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继芝

作品数:91 被引量:401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玉米
  • 18篇小麦
  • 16篇大豆
  • 9篇杂草
  • 8篇青贮
  • 8篇集约化
  • 7篇间作
  • 7篇白粉
  • 6篇羊舍
  • 6篇玉米大豆
  • 6篇套作
  • 6篇小麦白粉
  • 6篇霉病
  • 6篇播期
  • 5篇养殖
  • 4篇幼苗
  • 4篇乳杆菌
  • 4篇饲草
  • 4篇套作大豆
  • 4篇土壤

机构

  • 83篇四川农业大学
  • 6篇塔里木农垦大...
  • 3篇成都农业科技...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塔里木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厅
  • 1篇合肥丰乐种业...
  • 1篇四川省自然资...
  • 1篇雅安市农业局
  • 1篇天全县农业局

作者

  • 89篇杨继芝
  • 32篇龚国淑
  • 32篇陈华保
  • 31篇杨文钰
  • 23篇闫艳红
  • 22篇张敏
  • 19篇王学贵
  • 17篇刘卫国
  • 16篇杨春平
  • 16篇张敏
  • 12篇杨峰
  • 10篇刘春燕
  • 10篇张红平
  • 10篇陈婷婷
  • 10篇李静
  • 10篇朱占元
  • 10篇邹祖银
  • 10篇张自兴
  • 9篇王小春
  • 9篇田明杰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杂草科学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塔里木农垦大...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农业与技术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种子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长江蔬菜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新疆农业科技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1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5篇2003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耕播种机及其破茬碎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耕播种机及其破茬碎土装置,其中破茬碎土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刀轴,刀轴上设有能够相对刀轴轴向移动的刀片,刀片的切割部与刀轴横截面具有夹角;设置在机架上的变速箱;带动刀轴转动的传动装置。使用时...
杨文钰丁国辉吴维雄杨欢任梦露王爽吴海军陈诚杨继芝
文献传递
一种可快速装配的羊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快速装配的羊床,它包括支撑单元和阻挡部件,阻挡部件设置在支撑单元上,阻挡部件上设置有喂食口(5)。支撑单元包括立柱(2)和底架(6),阻挡部件为栅栏,栅栏包括前栏(4)、后栏(8)和两侧栏(7),立...
朱占元杨文钰张自兴杨峰陈婷婷杨继芝李静刘卫国邹祖银刘春燕曾立家张红平莫忧闫艳红
文献传递
不同禾谷镰刀菌对小麦产量及其主要性状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赤霉病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降低小麦赤霉病引起的产量损失,以不同抗性小麦品种为材料,于小麦扬花期接种不同致病性禾谷镰刀菌,研究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病粒率与千粒重、产量均呈显著负相关(r=-0.807 9^**;r=-0.785 7^**),千粒重与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2 1^**)。不同菌株对各品种产量、病粒率和千粒重的影响差异较大,以11#菌株对各品种病粒率的影响最大,并使小麦千粒重显著降低;以西科2号产量的变化率受不同菌株的影响最大,其变化范围为10.87%-33.26%。
杨继芝王继师龚国淑陈华保王学贵张敏唐太飞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禾谷镰刀菌千粒重病粒率
带状间作不同带间距对玉米光能利用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玉米单株生长环境一致情况下,不同玉米带间距离对带状间作玉米光能利用的影响。【方法】于2021—2022年,以传统间作(1M1S、2M1S)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2M2S、2M3S、2M4S)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玉米带间距离,分别为1 m(1M1S,1行玉米﹕1行大豆)、1.2 m(2M1S,2行玉米﹕1行大豆)、1.6 m(2M2S,2行玉米﹕2行大豆)、2 m(2M3S,2行玉米﹕3行大豆)、2.4 m(2M4S,2行玉米﹕4行大豆),另外设2种单作玉米为对照,单作玉米行距分别为80 cm(M80)和40 cm(M40),分析光环境的差异对玉米光能截获和光能利用率(RUE)的影响。【结果】与单作玉米相比,带状间作改善了玉米冠层中下部的透光率,显著提高玉米的叶面积和光能利用率,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使玉米叶片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促进产量的增加。随着玉米带间距离的增加,玉米中下部的透光率升高,带状间作2M2S、2M3S和2M4S处理较单作M80和M40处理分别升高30.67%、20.62%、10.10%和112.70%、96.35%、79.23%。2M4S处理由于玉米占地面积最少,导致单位土地面积上玉米光能截获最小,分别低于单作M80和M40处理44.72%和53.54%,但2M4S处理的单株光能利用率分别是单作M80和M40的1.14和2.16倍。带状间作2M2S、2M3S、2M4S处理的产量较单作M80和M40处理分别提高4.97%、10.47%、13.43%和50.05%、57.08%、61.31%。【结论】在玉米单株生长环境一致时,玉米带间距离的增大改善了玉米冠层中下部的透光性,增大了玉米的叶面积,使叶片保持着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的累积,进而提高了玉米的光能利用率。2M4S处理玉米中下部透光率最大,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最高,导致光能利用率和产量优势最高。
武晶陈梦汪直华杨继芝李燕丽吴雨珊杨文钰
关键词:带状间作玉米光能利用
套作模式下玉米播期和密度对后作大豆茎叶形态及产量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15年
在"麦/玉/豆"套作模式下研究了玉米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后作大豆茎叶形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适期早播,产量提高,收获提前,缩短了与大豆的共生期,保证了大豆生长期间适宜的株高、较大的茎粗和理想的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重,利于大豆产量的形成。玉米不同密度对大豆茎叶形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玉米收获前,后期影响效应无显著差异,但大豆在玉米高密度下的产量显著低于在玉米中、低密度下的产量;玉米产量则是以中密度下的产量最高。因此,考虑玉米和大豆的综合效益,本实验得出的最优组合为玉米3月21日播种,密度为5.25万株/hm2。
王竹杨继芝杨文钰
关键词:套作玉米大豆
一种利用玉米控制夏大豆旺长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玉米控制夏大豆旺长的方法,以带状间隔种植玉米和夏大豆,种植2行玉米间隔种植2~3行夏大豆,夏大豆与玉米的间距控制在40~60cm,夏大豆带内的行距为30~40cm,玉米带内的行距为40~50cm。玉米...
杨文钰龚万灼雍太文王小春王竹杨继芝
文献传递
精耕细作,培肥地力 抓好棉花生产的几点对策
2003年
塔里木灌区种植业一直受到灌区水资源的瓶颈制约,作物种植比较单一,水旱轮作面积逐年减 少,旱作物面积逐年扩大。如果在耕作时,用地与养地不协调,在用地过程中不能恢复土地生产力,或 者养地水平较低,作物产量潜力就难以发挥,也就很难确保农业生产的全面持续增产。
杨继芝姜学健
关键词:棉花精耕细作土壤培肥合理密植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03年
目前全世界所有的灌溉技术中,滴灌技术能够使作物产量和水利用率同时达到最佳.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地膜覆盖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改变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改善了田间土壤水分布,提高了田间灌水均匀度和灌溉效率,解决了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与垦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杨继芝弋小康姜学健
关键词:棉花膜下滴灌技术需水规律灌溉制度病虫害防治
绿色木霉L24菌株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人工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的方法,测定了3种浓度的绿色木霉L24菌株可湿性粉剂稀释液对玉米进行浸种和喷雾混合处理后,玉米植株中的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经木霉L24菌株制剂处理后,与直接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对照相比,玉米植株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绿色木霉L24菌株制剂3种浓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绿色木霉L24菌株制剂稀释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达94%。表明绿色木霉L24菌株可有效降低玉米丝黑穗病菌对玉米植株造成的胁迫作用,进而起到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
张敏杨春平仇波谢津陈华保龚国淑杨继芝
关键词:绿色木霉玉米丝黑穗病生理指标
一种可移动式青贮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青贮装置,属于畜牧业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和分别设置在机架上的上部开口的桶体、密封压紧机构、操作机构、及移动机构;有益效果:能方便快捷进行青贮,克服常规青贮设备适合于大规模青贮、一次性投资较高、设施比...
闫艳红张黎骅杨继芝杨文钰刘卫国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