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燕

作品数:78 被引量:953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6篇成像
  • 34篇磁共振
  • 25篇磁共振成像
  • 20篇血管
  • 15篇动脉
  • 15篇影像
  • 14篇肿瘤
  • 14篇颈动脉
  • 12篇血流
  • 12篇MR
  • 11篇灌注
  • 10篇脑血
  • 9篇缺血
  • 9篇脑肿瘤
  • 8篇影像诊断
  • 8篇卒中
  • 8篇脑血管
  • 7篇动脉分叉
  • 7篇颈动脉分叉
  • 6篇弹性成像

机构

  • 50篇首都医科大学...
  • 2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1篇北京市神经外...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和田地区...
  • 1篇厦门市第一医...
  • 1篇通用电气公司
  • 1篇西门子迈迪特...

作者

  • 77篇林燕
  • 75篇高培毅
  • 24篇隋滨滨
  • 23篇薛静
  • 14篇荆利娜
  • 11篇马丽
  • 11篇沈宓
  • 9篇王效春
  • 8篇薛蕴菁
  • 7篇王辉
  • 6篇廖晓凌
  • 6篇刘光锐
  • 5篇陆荣庆
  • 5篇周剑
  • 5篇王晨
  • 5篇徐磊
  • 4篇孙胜军
  • 4篇戴建平
  • 3篇隰志农
  • 3篇秦海强

传媒

  • 28篇中华放射学杂...
  • 12篇中国卒中杂志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0篇2009
  • 10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血管性病变的磁共振时间飞跃法血流成像被引量:16
1994年
报告了30例颅内血管性病变的磁共振时间飞跃法(TOF)血流成像资料,包括动脉瘤8例、动静脉畸形13例和血管闭塞9例。其中21例作了与DSA的对照。结果发现,TOF血流成像方法无创伤、危险小、检查时间短,对颅底动脉环和动脉瘤显示较好,可显示动静脉畸形(AVM)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大血管的闭塞诊断准确。缺点是图像欠清晰、伪迹较多。三维成像分辨力高、图像对比好,但对慢血流不敏感。笔者认为MRTOF血流成像具有明显的临床实用价值。
高培毅林燕戴建平陆荣庆
关键词: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血栓栓塞
成人髓母细胞瘤的CT、MR影像诊断被引量:20
2000年
目的 研究成人髓母细胞瘤的CT、MR影像表现 ,并与儿童髓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进行对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髓母细胞瘤 4 1例。并与 13 5例 18岁以下儿童髓母细胞瘤进行了对照。结果 4 1例中 ,15例 (3 6 6% )发生在小脑半球 ,位于四脑室者 19例 (46 3 % ) ,位于小脑蚓部 7例 (17 1% )。 1例肿瘤最大径大于 5cm ,3 1例肿瘤大小为 3~ 5cm之间 ,9例肿瘤小于 3cm。 17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 ,2 4例为不规则半圆形。18例边缘略显模糊 ,2 3例边缘相对清楚。 2 9例肿瘤内或肿瘤边缘可见囊变、坏死灶。 1例在肿瘤内可见散在斑点样高密度钙化灶。 2 9例可见因肿瘤压迫四脑室而引起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脑积水。静脉注入对比剂后 ,3例未见肿瘤增强 ,3 1例肿瘤表现为非均匀性圆形或类圆形增强 ,7例为均匀性圆形或类圆形增强。结论 成人髓母细胞瘤并非少见 ,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 ,仔细分析发生部位以及影像征象 ,多数情况下可在术前作出影像学诊断。
林燕高培毅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脑肿瘤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护理被引量:3
2008年
朱文一林燕尚铁斌
关键词:磁共振增强扫描心理护理MR增强扫描心理反应对比剂应激源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显示颈动脉分叉血流模式的研究
2007年
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结合 MR 血管成像(MRA)显示并分析在体颈动脉分又的血流模式。方法选取7例受检者,采用 Siemens Trio 型3.0 T MR 仪,行颈动脉 MR 增强血管成像(CEMRA)检查,扫描所得原始图像经计算机后处理,并采用 CFD 方法计算并显示该段血管的血流模式。结果 7例受检者该血管段的血流模式随心动周期的不同期相呈现周期性变化,在颈动脉分又及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近端外侧部均可见血液涡流与回流,其出现与否及形态随心动周期的不同期相而变化,随着血液流向颈内和颈外动脉远端,该涡流与回流逐渐消失。结论应用 CFD方法结合 MRA 能显示颈动脉分又血液的血流模式随心动周期的变化情况。
薛蕴菁高培毅林燕
关键词:颈动脉血液动力学磁共振成像
颅内肿瘤的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成像被引量:8
1994年
颅内肿瘤的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成像高培毅,林燕,戴建平,陆荣庆为了探讨快速自旋回波(FSD)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颅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分析了114例颅内肿瘤FSEMRI的资料,并就其成像原理、参数选择以及优、缺点作一初步讨论。材料和方法笔者搜集了114...
高培毅林燕戴建平陆荣庆
关键词:脑肿瘤NMR
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及并发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是一项理想的、非侵入性的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查方式,可以从斑块负荷、斑块成分、血流动力学等方面更好地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且因其对斑块转归检测的有效性及敏感性,成为临床新药物疗效的评价方式。
王忠艳高培毅隋滨滨林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弹性成像的初步实验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弹性成像(M RE)技术。方法:研制外部激发装置,设计成像脉冲序列,制作模拟人体软组织的体模。激发装置由序列控制,于体模表面产生低频率剪切波。脉冲序列采用梯度回波序列,在x、y或z轴上施加运动敏感梯度(M SG)。剪切波导致的介质内的周期性移位可使接收信号产生周期性相位位移,从测得的相位位移就能计算出每个体素的移位值,直接显示介质内剪切波的传播。通过调整相位偏置,获得一个完整周期内剪切波的动态传播图像。相位图经局部频率估算法(LFE)处理后计算出量化的弹性模量图。实验采用浓度为1.0%和1.5%不同弹性的琼脂凝胶体模,激发频率分别采用150H z、200H z、250H z和300H z。结果:M R E的相位图显示了剪切波在体模内的传播,剪切波的波长随激发频率和体模弹性变化。波长与激发频率呈反比,与体模弹性呈正比。剪切波的波长在不同激发频率和不同浓度体模之间呈严格的比例关系。计算出的弹性模量图清楚显示了两种浓度介质的弹性对比。结论:M RE的相位图可显示剪切波在介质内的传播,弹性图可量化和显示介质的弹性模量。
徐磊高培毅林燕隰志农孙玮申皓
关键词:磁共振弹性成像剪切波剪切模量
TIA患者脑动态CT峰值时间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4
2002年
目的:探讨脑动态CT峰值时间(TTP)灌注成像对短暂性脑局部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7例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进行脑动态CT扫描TTP灌注成像检查。感兴趣区层厚10mm,扫描矩阵512×512,曝光电压和功率与常规扫描相同。动态CT检查为在启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的同时对感兴趣层面进行连续快速扫描。曝光时间为1s,连续扫描40s,共40层。碘对比剂为300mg碘海醇,流量为8ml/s,总量为40ml。CT检查结束后,用自编软件进行动态增强CT数据处理。用手工画线方式将脑实质与颅骨、皮下组织、脑室和图像背景分割,最后仅留下脑实质的彩色TTP灌注图像。结果:17例常规CT检查(包括增强检查)和12例常规MR检查均未发现脑内有与TIA发作临床表现相符合的新鲜病灶。脑动态CT扫描TTP灌注成像显示脑内有与TIA发作临床表现相符合的病灶14例(82.35%)。其余3例脑TTP灌注成像未见异常。结论:虽然动态CT峰值时间脑灌注成像只能进行单一层面的检查,但其方法简单、易行,可显示常规CT和MR无法发现的早期脑缺血区的血流异常,对TIA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该方法优于CBF和CBV灌注成像。
高培毅林燕
关键词:CT局部血流
应用磁共振4D flow成像对正常颅内前循环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定量评估的可重复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4D flow成像对正常颅内前循环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定量评估的可重复性。方法收集正常志愿者4例,对每名志愿者的颅内Willis环区域分别进行两次4D flow成像,应用4D flow图像后处理软件测量计算正常志愿者双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入颅段、虹吸段、末端、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起始部及近段、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起始部(每例取双侧共12个位置)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两次扫描的平均血管面积、平均及最大血流速度、平均及最大瞬时血流量。生成血流矢量图、流线图及粒子追踪图显示颅内前循环大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 4名正常志愿者两次颅内Willis环血流参数比较显示,ICA虹吸段左侧最大血流速度及右侧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两次扫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A入颅段、MCA及ACA起始部双侧及MCA近段右侧最大血流速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A近段双侧平均血管面积、ACA起始部左侧平均血管面积及平均血流速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一名志愿者的心率两次之间有较大变化,两次的最大血流速度之间存在明显区别。另外,在针对不同部位的分析中发现,颈动脉虹吸段位置两次测量的最大血流速度之间存在较明显区别。结论应用磁共振4D flow成像对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的评估的可重复性较好,对于不同心率状态下以及血流状态复杂部位的血流动力学评估,4D flow成像测量的可重复性可能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隋滨滨高培毅林燕赵海清宋立刚
关键词: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可重复性
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颅内大血管闭塞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对照不同大血管病变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临床结局,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对大血管病变分型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选择发病6h内、急诊MRI显示存在缺血半暗带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例,根据MRA是否存在颅内大血管闭塞分为无闭塞错配未溶栓组(无闭塞组,20例)和有闭塞错配未溶栓组(闭塞组,27例),常规治疗90天后,随访两组改良的Ranking量表(mRS)评分结果。结果闭塞组与无闭塞组接受常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疗90天后随访,无闭塞组疗效显著优于闭塞组(P<0.05),mRS0~1分的比例分别为75.0%和33.3%。结论MRA有助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确立,无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应用常规治疗。
薛静高培毅林燕廖晓凌王伊龙
关键词:颅内栓塞预后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