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靖

作品数:26 被引量:161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8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农户
  • 4篇贫困
  • 3篇新区
  • 3篇生态
  • 3篇贫困农户
  • 3篇两江
  • 3篇两江新区
  • 2篇低丘
  • 2篇低丘缓坡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地形
  • 2篇信息系统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生计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效益
  • 2篇土地整理
  • 2篇土地整理项目
  • 2篇土地资源

机构

  • 25篇西南大学
  • 4篇重庆工程职业...
  • 2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市国土资...
  • 1篇重庆第二师范...

作者

  • 25篇李靖
  • 16篇廖和平
  • 7篇李涛
  • 5篇蔡进
  • 4篇杨伟
  • 3篇李晓华
  • 2篇骆东奇
  • 2篇潘卓
  • 1篇邱道持
  • 1篇贾亚男
  • 1篇庄伟
  • 1篇陈娜
  • 1篇张海珍
  • 1篇张甜
  • 1篇孙海
  • 1篇代莹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世界农业
  • 1篇山地学报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南方农业
  • 1篇2013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8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市农地非农化空间非均衡及形成机理被引量:23
2016年
为探寻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非均衡及形成机理,确定影响因素对重庆市及所属不同区域农地非农化水平的决定力。研究基于交叉学科视角,利用1997—2013年重庆及所属37个区县(不含渝中区)面板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重庆市农地非农化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重庆市农地非农化水平的时空动态地域性差异特征明显,呈现以区域Ⅰ为中心,区域Ⅱ为中心拓展区,区域Ⅲ和Ⅳ为外围的"中心—外围"空间分异格局;重庆市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分布表现出高度非均衡特征,其空间非均衡程度在研究时段内呈现出明显的"W"型波浪变化形态,地区间差距仍是导致重庆市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非均衡形成的主因;重庆市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非均衡形成机理存在显著分区差异,农地非农化水平受控于多种复杂因素,要素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及政策制度环境分别是影响研究区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分异的基础条件、内在动力、中坚力量和外在条件;影响不同区域农地非农化水平的主导因素具有显著差异性。综合以上结论:由于研究区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非均衡特征明显,并受多因素影响,且各因素对不同区域农地非农化水平的决定作用差异明显,所以开展不同区域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非均衡及形成机理研究对于农地非农化管控十分重要。
李涛廖和平褚远恒孙海李靖杨伟
关键词:农地非农化
基于GIS的重庆低丘缓坡土地产业转移适宜度评价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高效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科学构建低丘缓坡土地产业转移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该文以GIS技术和实证研究为手段,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建立了包括3个评价目标共计13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以置信区间为基准的指标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方法,采用了动态权重的方式对评价指标权重予以修正,利用加权平均模型对适宜度进行了测算评价。研究结果可靠、信度较高、方法可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低丘缓坡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提供了方法借鉴和实践支撑。
杨伟廖和平潘卓李晓华李涛李靖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低丘缓坡两江新区
移动数据库中数据预取系统研究与实现
移动数据库中数据广播技术及移动通信带宽的有限性引起较大的数据访问延迟,移动客户机与固定网络频繁(主动或被动)断接使得用户事务得不到所需要的数据,移动设备的电能限制及通过无线网络访问远端服务器将消耗大量的电能等等这些限制性...
李靖
关键词:移动计算数据预取关联规则移动数据库
重庆市巴南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思考被引量:3
2015年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近年来休闲旅游发展的新风向,巴南区作为重庆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先驱者,值得研究。基于巴南区旅游调查数据研究其现状,介绍发展类型与布局,分析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建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规划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组建专业旅游规划队伍"、"提高农民在旅游规划中的参与度"等4条建议。
代莹廖和平李靖
关键词: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旅游规划
基于地块综合资源优势度的土地供应时序及规模研究——以重庆两江新区工业开发区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为提供科学构建已征土地综合资源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及为地方政府及开发区制定土地供应时序与规模相关计划和规划等提供实践支撑,以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为手段,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构建设计了包括4个评价目标共计19个指标的已征土地综合资源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按不同供地用途类型设置评价指标基础权重并引入变权理论对权重予以修正,采用加权平均模型对资源优势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现有综合资源条件下,两江新区供地面积最大的是产业发展用地,呈先增后减趋势;其次为城市建设用地,供地面积逐年增加;最少为公共服务用地,供地逐年减少。
杨伟廖和平李晓华李涛李靖
关键词:土地资源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以重庆市长寿区木耳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整理项目的实施将对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国内土地整理项目的生态效益评价多为定性分析评价.本文采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试对重庆市长寿区木耳村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实施前后的土地利用生态服务功能价...
李靖廖和平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生态系统
典型城镇化模式与中国城镇空间结构适用性分析
2017年
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典型城镇化模式,是中国城镇空间结构的主要借鉴。本文概述了其特点、成因,并做典型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分析中国城镇化趋势及合理途径。研究认为,典型城镇化模式的形成存在地理、历史和体制的规律性因素,模式适用应做尺度和地缘的相似性分析,省域尺度是典型模式的适用尺度,多层次集聚模式是中国城镇空间结构的应有模式。应放宽特大城市发展限制,在改革中"去中心化"而不"去等级化",建立产业、人口、土地联合指标体系。
罗锦泽廖和平李靖范宣辉
贬斥、美化与调和--《亨利五世》中不列颠身份的空间建构研究
作为莎士比亚历史剧名作,《亨利五世》以跌宕起伏的历史叙事动作成功塑造了中世纪理想君王的典范,同时隐射出文艺复兴时期不列颠国家身份构建这一重大时代主题。国内外的英美文学界已从战争、王权、宗教和历史语境等视角对该剧进行了深入...
李靖
关键词:《亨利五世》英国文学莎士比亚历史剧
文献传递
重庆市城镇化与农村发展水平时空分异及协调性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探寻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水平,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镇化与农村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协调度模型,利用2006、2010、2016三年截面数据,对重庆市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城镇化水平较低,区县之间差距较大,高水平集中于主城区与城市发展新区,低水平集中于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发展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即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村发展水平相应较高,城镇化对农村发展具有带动作用;重庆市城镇化与农村发展的协调度表现为高水平下的低协调和低水平下的高协调,即主城及城市发展新区的城镇化和农村发展水平较高,但二者之间的协调度相对较低,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协调度相对较高。
蔡进廖和平禹洋春骆东奇李靖李涛
关键词:城镇化
山地城市边缘土地利用格局与变化的地形梯度分布特征分析——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被引量:14
2018年
地形作为重要的自然基底因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与空间格局形成。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借助GIS和RS手段,利用Landsat TM遥感数据和DEM数据,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计算方法,对巴南区2000、2010和2015年土地利用格局与变化的地形梯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格局与变化和地形梯度的相互关系,以期为相似地形条件下的山地城市边缘区的人地关系研究提供支撑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巴南区土地以中、高级地形位为主,海拔200 m以下,坡度8°以下的土地资源较为匮乏;(2)研究期内,中、低级地形位区间内大量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土地分布结构变化导致二者的分布优势区间均向更高级地形位区间转移;(3)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曲线呈倒"V"型,波峰逐渐向中级地形位区间移动,可以印证在研究期内巴南区低丘缓坡区域内土地利用强度逐渐提升。
李靖廖和平蔡进李涛张甜
关键词:山地城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