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学英

作品数:76 被引量:541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委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4篇超声
  • 28篇超声检查
  • 23篇彩色多普勒
  • 20篇肝癌
  • 20篇彩色多普勒超...
  • 19篇多普勒超声
  • 19篇肿瘤
  • 14篇介入
  • 12篇造影
  • 12篇无水乙醇
  • 12篇细胞
  • 11篇超声造影
  • 10篇静脉
  • 9篇多普勒
  • 9篇无水乙醇量化...
  • 9篇门静脉
  • 9篇超声引导
  • 8篇多普勒超声检...
  • 8篇原发性
  • 8篇注射

机构

  • 66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67篇林学英
  • 56篇林礼务
  • 52篇薛恩生
  • 51篇何以敉
  • 37篇高上达
  • 26篇林晓东
  • 24篇叶琴
  • 23篇俞丽云
  • 16篇吴丽足
  • 12篇梁荣喜
  • 12篇王艳
  • 4篇黄旋
  • 3篇杨嘉嘉
  • 3篇陈志奎
  • 3篇杨龙
  • 2篇王晓艳
  • 2篇周平安
  • 2篇郭晶晶
  • 1篇叶成斌
  • 1篇叶真

传媒

  • 19篇中华超声影像...
  • 19篇中华医学超声...
  • 9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中国肿瘤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11篇2006
  • 12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肝细胞癌超声造影峰值时间与肿瘤动脉密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超声造影峰值时间与肝癌动脉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8例应用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声像图,确定肝癌结节的造影增强峰值时间,然后对该肿瘤结节术后病理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计算肿瘤内动脉血管密度(根/高倍视野),对两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例患者共观察18个肿瘤结节,造影剂平均峰值时间为(18.9±2.8)s,肿瘤血管密度平均为(0.17±0.06)根/高倍视野,本组资料显示原发性肝癌造影峰值时间与肝癌瘤内动脉血管密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r=-0.72,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原发性肝细胞癌超声造影的峰值时间与瘤内动脉密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提示通过造影峰值时间可估计肿瘤结节内的血供状况,由此可了解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周平安林礼务薛恩生何以敉高上达林晓东林学英
关键词:肝细胞癌超声造影
瘤内注射复方中药“99-克星”的活性组分抗肝癌作用及机制
2006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瘤内注射复方中药“99-克星”的活性组分AG-05体内外抗肝癌作用及机制。方法观察AG-05瘤内注射对小鼠肝癌H22肿瘤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应用磺酰罗丹明(SRB)法检测AG-05对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AG-05具有较强的抑制小鼠肝癌H22生长的作用,2mg/kg、1mg/kg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达62.8%、37.4%;AG-05对HepG2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AG-05作用48h后癌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学变化,大部分细胞肿胀坏死,部分细胞出现染色质边集、凋亡小体形成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癌细胞凋亡率实验组20μg/ml、10μg/ml两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分别为(20.1±4.3)%和(13.5±2.1)%。结论复方中药“99-克星”活性组分AG-05具有明显的抗肝癌作用,其作用机理与直接破坏肿瘤细胞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陈志奎林礼务王艳林晓东林学英何以敉高上达俞丽云
关键词:肝肿瘤病灶内注射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卵巢囊性血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卵巢囊性血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DFI分别对21例卵巢囊性血肿患者和72例卵巢其他囊性肿物患者进行检查,观察病变的边界、囊壁及内部分隔带的厚度、内部回声,并运用CDFI检查肿物边缘及内部的血流强度,以病变周边检出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作为诊断卵巢囊性血肿标准,应用频谱多普勒测量病变边缘和内部血流的RI和PI值。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CDFI显示21例囊性血肿边界均清晰、内部分隔带纤细且杂乱,其中15例囊壁周边见丰富的环状或半环状彩色血流信号,CDFI诊断符合率为90.5%(19/21),CDFI检查卵巢囊性血肿的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100%。72例卵巢其他囊性肿物中,良性肿物61例,恶性肿物11例。11例恶性卵巢囊性肿物边缘及内部见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其边缘血流与卵巢囊性血肿边缘血流比较,RI值及P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对卵巢囊性血肿的诊断率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叶琴林礼务何以敉林学英薛恩生俞丽云王晓艳
关键词:血肿卵巢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原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与生物学特性关系探讨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超声造影的不同表现与其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26例,肝内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8例,采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与Aloka 5500超声仪行实时双幅灰阶超声造影,所有病例均活检抽吸组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与流式细胞计(FCM)DNA分析。将超声造影表现分为典型组(即造影剂始增时间≤20 s,始退时间≤50 s的“快进快退”组),与非典型组(即始退时间>50 s的“快进慢退”组),并与DN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6例HCC超声造影后呈典型与非典型表现的分别为18例与8例,8例FNH造影均呈非典型表现。DNA分析结果显示:HCC造影典型组的DNA表现为高增值的S期与G2/M期比率分别为(37.6±7.3)%与(14.0±2.1)%,均显著高于非典型组的(23.4±6.7)%与(8.4±1.7)%(均P<0.05)。后者又分别高于FNH组的(2.3±0.5)%与(1.6±0.4)%(均P<0.01)。同时18例典型组中33.3%(6/18)出现异倍体峰,不典型组与FNH组均未出现异倍体峰。HCC典型组中1例直径5.2cm的团块内仅见直径0.9 cm的结节呈典型的“快进快退”表现,其余部分呈造影剂充盈缺失现象,两部分病理组织学检查均为HCC,但结节部分出现异倍体峰,其余部分仅表现二倍体为主的改变。结论HCC超声造影表现典型者其DNA含量呈高增值状态,不典型者与FNH其DNA呈低增值或非增值的稳定状态,提示HCC的超声造影表现除反映血流动力学变化外,还与其生物学特性有密切关系。
林礼务林学英薛恩生何以敉高上达俞丽云林晓东
关键词:造影剂肝癌细胞血液动力学现象
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小肿瘤的价值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小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4例乳腺良性小肿瘤及恶性小肿瘤患者分别行常规及高频超声检查,并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两者不同的声像改变。结果乳腺良性小肿瘤较恶性小肿瘤在肿块形态、边界、包膜声像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恶性小肿瘤的微小钙化点检出率46.9%(30/64)与穿支血管检出率 78.13%(50/64)较良性小肿瘤的微小钙化点检出率3.3%(2/60)与穿支血管检出率高1.67% (1/60),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常规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乳癌的早期检出具有重要价值。
王艳高上达叶琴薛恩生何以敉林学英俞丽云林礼务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小肿瘤高频超声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肿瘤早期诊断高频超声检查检出率
乳腺纤维囊性变的超声表现特征探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囊性变(fibrocystic breast change , FBC)的超声表现特征,提高FBC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就诊,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的55例FBC患者(60个病灶)与3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 IDC)患者(42个病灶)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FBC组与IDC组病灶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者分别为86 .7%与88 .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但 FBC组肿块边缘呈"蟹足"或"毛刺"的显示率较低( P <0 .05 ). FBC组后方回声增强与囊性变的出现率分别为 81 .7%与71 .7%,均明显高于IDC组的38 .1%与16 .7%,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01).此外, FBC组还表现为极少出现高回声晕及乏血供等特征(均 P <0 .001).结论乳腺纤维囊性变超声常表现为不规则,甚至出现"蟹足"、"毛刺"等,易误诊为恶性肿块,但病灶后方回声多呈增强、内部可见小囊腔、乏血供和极少见高回声晕等可能是其特征性表现,可与恶性肿块鉴别,值得深入探讨.
魏栋林学英何以敉薛恩生林礼务
关键词:超声检查乳腺癌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乙醇量化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乙醇量化(PQEI)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诊断或病理证实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94例,均接受超声引导下PQEI治疗。所有病例随访12~60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与体征,并结合相关检查结果,统计1~5年生存率。结果 94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经PQEI治疗后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94.05%,83.08%,72.00%,56.25%和46.42%,中位生存期为46.1个月,直径≤3cm肝癌患者1、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直径>3cm的肝癌患者(P均<0.01),治疗后肿瘤平均直径从3.6cm降为2.7cm。结论超声引导下PQEI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魏洪芬林礼务薛恩生林学英俞丽云
关键词:肝肿瘤无水乙醇量化治疗
超声介入无水乙醇量化治疗合并肝硬化的复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 评价超声介入注射无水乙醇量化(PQEI)治疗合并肝硬化复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相关技术。方法 临床病理证实的合并肝硬化复发性肝癌298例。行超声介入无水乙醇量化注射治疗,注射量按回归方程Y=2.885X(当肿瘤直径≤5cm时),Y=1.805X(当肿瘤直径〉5cm时)计算(X为肿瘤最大直径,单位为cm;Y为注射乙醇量,单位为m1),每周注射2~3次,≤5cm的肿瘤结节4~10次为一疗程,〉5cm肿瘤结节以10~20次为一疗程。病例随访12~60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与体征,并结合相关检查结果。统计1、2、3、4、5年生存率。结果 超声引导无水乙醇量化注射治疗后肿瘤平均直径从3.4cm降为2.8cm。治疗后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78.8%、66.3%、56.5%和46.7%,中位数生存期为44.2个月。298例HCC先后进行2871次PQEI,除短期内出现疼痛、低烧、轻度黄疸等,均无大出血和严重心、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发生,其中4例因合并严重的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而死。结论 超声介入无水乙醇量化治疗合并肝硬化复发性肝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林礼务林学英薛恩生何以敉高上达林晓东吴丽足
关键词:肝细胞超声介入无水乙醇
超声诊断先天性胆管囊肿及其癌变的价值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先天性胆管囊肿及其癌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先天性胆管囊肿 2 2例 ,男 10例 ,女 12例。超声检查观察囊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合并炎症、结石与癌变等情况 ,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超声检查诊断为先天性胆管囊肿 2 2例 ,其中肝外型胆管囊肿 5 4.5 % ( 12 / 2 2 )、混合型胆管囊肿 45 .5 % ( 10 / 2 2 )。其中单纯囊肿2 2 .7% ( 5 / 2 2 ) ,囊肿合并炎症 77.3 % ( 17/ 2 2 ) ,合并结石 5 4.5 % ( 12 / 2 2 ) ,癌变 2 2 .7% ( 5 / 2 2 )。与手术病理对照 ,结果除 1例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而手术证实为肝总管囊肿 ,其部位略有差异外 ,其余全部符合。结论 超声检查不仅是诊断先天性胆管囊肿的可靠方法 ,而且对明确囊肿有无合并炎症、结石 ,特别是癌变 ,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陈春梅林学英林礼务高上达吴丽足
关键词:超声诊断先天性胆管囊肿癌变
超声引导无水乙醇量化治疗746例肝癌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无水乙醇量化治疗肝癌的远期疗效及其术后随访的重要性。方法对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746例行超声引导无水乙醇量化治疗,2~3d注射1次,4~10次为1个疗程。对伴有门静脉分支内瘤栓的病例同时行栓子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对显示清楚扩张肝动脉者同时行门静脉栓子与肝动脉穿刺(双介入)注射无水乙醇治疗瘤栓。统计1~8年生存率,肝内原位与异位复发率及复发次数。结果746例患者的1、3、5及8年生存率分别为93.7%,73.8%,53.1%和47.6%;直径≤3cm肿瘤患者的1、3、5及8年生存率明显高于直径3~5cm肿瘤患者(P<0.01)。肝癌原位及异位复发率:746例患者1、2、3、5及8年原位复发率分别为2.5%,5.7%,6.4%,8.1%和8.9%,异位复发率分别为11.4%,32.6%,47.2%,65.8%和81.9%,总的复发人次为896次。直径≤3cm肿瘤患者的1、2、3、5及8年原位复发率及异位复发率显著低于直径3~5cm肿瘤患者(P<0.01)。87例于治疗后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仅8例(肿瘤直径均>3cm)于量化治疗后1个月至2年内复查结节内见小片区域轻微增强,再次行量化治疗1个月后复查未见增强,余79例病灶均未见增强。治疗后AFP转阴者(降至20ng/ml以下)占82.9%(422/509)。结论超声介入无水乙醇量化治疗肝癌远期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命。量化治疗后规范随访对提高肝癌的整体治疗效果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林学英林礼务何以敉高上达薛恩生林晓东
关键词:肝癌超声引导无水乙醇消融治疗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