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门诊
  • 5篇小儿
  • 4篇护理
  • 4篇儿科
  • 2篇疫情
  • 2篇疫情防控
  • 2篇人性化
  • 2篇输液
  • 2篇流感
  • 2篇门急诊
  • 2篇脑炎
  • 2篇护士
  • 2篇急诊
  • 2篇甲流
  • 2篇儿科门急诊
  • 2篇病毒
  • 1篇毒性
  • 1篇多系统并发症
  • 1篇亚急性
  • 1篇亚急性硬化性...

机构

  • 13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李艳霞
  • 4篇雷瑞玲
  • 3篇董菊
  • 1篇刘露
  • 1篇马丽霞
  • 1篇刘玉
  • 1篇谢陵
  • 1篇赵琦
  • 1篇罗琼

传媒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2012全国...
  • 1篇2012全国...
  • 1篇“全国护理管...
  • 1篇全国静脉输液...
  • 1篇全国门急诊护...

年份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手部静脉输液固定技巧的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急救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作为一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室,输液量大,而且儿童静脉输液速度多数较慢,时间较长,儿童又活动频繁,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固定的针头容易脱落或穿破血管,导致...
雷瑞玲李艳霞
关键词:小儿患者静脉输液
文献传递
儿科门急诊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管理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阻断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门诊的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患儿。方法在2009年8-12月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过程中,采取三级发热预检,强化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及时纠正防控问题等措施。结果儿科门急诊共接诊患儿32 477例次,检测发热患儿5 648例,其中疑似病例2 498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1 024例,收入甲流普通病房52例,收入甲流重症监护病房6例,966例轻症患儿回家隔离治疗。来诊患儿均获得妥善诊治,未发生漏诊、误诊和流出现象;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结论全方位的防控管理提升了预检分诊的工作质量,避免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门诊的传播。
李艳霞董菊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儿科门诊急诊医院感染
定期门诊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康复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定期门诊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康复的疗效。方法督促66例门诊脑瘫患儿每月1次门诊随访,对患儿每月的情况进行评估,建立门诊咨询记录档案。并在门诊随访时给予充分沟通及护理干预。1年后对这些患儿的康复情况同干预前比较。结果...
热比亚.白克力李艳霞
关键词:门诊护理干预脑瘫患儿
文献传递
小儿手部静脉输液固定技巧的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急救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作为一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室,输液量大,而且儿童静脉输液速度多数较慢,时间较长,儿童又活动频繁,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固定的针头容易脱落或穿破血管,导致...
雷瑞玲李艳霞
文献传递
小儿手部静脉输液固定技巧的探讨
给儿童输液时的固定方法成为了输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减少手部静脉输液跑针率,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去儿科门诊输液室1297例患儿手部静脉输液跑针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科学有技巧的固定方法是减少儿童是手部静脉输液...
雷瑞玲李艳霞
关键词:儿科护理
文献传递
小儿手部静脉输液固定技巧的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急救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作为一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室,输液量大,而且儿童静脉输液速度多数较慢,时间较长,儿童又活动频繁,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固定的针头容易脱落或穿破血管,导致...
雷瑞玲李艳霞
文献传递
沟通在化解护患矛盾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分诊护士如何在工作中较好地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尽量避免或及时消除护患矛盾的发生与发展,使患者在就诊前后能顺利而温馨的走过每一个就诊环节,不留有任何遗憾的满意而归,是当今医疗市场赋予分诊护士新的课题和职能。笔者对护患沟通分析如下。
李艳霞谢陵
关键词:护士病人关系
让人性化护理为儿科门诊分诊工作添色增彩被引量:6
2006年
李艳霞茹克亚木.托乎提米力古丽.那吾尔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门诊分诊工作儿科护理模式
将PDCA程序运用于门诊甲流疫情防控管理的体会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传播快,起病急,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我国卫生部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009年...
李艳霞李彦清
关键词:流感病毒疫情防控
文献传递
儿科门急诊护士人性化护理培训前后满意度调查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儿科门急诊人性化护理培训的有效性。方法通过对儿科门急诊患儿家属满意度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护士培训前后患儿家属满意度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人性化护理技术的重点护理环节:穿刺前准备、静脉穿刺、输液监护、更换药品、拔管5项培训结果显示,患儿家属对5项服务满意状况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项护理环节提供的服务满意的人数,培训后较培训前有所增加,分别增加14.09%、21.69%、11.43%、28.7%、10.03%,其中进行更换药品环节人性化护理服务培训后所得到的满意人数增加幅度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次穿刺失败事件中,培训后患儿家属对事件发生的理解并接受率较培训前提高10.39%(P<0.05);其中对多次穿刺失败事件应对培训后,对该事件发生认为不能接受的患儿家属人数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6.18%(P<0.05);医患沟通环节培训结果显示,不满意人数减少明显的为进行输液注意事项告知与疾病护理知识介绍两项,不满意率分别降低了15.91%(P<0.05)及14.18%(P<0.05)。结论儿科门急诊护士通过人性化护理培训,患儿家属满意度普遍提高。
董菊李艳霞
关键词:儿科门急诊护理满意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