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素 作品数:16 被引量:36 H指数:3 供职机构: 汕头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心率86次/min可能是鉴别高血压急症或高血压亚急症的简易临床指标 2021年 目的分析在急诊科首诊的高血压危象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参数,探讨心率在高血压急症与高血压亚急症的不同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我院急诊科首诊的高血压危象患者186例,根据是否存在急性靶器官损害将患者分为高血压急症组(n=82)及高血压亚急症组(n=104),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特点、服用药物种类及数量、服药依从性、血压参数与心率的差异;分析主要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急症患者的血压参数和心率的组间差异;分析高血压急症组及高血压亚急症组中存在差异的因素对高血压危象中高血压急症患者的预测价值及心率对高血压危象患者中高血压急症的诊断价值。结果186例急诊科首诊的窦性心律并高血压急象患者中,高血压急症占44.1%,高血压亚急症占55.9%。女性平均心率高于男性(93±16.7次/min vs 85±18.2次/min,P=0.002)。高血压急症组的平均心率高于亚急症组(98±20.5次/min vs 82±12.7次/min,P<0.001)。与亚急症组相比,高血压急症组中合并糖尿病比例高、服药依从性较差;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脉压差等血压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史与心率对高血压危象患者发生高血压急症存在预测价值,心率诊断高血压急症的最佳切点为86次/min,曲线下面积为0.813。结论高血压急症特别是合并急性心衰的患者的平均心率高于高血压亚急症的平均心率,以心率86次/min为阈值可能是鉴别高血压危象中高血压急症或亚急症的简易临床指标,特别适合急诊科诊治思维特点;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危象患者,更易发生高血压急症。 范景如 芮德伟 林振素 陈子清 卢森荣 郭舜奇关键词:高血压危象 心率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亚急症 持续干预措施对急诊科血培养标本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持续干预措施对急诊科血培养标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持续干预前急诊科血培养标本1 715份,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持续干预后急诊科血培养标本1 938份,评估持续干预前后血培养标本的送检率、污染率和阳性率。结果持续干预后,血培养标本送检率为99.12%,高于持续干预前的98.02%(P <0.05)。持续干预后,血培养标本污染率为0.88%,低于持续干预前的1.98%(P <0.05)。持续干预后,血培养标本阳性率为13.69%,与持续干预前的12.8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持续干预措施可提高急诊科血培养标本的送检率,降低污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振素 张静 朱红军关键词:急诊科 血培养标本 标本质量 一种新型医用防护头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用防护头罩,具有双层的防护头罩、主动过滤送风装置、背挂装置、通信装置,主动过滤送风装置和通信装置分别设于背挂装置,防护头罩包括外罩、内罩,外罩底部内侧壁与内罩底部外侧壁粘合设置,使外罩与内... 许燕杏 许伟涛 周玉华 郑少燕 吴苏武 余天峰 林振素 朱蔚仪 周敏急性氟乙酰胺中毒118例患者临床急救及护理 2006年 目的:通过对118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护理,总结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清除毒物、解毒剂治疗、控制抽搐、保持呼吸道通畅、安全防护等。结果:118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中117例抢救成功,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紧急救助、争取时间、及早彻底清除毒物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林振素 唐元久 陈楚鹏关键词:氟乙酰胺 中毒 急救 护理 人文关怀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的实践与作用。方法通过了解急诊就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的意义,坚持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改善接诊艺术,提高急救质量。结果实施人文关怀,全面满足了患者的需求,减少了医疗纠纷。结论对急诊患者实施人文关怀,不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而且能够改善护患关系,确保患者的安全。 陈越如 林振素 陈晓燕关键词:人文关怀 急诊 护理 COVID-19患者的早期心脏损害表现及识别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COVID-19合并早期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心脏损害早期识别的指标。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2月20日我院收治的12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等资料,心脏彩超主要收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总体纵向应变(GLS)。分析COVID-19早期心脏损害的发生情况,比较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新发改变、GLS作为COVID-19合并早期心脏损害表现的可能识别指标,并进一步分析COVID-19早期心脏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2例COVID-19患者包括2例重型、8例普通型和2例轻型,所有患者肌钙蛋白I、LVEF均无明显异常。但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新发改变及GLS的异常率均为33%,肌酸激酶同工酶与B型钠尿肽的异常率均为8%;COVID-19早期心脏损害可能指标GLS的绝对值与年龄、中性粒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存在负相关(r=-0.795,-0.816,-0.917,P<0.05),与血钾存在正相关性(r=0.73,P<0.01)。结论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新发改变及GLS在COVID-19患者中存在一定的异常比例,可能作为早期心脏损害识别指标。在肌钙蛋白I、LVEF未见异常的COVID-19,通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的是否存在窦速、新发异常改变、GLS的异常,有助于对COVID-19心脏损害的早期识别。 范景如 张永海 潘泽群 陈翠萍 芮德伟 王良玉 吴令杰 林振素 陈子清 郭舜奇关键词:心电图 88例群体性雪卡毒素中毒的临床急救与护理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总结88例雪卡毒素中毒的原因、临床应急抢救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因食用虎斑鱼等珊瑚类鱼引起的雪卡毒素中毒患者临床症状、抢救治疗过程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88例患者中毒病因明确,患者中毒后经2~10 h潜伏期,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消化道症状和心血管症状,2~3 d后伴有特征性、较持久的温度感觉倒错等神经系统症状,经催吐、洗胃、导泻、取样本、吸氧及解痉、止痛、补充血容量、纠正失水等处理,均康复出院.结论收治雪卡毒素中毒患者后,应及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方案,针对消化道症状和心血管症状对症治疗,并进行科学护理. 李爱军 陈素芝 林振素 林瑄关键词:心血管症状 消化道症状 临床急救 出院 群体性 COVID-19疫情下负压救护车的管理实践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COVID-19疫情期间,负压救护车的管理策略。方法通过对负压救护车出车人员的配置及培训、防护设备的配置、转运的流程、消毒、质控等5个方面做好管理。结果分析总结新冠疫情期间转运病人的负压救护车管理实践经验,提高了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的风险应对能力,确保COVID-19患者的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结论合理安排人力,强化培训,充足的防护物资准备,完善的医疗急救设备,严格执行规范的消毒隔离措施,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及流程指引并落实到位,是确保疫情期间院前急救工作高效、顺利、避免感染的关键。 林振素 张城钊 谢晓丽 孙树华关键词:管理实践 603例急性中毒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急性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毒物种类、中毒原因、中毒途径和转归等资料。结果:603例急性中毒患者中,男性326例,女性277例。在中毒病例年龄段中,大于14岁排首位(27.7%),其次为21-30岁排第二位(17.1%)。一氧化碳中毒是最常见的中毒种类(30.0%),其次是农药中毒,第3位是药物中毒。意外原因中毒是急性中毒患者最常见的中毒原因,在意外性中毒中,一氧化碳中毒是最常见中毒类型。在自杀性中毒中,最常见是农药中毒。最常见的中毒途径为口服中毒(57.5%)。急性中毒患者病例中,治愈173例(28.7%)、好转409例(67.8%)、放弃18例(3.0%)、死亡3例(0.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和农药中毒是急性中毒的主要种类,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毒物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 林振素 郑凯民 郑佳峰关键词:中毒 急性 流行病学 毒物 多发性损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2007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损伤急救护理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06年5月间196例多发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6例中117例经急诊抢救后转病房治疗,55例经抢救在急诊做好术前准备急诊手术,16例在急诊观察室留观,8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积极、合理的急救护理可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林振素 杨友漫 朱楚云 隋敏生关键词:多发性损伤 急救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