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波 作品数:28 被引量:248 H指数:8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更多>>
PBL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内科进修医师培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主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可。它强调临床学科与基础医学的充分联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广大学生的临床素质。我们将其应用于临床神经内科进修医师培训,就PBL医学教育模式在临床神经内科应用做一讨论,以为临床神经内科进修医师培训提供有益借鉴。 杨剑波 乔晋 康丽关键词:神经内科 PBL教学模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急性期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预后的影响,为脑梗死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6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观察组(高FIB)和对照组(正常FIB组)。观察比较两组再次发作及进展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再次发作及进展的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随着纤维蛋白原的升高其危险度增大。纤维蛋白原增高是脑梗死有力的预测因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其再次发作率、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 杨剑波 崔长琮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纤维蛋白原 预后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脂水平与发病的关系:1:1配对观察 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脂代谢变化与其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来源于1997/200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九五”攻关课题“老年性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中确诊的西安地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诊为很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且随访超过两年,年龄>55岁者共27例,按严格的1∶1配对的原则,选择27例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同性别,年龄相差小于3岁、同等文化程度,同居住地健康的老年人作对照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血脂的差异,将各因素进行Logistic全因素分析、等级相关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筛查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7例患者和27例健康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脂比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对照组在血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这些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3±0.2),(1.2±0.2)mmol/L,t=2.74,P<0.05]。②相关性分析:经过排除了混杂因素后,血清载脂蛋白A仍然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通过等级相关分析,血清载脂蛋白A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等级相关系数(rs)为0.357,P=0.008;血清载脂蛋白A水平与血清总胆固醇(rs=0.441,P<0.05)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s=0.553,P<0.05)水平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血清载脂蛋白A水平与血清总胆固醇存在直线回归关系,并建立直线回归方程:Y=-2.0391+0.737X。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载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增加,其水平逐渐增高,排除其他混杂因素后依然如此,提示载脂蛋白A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韩建峰 屈秋民 郭峰 杨剑波 乔晋 武成斌 马爱群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胆固醇 载脂蛋白A类 帕金森病筛查量表效度及其分值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研究PD筛查量表分值在老年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筛查帕金森病的效度。方法 以PD筛查量表为筛查工具 ,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筛查西安地区 5 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帕金森病患者 ,计算PD筛查量表分值的百分位数与均值和年龄、性别分布及不同分界值筛查PD的特异度、灵敏度及预测值。结果 共完成PD筛查量表 4844人 ;PD筛查量表的分值在 5 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呈明显偏态分布 ,其偏度系数为 5 .44± 0 .0 4 ,峰度系数为 34.86± 0 .0 7;男女各年龄组PD筛查量表分值的中位数均为零 ;性别、年龄对PD筛查量表的分值均有影响 (P <0 .0 1 ) ,随着年龄增大 ,PD筛查量表分值的均值逐渐升高 ;以分界值 >1时 ,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 ( 89.5 % ,99.5 % )。结论 在老年人群中进行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时 ,PD筛查量表是较为有效的筛查工具 ,取分界值 >1为较合适的筛查分界值。 乔晋 屈秋民 罗国刚 韩建峰 杨剑波 武成斌 张辉 张振馨关键词:帕金森病 筛查量表 分值 联合延迟记忆测验对MMSE筛查痴呆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联合延迟记忆测验对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筛查痴呆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流行病学调查抽取的301人,应用MMSE和延迟记忆测验进行痴呆筛查,痴呆诊断按照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修订版(DSM-Ⅲ-R)的标准,比较延迟记忆测验与MMSE单独或联合应用筛查痴呆的效度和信度。结果:以MMSE(文盲≤17分、小学≤20分、初中及以上≤24分为阳性)作为筛查痴呆的指标,其特异性、敏感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85.40%、52.43%、47.56%、14.60%;以物体记忆测验进行延迟记忆测试,得分≤10分作为判断痴呆的指标,其特异性、敏感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74.45%、92.07%、7.93%、25.55%;将MMSE和延迟记忆测试并联筛查痴呆,其特异性、敏感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5.62%、49.39%、50.61%、4.38%;将MMSE和延迟记忆测验串联筛查痴呆,其特异性、敏感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64.23%、95.73%、4.27%、35.77%。结论:MMSE和延迟记忆测验并联可显著提高痴呆筛检的敏感性,降低假阴性率,减少漏诊,适用于痴呆流行病学调查;MMSE和延迟记忆测验串联可显著提高痴呆诊断的特异性,降低假阳性率,减少误诊,对早期诊断痴呆有较大帮助。 屈秋民 乔晋 郭峰 韩建峰 杨剑波 武成斌关键词:痴呆 记忆测验 MMSE 假阴性 假阳性率 文盲 帕金森病患者的智能障碍研究 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了解帕金森病 (PD)患者发生智能障碍及痴呆的状况。方法 以人群为基础 ,采用非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分析PD患者与非PD人群MMSE得分情况及痴呆发生率 ,评估PD发生痴呆的相对危险性。结果 PD患者的MMSE得分明显低于非PD人群 (P <0 0 0 0 1) ,去除痴呆的影响后 ,这种关系依然存在 ;PD患者及非PD人群智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 2 7 78% (10 / 3 6)、5 5 5 %(2 65 / 4771) ;痴呆发生 (粗 )率分别为 13 16% (5 / 3 8)、3 45 % (166/ 4812 ) ,经过年龄调整后 ,痴呆的发生率分别为 7 98%、3 48% ,PD患者发生痴呆的危险性明显升高 ;且 5 5~ 74岁年龄段或女性或非文盲的PD发生痴呆的危险性升高。结论 PD存在明显的智能障碍 ;PD可能增加低年龄或女性或非文盲老年人痴呆发生的危险性。 乔晋 屈秋民 杨剑波 罗国刚 韩建峰 张辉 武成斌关键词:帕金森病 痴呆 西安地区老年人帕金森病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 5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 (PD)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于 1 997-0 9~ 1 998-1 2在西安地区调查了 4 850名 55岁以上的老年人。结果 发现 PD3 8例 ,55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为 783 .5/ 1 0万。男女患病率分别为 1 0 2 9.4 / 1 0万、60 5.0 / 1 0万 ,男女患病率之比为 1 .70∶ 1 ,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98) ;但同一年龄组 ,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随年龄的增大 ,PD患病率随之升高 ,但女性在 85岁以上未发现 PD患者 ;城市与农村 PD的患病率分别为 63 4 .5/ 1 0万、980 .0 / 1 0万 ,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随文化程度升高 ,男性 PD患病率随之降低。结论 西安地区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 ,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 ,PD患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 ,女性 85岁以上患病率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文化程度对男性 PD患病率可能有一定影响 ,职业对 PD患病率影响不大。 乔晋 屈秋民 韩建峰 杨剑波 罗国刚 张辉 武成斌 杨华 李正仪 邓美英 韩雪梅 赵松珍 于普林 张振馨关键词:帕金森病 患病率 脑动脉与冠状动脉形态学与功能学的比较 被引量:1 2008年 杨剑波 崔长琮关键词:脑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 静脉泵入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观察静脉泵入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1例。常规组和联合组均接受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泵入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情绪评分。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两组认知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泵入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情绪,且安全性较高。 刘蕊 官彬 杨剑波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神经功能 静脉泵入 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导致脑梗死的机制。方法应用上海仁和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脑循环动力学检测仪和以色列Link-9000型经颅多普勒诊断仪(TCD),对26例无明显神经系统体征、CT和MRI上无梗死灶的临床上诊断为脑动脉硬化症的患者进行了血流动力学研究。结果通过与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对照研究,发现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双侧颈动脉供血量及血流速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血管阻力及临界压力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动脉弹性及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下降。TCD显示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等主要脑动脉的血流速度大致在正常范围,而搏动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增大(P<0.05)。脑梗死患者病灶侧大脑半球总供血量及血流速度明显下降,反映脑动脉硬化指标中R、DR、Cp较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严重。结论脑动脉硬化的存在并不直接影响一侧大脑半球主要脑血管的供血量,而脑循环阻力增高及自动调节功能减退可能是动脉硬化导致脑梗死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机制。 杨剑波 崔长琮 武成斌关键词:脑动脉硬化症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