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 作品数:24 被引量:13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一般工业技术 冶金工程 更多>>
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微环境研究 目的:该研究通过测定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TH<,1>和TH<,2>型细胞因子的浓度及白血病细胞IL-10的表达,研究其免疫微环境,揭示急性白血病免疫逃逸的机理,为有效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结论:急性白血病初发患者体内以T... 杨云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免疫微环境 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 文献传递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及安全性 2023年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2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ASCT的64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64例中,男性42例,女性22例,中位年龄54岁(37~69岁)。46例CE(环磷酰胺、依托泊苷)方案动员组及17例普乐沙福动员组采集CD34+细胞中位数分别为7.50×10^(6)/kg[(1.15~24.73)×10^(6)/kg]、4.54×10^(6)/kg[(0.75~10.40)×10^(6)/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2,P=0.024)。64例患者均造血重建成功,其中白细胞、血小板植活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1 d(8~13 d)、11 d(8~15 d)。患者预处理方案均采用大剂量美法仑,其中29例口服组白细胞及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分别为11 d(8~13 d)、11 d(8~15 d),35例静脉输注组分别为11 d(8~12 d)、11 d(8~15 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移植前≥完全缓解(CR)率为48.4%(31/64),移植后3个月≥CR率为70.3%(4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P=0.012)。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2~67个月)。3年OS、PFS率分别为77.6%、54.9%;中位OS、PFS时间分别为67、52个月。中位住院时间为20 d(15~37 d)。无移植相关死亡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100.0%,64/64)、4级血小板减少(98.4%,63/64)、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96.9%,62/64)、粒细胞缺乏伴发热(40.6%,26/64)。结论ASCT对适合移植的MM患者有效,可进一步提高缓解率和缓解深度,延长患者PFS和OS时间,且不良反应可控。 沈莹 王芳侠 雷博 刘捷 王剑利 古流芳 杨云 张鹏宇 马肖容 赵万红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动员 电液道路模拟振动台及功率谱再现控制的研究 电液道路模拟振动台是进行汽车零部件室内道路模拟试验的关键设备之一,通过道路模拟振动台可以在室内再现路面随机振动环境,完成零部件在路面激励作用下的可靠性及性能考核等试验.论文针对电液道路模拟振动台涉及的关键理论及技术:路面... 杨云关键词:电液振动台 功率谱 AR模型 文献传递 一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 表位多肽及其疫苗和制药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表位多肽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表位多肽CP701,能够诱导特异性CTL,在体外对同时表达MLAA-34和H... 白菊 何爱丽 张王刚 王剑利 杨云 贺军涛文献传递 一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 表位多肽及其疫苗和制药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表位多肽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表位多肽CP701,能够诱导特异性CTL,在体外对同时表达MLAA‑34和H... 白菊 何爱丽 张王刚 王剑利 杨云 贺军涛文献传递 自蔓延高温合成陶瓷衬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01年 综述了自蔓延高温合成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特点、性能、制备原理、使用效果以及提高陶瓷层性能的措施 。 符寒光 杨云关键词:自蔓延高温合成 陶瓷内衬 复合钢管 离心法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成因研究 杨云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 劳动力市场分割 农村金融 教育扩展 过冷水的秘密 过冷水是物理化学课程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它的认知会对飞行器安全及自然灾害的探测和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过冷水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让读者在趣味阅读中了解过冷水相关知识。 李骁勇 杨云关键词:过冷水 饱和蒸气压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水平关系研究 杨云关键词:现金持有水平 股权属性 股权集中度 股权制衡度 CAR-T细胞疗法在难治复发血液肿瘤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3 2023年 免疫疗法是近年血液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基因工程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对肿瘤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疗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CAR-T细胞疗法治疗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难治侵袭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疗效,极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对治疗无应答或在短期内复发以及接受治疗后发生不可耐受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的问题;以嵌合抗原受体为基础的CAR-NK、CAR-M细胞的研究和减轻CAR-T治疗毒副作用及临床长期应答疗效的研究还存在许多挑战和机遇,任重而道远。本文就CAR-T细胞疗法在难治复发血液肿瘤中的应用做一评述,并对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何爱丽 杨云 王夏曼关键词: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