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长明

作品数:117 被引量:1,107H指数:1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污染
  • 22篇重金
  • 21篇重金属
  • 21篇沉积物
  • 17篇土壤
  • 16篇人工湿地
  • 12篇污水
  • 11篇污泥
  • 11篇河道
  • 10篇水稻
  • 10篇微生物
  • 10篇河岸带
  • 9篇磷形态
  • 9篇河流
  • 8篇底泥
  • 8篇水处理
  • 8篇污水处理
  • 8篇根际
  • 8篇城市
  • 7篇生态系统

机构

  • 107篇同济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安徽工业大学
  • 5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合肥九一化工...
  • 2篇上海市城市建...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合肥市排水管...
  • 1篇丰县气象局
  • 1篇上海市城市建...
  • 1篇中铁四局集团...
  • 1篇上海市政工程...

作者

  • 117篇杨长明
  • 35篇李建华
  • 13篇王育来
  • 10篇杨林章
  • 8篇徐琛
  • 8篇沈烁
  • 7篇蔡雯娟
  • 7篇欧阳竹
  • 6篇马锐
  • 5篇赵建夫
  • 5篇张芬
  • 4篇颜廷梅
  • 4篇刘琳
  • 4篇杨殿海
  • 3篇张敏
  • 3篇赵桂瑜
  • 3篇陈海雁
  • 3篇王凤文
  • 3篇姜德刚
  • 3篇杨永兴

传媒

  • 6篇净水技术
  • 6篇同济大学学报...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中国给水排水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四川环境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湖泊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10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地学”课程建设的一些思考被引量:2
2011年
指出环境地学类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环境地学类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地学类课程体系的设置、优化等建议,对该类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杨长明陈玲贺文智
关键词:环境地学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创新
崇明岛典型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及农用潜在风险评价被引量:11
2009年
采集了崇明岛型环岛运河综合整治工程示范段(南横引河老滧港段)的底泥样品,对其中的Cd、As、Cr、Cu、Zn、Pb、Ni等重金属元素的浓度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所采集的表层底泥中Cd、As的含量均低于最低检测限。Cr、Cu、Pb、Ni的最高浓度都出现在南横引河与老滧港交汇处,但相对于全球背景值而言,其最高浓度都不超过背景值的两倍。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发现,Cr、Cu、Zn、Ni、Pb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即这几种重金属可能来自同一污染源。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发现,研究区域河道底泥重金属生态风险较小,其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污泥农用标准(GB18918—2003)以及国际上相关标准,所以示范河段疏浚底泥农用应该是安全的,但需要进行跟踪监测与评价。
马锐杨长明李建华
关键词: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污染河道底泥的基底改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染河道底泥的基底改良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改性生物炭60%~70%,沸石10%~20%,粘结剂20%~30%。制备方法包括S1:将改性生物炭、沸石和粘结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
杨长明陈霞智
文献传递
一种含有改性β环糊精的复合土壤淋洗剂及采用其淋洗修复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改性β环糊精的复合土壤淋洗剂采用其淋洗修复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复合土壤淋洗剂包括改性β环糊精、生物质炭、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改性β环糊精为对β环糊精巯基化、羧基化改性后得到的,生物质炭...
杨长明王汉宇
文献传递
富营养化水体低能耗泳动床-人工湿地组合处理方法
富营养化水体低能耗泳动床-人工湿地组合处理方法,首先将富营养化景观水体通过涵管导入到配水槽,通过提水系统提升到调节池,再依次通过重力作用进入高速泳动床和人工湿地系统,出水最后回到景观水体,或者作为自来水原水。与单一人工湿...
杨长明李建华马锐
文献传递
一种采用电动修复技术去除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去除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最近新兴的绿色技术——电动修复技术(ERT),通过自建的电动修复装置,将经预处理的污水厂污泥填装污泥床内,在床体沿程电压梯度1.2~...
杨长明李建华
文献传递
河岸带植物根际苄嘧磺隆降解与微生物学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对芦苇、茭白、菖蒲3种河岸带植物根际苄嘧磺隆降解过程及微生物生态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河岸带植物对苄嘧磺隆的根际降解的增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降解速率大小依次为:菖蒲>芦苇>茭白.培养结束时,菖蒲根际土壤苄嘧磺隆的残留量较芦苇和茭白分别降低了23.1%和32.2%.在苄嘧磺隆作用下,供试3种河岸带植物根际脱氢酶活性表现出先激活后抑制,再恢复的变化趋势,而对脲酶和磷酸酶的影响均表现出抑制效应.苄嘧磺隆施加明显降低了河岸带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特别是对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的影响更为明显.与芦苇和茭白相比,菖蒲根际土壤具有更高的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说明该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对苄嘧磺隆污染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从而大大增强了苄嘧磺隆生物降解效应.
杨长明蔡文娟陈海雁李建华
关键词:苄嘧磺隆微生物特征酶活性
构建基于生物强化截留清除面源污染的生态护坡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构建基于生物强化截留清除面源污染的生态护坡的方法,调查河流水文条件,确定单位长度河岸带面源污染负荷及其水力停留时间,分析沿河面源污染特征,筛选高效去除面源污染的高效菌或构建能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基因工程菌,然...
王育来李建华孙即梁杨长明靖中秋
文献传递
土壤柱组合基质复合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柱组合基质复合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采用复合潜流的人工湿地模式,由人工湿地池体、土壤柱组合基质系统、湿地植物系统与配水系统组成。土壤柱组合基质系统是整个人工湿地系统的核心,包括前过滤单元、组合基质脱氮单元...
薛龙李建华杨长明蔡雯娟
一种城市重污染水体泥-水界面氧化还原电位调控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重污染河道泥-水界面氧化还原电位调控方法。该方法采用纳米微孔曝气管构成的曝气盘置于沉积物表面,并通过罗茨变频鼓风机进行曝气,使沉积物表面长期处在较高的溶解氧水平下,从而提高泥-...
杨长明徐琛刘琳张芬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