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莲

作品数:1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电池
  • 3篇催化
  • 3篇催化剂
  • 2篇电极
  • 2篇电容
  • 2篇纳米
  • 2篇CO
  • 2篇LI
  • 1篇单原子
  • 1篇电极制备
  • 1篇电容器
  • 1篇电位
  • 1篇电性能
  • 1篇电子转移
  • 1篇多孔
  • 1篇多孔炭
  • 1篇形貌
  • 1篇絮状污泥
  • 1篇选择性刻蚀
  • 1篇氧化碳

机构

  • 14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山西省交通科...
  • 1篇四川省新材料...

作者

  • 14篇李雪莲
  • 11篇高丽丽
  • 5篇高利珍
  • 2篇于晶
  • 2篇闫少辉
  • 2篇王璇
  • 1篇吴超
  • 1篇张卫珂
  • 1篇王建成
  • 1篇张弛
  • 1篇李育珍
  • 1篇李长明
  • 1篇杨艳青
  • 1篇王鹏

传媒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现代化工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储能科学与技...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凝剂对水解酸化菌降解COD的作用研究
2019年
文章对传统的水解酸化过程进行了改进,在水解酸化菌(即絮状污泥)培养阶段,投加了不同的混凝剂,如PAM、PAC和FA。研究了混凝剂对絮状污泥的培养及后续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混凝剂与水解酸化作用在降解COD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投加了PAC和FA的絮状污泥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0%,优于单纯絮状污泥或PAC+FA(无絮状污泥)对COD的降解。表明PAC+FA与水解酸化表现为协同作用,使水解酸化菌代谢活性增强。
郭文君夏冬冬李雪莲张弛高利珍高丽丽
关键词:水解酸化絮状污泥混凝剂COD
一种锂-二氧化碳电池的锰铁双金属负载的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金属气体电池催化剂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锂‑二氧化碳电池的锰铁双金属负载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锰盐、铁盐、氯化钠、三聚氰胺和葡萄糖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3小时,充分混合后,将所得溶液冷冻干燥1...
李雪莲王雨锟王璇高丽丽齐凯
一种将纳米碳材料快速组装到油水界面形成柔性薄膜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纳米碳材料快速组装到油水界面形成柔性薄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亲水的或疏水的可密封容器;2)提供纳米碳材料的水性分散溶液,加入到上述容器中;3)加入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相;4)加入含C10-C18烷...
高丽丽李雪莲李育珍张卫珂闫少辉杨艳青高利珍
文献传递
高效Li-CO_(2)电池用富缺陷Co-N-C纳米片电极的制备
2024年
采用原位生长-模板保护-裂解组装策略,对双金属类沸石咪唑骨架材料(ZIFs)前驱体进行结构调控,成功制备Co-N_(x)、N-C活性位点及缺陷共存的二维钴-氮-碳纳米片(Co-N-C NFs)催化剂。Co-N-C NFs耦合了内在的Co-N-C的电子结构和外在的富缺陷的二维片层结构,为锂-二氧化碳电池(LCB)提供了有利的气-液-固三相反应界面;纳米薄片彼此交互,构建出有利于CO_(2)吸脱附、锂离子和电子迁移输运路径以及便于产物寄宿的空间结构。基于Co-N-C NFs催化剂正极构筑LCB电池,电池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放电容量达到2880μAh/cm^(2),在100μA/cm^(2)的大电流密度下,放-充电平台维持在2.60 V和4.40 V,且能稳定工作超1480 h。
雷普英李雪莲王璇郭文奇侯凯齐凯高丽丽
一种铜锌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锌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步骤1:以硫酸铜、硫酸锌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备硫酸盐体系电镀液;步骤2:将商用气体扩散电极GDE的碳纤维侧覆盖,作为阴极,将高纯铜片作为对...
高丽丽孟欣怡陈越王小雨李雪莲齐凯
MOFs基膜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在H_(2)/CH_(4)分离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氢气的生产、分离和储存已经成为世界绿色能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膜分离法从工业副产物中提纯氢气,不但操作简便,且显著降低了分离的能耗,是一种有前景的分离技术。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因具有晶态、有序、明确的多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被认为是理想的气体分离膜材料。本文以MOFs基分离膜为研究对象,对比综述了MOFs膜的常规制备技术,总结了水热/溶剂热法、界面合成法、二次生长法和浇铸法的合成机理及应用。简述了在H_(2)/CH_(4)分离方面MOFs膜的设计原理及应用。针对MOFs膜当前存在的柔性、孔径、晶界结构、稳定性等问题,重点介绍了对制备方法与改良和对薄膜的后修饰策略,以期实现对MOFs膜性能的调控。最后,指出了目前该技术存在的难以大规模生产、分离性能不足的缺点,开发低成本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同时提高薄膜的分离性能将会是未来MOFs膜实现工业应用的关键。
高逸飞易群齐凯高丽丽李雪莲
关键词:膜材料膜分离气体分离
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脱氨产电性能的研究
2017年
以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为研究对象,采用大肠杆菌(E.coli)作阳极催化剂,比较了在无外加中介体、以中性红(NR)做中介体、以新亚甲基蓝(NMB)做中介体3种情况下的脱氨氮产电性能。结果表明:添加中介体可以提高MFC的开路电压,缩短开路电压达到稳定的时间,以NMB做中介体MFC的开路电压更容易达到稳定值,而以NR做中介体MFC达到的稳定开路电压较前者高。添加中介体能缩短MFC的脱氨氮时间(脱氨氮效率达90%),以NMB做中介体的MFC脱氨氮所需时间更短。以NR做中介体MFC的输出电压更高,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以NMB做中介体MFC相比于前者输出电压衰减得慢,稳定性更好。
王向前李雪莲高利珍高利珍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大肠杆菌中性红
用于Li-CO_(2)电池的阴极催化剂:发展及挑战
2024年
在能源危机与温室效应日益加剧的形势下,Li-CO_(2)电池作为一种兼具高效储能与CO_(2)气体利用的新型器件,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鉴于电池涉及多相反应,电子传递与物质转移主要发生于阴极,因此,Li-CO_(2)电池阴极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Li-CO_(2)电池作为新型储能器件的优势,基于Li-CO_(2)电池充放电反应机理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目前其面临的关键挑战,如充放电电位差较大,容量衰减快和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将解决方案聚焦于阴极催化剂的研发,提出高效催化剂应该满足的核心条件。总结了近年来碳基非金属,贵金属和过渡金属等传统催化剂在Li-CO_(2)电池领域的应用情况,并深入分析了各类催化剂的优势与不足;本文重点介绍了新兴的单原子催化剂与氧化还原介质研究进展,通过结构表征和理论计算证明其在Li-CO_(2)电池领域展现出卓越的催化性能;本文深入剖析了Li-CO_(2)电池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与严峻挑战,并对单原子催化剂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推动Li-CO_(2)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王雨锟李雪莲雷普英齐凯高丽丽高丽丽杨晓伟
关键词:反应机理
溶剂蒸汽退火对钙钛矿薄膜形貌和电池性能的影响
2018年
针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吸光层在溶液法旋涂中出现的薄膜旋涂不均匀、针孔、结晶性不好的现象,采用溶剂蒸汽退火和直接接触嵌入法(DCIP)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结晶均匀并且晶体比较大的钙钛矿活性层。结果表明,当二甲基亚砜(DMSO)的加入量为15μL时,钙钛矿的平均粒径由大约300nm增加到>1 200nm,对应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也由11%升高到14.33%.由此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并为制作面积较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王亚琼徐守斌邓建国李雪莲高利珍
一种基于微通道调控的MXene柔性自支撑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通道调控的MXene柔性自支撑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采用氟化锂与浓盐酸作为选择性刻蚀剂,将MAX相前驱体Ti<Sub>3</Sub>AlC<Sub>2</Sub>的铝层选择性刻蚀,经过离心超...
李雪莲王璇 曹志会高丽丽 齐凯王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