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仁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冠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彝族人群
  • 1篇易感基因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直接PCI
  • 1篇治疗儿童
  • 1篇溶栓
  • 1篇溶栓治疗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9P2...
  • 1篇住院
  • 1篇西地那非
  • 1篇先天

机构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云南省个旧市...

作者

  • 5篇林仁华
  • 3篇李显刚
  • 2篇张敏
  • 2篇刘斌
  • 2篇杨洁
  • 2篇张亮
  • 1篇颜涛
  • 1篇肖玉芬
  • 1篇杨洁
  • 1篇杨志敏
  • 1篇何跃
  • 1篇周芳
  • 1篇张荣华
  • 1篇周芳
  • 1篇杨志敏
  • 1篇符炜

传媒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影响冠心病患者二次住院的主要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用冠脉造影检查评估重复住院冠心病患者二次住院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诊疗决策、减少重复住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主因心血管病初次住院并行冠脉造影/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16例(初次住院组),按照性别1∶1匹配,连续收集同期因心血管病二次重返住院且行冠脉造影检查/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16例(二次住院组),每组男性235例,女性81例,男女比2.9∶1。2组平均年龄为(59.45±10.09)岁、(60.47±10.16)岁,二次住院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4.30±11.67)月,其中首次确诊冠心病且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者265例,占83.9%。结果 2次住院,2组患者LDL-C、TG、糖尿病史,抽烟史、饮酒史、首次发病临床诊断、各支血管(RCA、LAD、LCX)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积分)、各支血管放置支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次住院组患糖尿病的比例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控制不达标,达标率低(13.6%、31.0%)为影响冠心病患者二次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85,95%CI 1.506~2.617);RCA、LM/LAD、LCX放置支架是冠心病患者二次住院的保护因素[(OR=0.304,95%CI 0.144~0.642)、(OR=0.184,95%CI 0.099~0.343)、(OR=0.228,95%CI 0.123~0.424),P <0.05];相对于首次发病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者,积极的血运重建治疗为二次住院再次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再住院的保护性因素[(OR=0.071,95%CI 0.031~0.163)、(OR=0.294,95%CI 0.117~0.743)、(OR=0.323,95%CI 0.117~0.888),P <0.05];而年龄、TC、HDL-C、Cre、BUN、UA、FPG水平、高血压及各支冠脉血管病变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严格控制LDL-C水平达标,有效防控糖尿病的进展,积极地对首次住院时严重病变的冠脉血管行有效的血运重建可减少二次住�
刘斌李显刚张敏周芳林仁华杨洁张亮王显昆潘娅楠
关键词:冠心病GENSINI积分影响因素
冠状动脉机桥与冠状动脉硬化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2015年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机桥与冠状动脉硬化狭窄的相关性,并分析原因。方法统计我院近5年来,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脉肌桥的281例病人合并同一支及其他冠状动脉硬化狭窄的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状动脉机桥与同一支冠脉硬化狭窄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而与冠脉不发生有意义的硬化狭窄呈高度线性相关。结论冠脉机桥的病人更少发生冠状动脉硬化狭窄。
肖玉芬张荣华符炜李显刚林仁华杨志敏王显昆
西地那非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究西地那非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21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西地那非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患儿在治疗后平均肺动脉压为(26.4±7.6)mm Hg(1 mm Hg=0.133 k Pa),动脉血氧分压为(106.4±12.1)mm Hg,氧合指数为(235.3±35.3)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体动脉压为(104.4±7.0)mm 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40.2±3.2)mm 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例患儿伴有呕吐、轻微恶心症状,在服药控制后症状自行消失。结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经西地那非治疗,可显著改善肺动脉高压,且安全性较好。
林仁华
关键词:西地那非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
边疆少数民族彝族人群rs133304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的联系
2023年
目的探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世居彝族人群染色体9p21上rs1333049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冠心病的联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各县市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的120例年龄>18岁,3代以内均居住在边疆本地的世居彝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6.83+10.29)岁,根据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相关辅助检查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收集个人资料及相关辅助检查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rs1333049 SNP并分析基因型。结果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人群平均年龄分别为(58.62±9.05)岁、(55.05±11.19)岁;男性占比分别为58.3%、50.0%;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空腹血糖(FB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45岁、>45~65岁、>65岁)人群rs1333049基因型(CC、CG、GG)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rs1333049的CG基因型频率(58.3%)高于对照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后,年龄(OR=1.054,95%CI:1.009~1.101)、FBG(OR=1.741,95%CI:1.156~2.623)、rs1333049的CG基因型(OR=4.160,95%CI:1.399~12.370)为彝族冠心病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61.5岁,FBG>6.06 mmol/L预测彝族人群患冠心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5、0.644,其灵敏度分别为45.0%、41.7%,特异度分别为87.3%、89.9%。结论rs1333049 CG基因型为彝族冠心病的易感基因型,结合年龄、入院FBG水平及rs1333049基因检测可评估彝族人群患冠心病的风险。
刘斌张敏李显刚林仁华杨洁张亮何跃王显昆潘娅楠
关键词:染色体9P21边疆地区冠心病易感基因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与介入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174例,分为溶栓组68例和PCI组106例,对比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血管(IRA)再通率、病死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PCI组IRA再通率明显高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病死率明显低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直接PCI治疗优于溶栓治疗。
颜涛杨志敏林仁华杨洁周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溶栓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