
- 李玉梅龙小平毛晓雪胡小英辜程鸿
- 关键词:念珠菌阴道炎宏基因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