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朝合

作品数:537 被引量:1,379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5篇期刊文章
  • 209篇专利
  • 3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8篇石油与天然气...
  • 89篇化学工程
  • 65篇理学
  • 11篇文化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经济管理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冶金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1篇裂化
  • 154篇催化裂化
  • 92篇催化剂
  • 90篇催化
  • 71篇裂解
  • 68篇提升管
  • 57篇催化裂解
  • 56篇分子
  • 54篇加氢
  • 50篇丙烯
  • 48篇渣油
  • 48篇分子筛
  • 43篇重油
  • 38篇汽油
  • 38篇两段提升管
  • 37篇烯烃
  • 27篇反应器
  • 22篇提升管催化裂...
  • 21篇重质
  • 21篇重质油

机构

  • 516篇中国石油大学...
  • 33篇中国石油
  • 23篇中国石油天然...
  • 9篇华东理工大学
  • 9篇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青岛惠城环保...
  • 6篇青岛科技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科学院过...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福州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大连石油化工...
  • 2篇挪威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石化
  • 1篇清华大学
  • 1篇石油和化学工...

作者

  • 536篇杨朝合
  • 167篇山红红
  • 143篇李春义
  • 97篇刘熠斌
  • 74篇陈小博
  • 52篇冯翔
  • 50篇张建芳
  • 39篇赵辉
  • 30篇孙昱东
  • 30篇赵辉
  • 30篇闫昊
  • 29篇张龙力
  • 25篇金鑫
  • 24篇田原宇
  • 24篇周鑫
  • 21篇韩忠祥
  • 20篇杜峰
  • 18篇钮根林
  • 17篇涂永善
  • 17篇张强

传媒

  • 26篇燃料化学学报
  • 25篇石油炼制与化...
  • 21篇石油大学学报...
  • 21篇炼油技术与工...
  • 20篇石化技术与应...
  • 19篇石油学报(石...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3篇化工学报
  • 13篇化工进展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化学工程
  • 8篇石油化工
  • 6篇计算机与应用...
  • 6篇Chines...
  • 5篇石油化工高等...
  • 5篇化工高等教育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工业催化
  • 4篇第九届全国化...
  • 3篇现代化工

年份

  • 2篇2024
  • 29篇2023
  • 34篇2022
  • 36篇2021
  • 22篇2020
  • 33篇2019
  • 15篇2018
  • 26篇2017
  • 28篇2016
  • 24篇2015
  • 16篇2014
  • 27篇2013
  • 16篇2012
  • 23篇2011
  • 29篇2010
  • 27篇2009
  • 21篇2008
  • 31篇2007
  • 9篇2006
  • 18篇2005
5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添加剂USY/ZnO/Al_2O_3的性能评价被引量:15
2002年
在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上 ,以减压蜡油为原料 ,对制备的USY/ZnO/Al2 O3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添加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随着添加剂添加量和剂油比的增加 ,生成汽油的硫含量降低 .在 5 0 0℃和剂油比为 5的条件下 ,在FCC平衡催化剂中添加 30 %的添加剂时 ,汽油的硫含量可由不加添加剂时的 12 30 μg/ g降低到 770 μg/g左右 .添加剂的添加量 (10 % )较低时 ,对催化裂化产物的分布基本没有影响 ;添加 30 %的添加剂时 ,焦炭的产率有所增加 ,但汽油收率基本不变 .XRD表征结果表明 ,USY/ZnO/Al2 O3 添加剂中的ZnO对USY的晶相结构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但随着反应与再生次数的增多 ,ZnO与Al2 O3 之间形成较为稳定的锌铝尖晶石结构 。
山红红李春义袁起民郑俊生杨朝合张建芳
关键词:性能评价催化裂化汽油脱硫
页岩油中碱性氮化物对催化裂化反应的阻滞作用及其结构表征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以不同浓度盐酸对页岩油中的碱性氮化物进行分离及定量添加碱氮模型化合物的方法,辅以高分辨质谱对不同样品中碱性氮化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页岩油中碱性氮化物对其裂化反应的阻滞作用。结果表明:页岩油中碱性氮化物主要为带烷基侧链的吡啶、环烷基吡啶,而且盐酸浓度越高,所富集出的碱性氮化物类型越多;碱性氮化物的去除有利于页岩油催化裂化反应的发生,且除含量外,碱性氮化物的结构对页岩油裂化过程也存在较大的影响,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缩合程度越高的碱性氮化物越不利于页岩油催化裂化反应的进行。
李楠王斌杨朝合陈小博
关键词:页岩油催化裂化碱性氮化物
硫化物在FCC催化剂上的裂化脱硫研究被引量:29
2003年
采用微反、元素分析、微库仑法和PFPD色谱等评价分析手段 ,对硫醇、硫醚、噻吩、甲基噻吩和苯并噻吩等硫化物在FCC催化剂上的裂化脱硫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硫醇、硫醚易于裂化脱硫 ,在实验条件下其脱硫率在 95 %左右 ;噻吩、苯并噻吩则相对较难裂化脱硫 ,两者的脱硫率均为 6 5 %;甲基噻吩比噻吩容易裂化脱硫 ,但其脱硫率低于硫醇和硫醚。苯并噻吩较容易生成含硫焦炭 ,脱除的硫中有 15 .6 %进入焦炭中 ;而其他几种硫化物生成的含硫焦炭上硫的量较少 ,都在 7%以下。此外 ,硫醇、硫醚和苯并噻吩在反应过程中除裂化和生焦反应外 ,基本上不会生成其他硫化物 ,而噻吩、甲基噻吩在反应中则会相互转化。
庞新梅李春义山红红郑俊生杨朝合张建芳李树本
关键词:硫化物裂化脱硫FCC催化剂
一种生物基BPA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基BPA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将生物质衍生醇、羰基化合物和催化剂置于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密封、对密封混合物搅拌加热至40~100℃反应8~24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其中,酸催化剂的用量...
金鑫严文娟李玉姗王梦雨刘梦媛张东培张广宇金有海杨朝合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催化稠油减黏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稠油减黏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催化稠油减黏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分子筛与水混合,搅拌得到溶液1;2)将金属盐溶解在水中,搅拌得到溶液2;3)将溶液1与溶液2相互混合...
冯翔林栋刘熠斌陈小博赵辉金鑫杨朝合
文献传递
噻吩在USY沸石上的裂化脱硫反应机理探索(英文)被引量:17
2001年
采用在线脉冲反应色谱和质谱瞬变响应技术 ,对噻吩在USY沸石上的裂化脱硫反应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噻吩在USY沸石上发生反应 ,除生成烃和H2 S外 ,还可以生烷基噻吩和苯并噻吩等硫化物 ;但噻吩的裂化脱硫是主要反应。噻吩在USY沸石上裂化脱硫反应中 ,裂化和氢转移是两个重要的反应步骤。热力学上高温有利于前者而低温有利于后者 ,这对矛盾使得 4 0 0℃左右最有利于噻吩的裂化脱硫。本文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噻吩在USY沸石上的裂化脱硫及生成其它硫化物的反应机理。
山红红李春义赵辉杨朝合张建芳
关键词:噻吩脱硫反应机理汽油催化裂化
一种重质油稳定性表征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质油稳定性表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管,样品管上设置有控温装置,控温装置连接有加热系统,样品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电极和下电极,上电极和下电极分别通过电极接线柱连接到相同型号的电学信号数值仪,样...
张龙力杨国华杨朝合张国栋徐连磊
文献传递
负载型La_(2-x)Sr_x CoO_4类钙钛矿复合氧化物CO催化氧化性能
2011年
采用柠檬酸络合-浸渍法制备了以镁铝尖晶石MgAl_2O_4为载体、复合氧化物La_(2-x)Sr_xCoO_4(x=0.2、0.4、0.6和0.8)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通过XRD、H_2-TPR和BET等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利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测试催化剂对CO氧化的催化性能,并考察水蒸汽和SO_2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0.2、0.4、0.6和0.8时,活性组分La_(2-x)Sr_xCoO_4均能在镁铝尖晶石MgAl_2O_4载体上形成类钙钛矿A_2BO_4结构;随着x增大,催化剂化学吸附氧和晶格氧的活动性增强,有利于CO催化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x=0.8,催化剂对CO氧化的催化活性最佳,400℃CO转化率可达100%;水蒸汽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较小,SO_2显著降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井维健姜瑞雨张强杨朝合李春义
关键词:催化化学镁铝尖晶石CO催化氧化
一种粗甘油制备乳酸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粗甘油制备乳酸的方法,包括:以粗甘油为原料,以氧化铈基氧化物负载的PtCo基桥联型金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60‑200℃、反应时间为1‑10h,反应器的升温速率0.5‑30℃/min,稀碱液条件下...
金鑫孟可馨张广宇严文娟由振超张东培方天琦杨朝合金有海
文献传递
烯烃在催化裂化催化剂上反应机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在自制的微反色谱装置上,进行了单体烯烃和催化裂化汽油在不同条件下的催化裂化反应实验。对单体烯烃的裂化反应规律和汽油中的烯烃在半再生催化剂和待生催化剂上的催化裂化反应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体烯烃反应中,C6及C6以下的烯烃主要发生骨架异构和双键异构反应,氢转移和直接裂化反应发生的较少。C7以上的烯烃95%以上发生转化,高温下直接裂化生成C3、C4,氢转移和异构化比率较大。汽油中的烯烃转化主要集中在C7以上,烯烃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单体烯烃的催化裂化反应规律可以初步预测汽油中烯烃的转化。催化剂上的结焦类型对汽油中的烯烃的转化方式没有影响。
袁裕霞杨朝合山红红张建芳韩忠祥
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反应机理
共5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