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祥吉

作品数:22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安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0篇精神分裂症
  • 10篇分裂症
  • 8篇精神障碍患者
  • 7篇精神分裂症患...
  • 6篇违法
  • 3篇凶杀
  • 3篇凶杀行为
  • 3篇违法行为
  • 3篇利培酮
  • 3篇疗效
  • 2篇心理
  • 2篇肇事肇祸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心理
  • 2篇社会心理因素
  • 2篇随访
  • 2篇利培酮治疗
  • 2篇回顾性调查
  • 2篇会心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21篇北京市安康医...
  • 3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广州市惠爱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林祥吉
  • 5篇潘烨
  • 4篇王红星
  • 4篇李新英
  • 3篇唐宏宇
  • 2篇纪青松
  • 2篇蔡成华
  • 2篇杨会
  • 2篇王桂丽
  • 1篇马辛
  • 1篇甄文凤
  • 1篇张四美
  • 1篇吕颖
  • 1篇付培鑫
  • 1篇李振江
  • 1篇韩宝东
  • 1篇赵金
  • 1篇孙志伟

传媒

  • 3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临床心身疾病...
  • 2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5年全...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15违法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后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违法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后在社区的情况,探讨其再次实施违法行为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全国7家安康医院,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强制医疗后出院的精神障碍患者用自拟问卷《安康医院违法精神障碍患者随访问卷》...
林祥吉
关键词:精神障碍患者
文献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的发生受多种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本文从人口学特征、既往史、人格特征、精神症状、物质滥用等方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的发生原因作一综述。
林祥吉王红星昂正荣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凶杀行为社会心理因素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10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 10 0例符合CCMD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BPRS≥ 18分、服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mo后无效者的住院患者 ,给予利培酮治疗 ,在治疗前及治疗第 1、2、4、8、12w末分别采用BPRS、CGI、TESS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为 6 5 % ,显效率 11% ,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治疗 2w起效。不良反应 :激越 7例 (7% ) ,失眠 8例 (8% ) ,震颤 5例 (5 % ) ,静坐不能 4例 (4 % ) ,其他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利培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林祥吉卢可宝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疗效
强制医疗执行的实践与探讨
医院一直承担强制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收治工作,但由于法律缺陷,饱受诟病.刑法第十八条虽然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患者"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由于刑法这一规定比较原则,刑事诉讼法也没有规定具体...
史天涛林祥吉
关键词:司法解释
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
@@凶杀行为是指主动通过暴力等手段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凶杀行为是对社会治安危害最大的犯罪类型之一,其对当事人造成的损害无法恢复,对社会安全、公众信心的负面影响非常巨大。
林祥吉王红星昂正荣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社会心理因素
精神障碍患者重复违法情况回顾性调查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调查精神障碍患者重复违法的情况,探讨精神障碍患者重复违法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应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医院2005~2006年的201份精神障碍鉴定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第1次违法者为对照组,研究组为2次及以上违法者(简称为重复违法者)。结果:24.9%的精神障碍患者出现重复违法行为,其中,20.0%诊断为人格障碍(χ2=0.60,P<0.05)。重复违法相关因素方面,研究组28.0%无人监护,高于对照组的10.6%(χ2=8.96,P<0.01)。研究组有10.0%无钱看病,高于对照组的1.90%(χ2=4.39,P<0.05)。对照组用药的人数多于研究组,而从未用药的人数少于研究组(Z=3.49,P<0.01)。结论:精神障碍患者重复违法比例高,可能与缺乏监管、经济原因而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等因素有关。建议政府出台相应的措施,加强监管,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预防精神障碍患者再次违法。
林祥吉唐宏宇
110名社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监护情况与病情关系的调查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调查评估北京市社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监护人的监护能力与病人病情的关系。方法在北京市四区县多个社区随机抽取被公安机关关注的110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用自编"社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监护人的监护能力评估表"对监护人及病人进行评定。结果监护人与被监护人同吃同住,监护人有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时,监护人才能更有效地履行监护责任,从而减少病人病情波动。结论重视对社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监护人的培训和支持非常必要,提高监护能力,从而能够减少精神病人再次肇事肇祸的几率,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杨禹龙林祥吉
关键词:病情
男性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背景少数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容易演变为肇事肇祸行为,以男性患者为主,目前缺乏对该类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目的探讨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相关因素,为预防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在北京市安康医院司法鉴定中心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男性精神障碍患者96例纳入研究组,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同期住院的男性精神障碍患者65例纳入对照组。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疾病史概况,包括首次发病年龄、治疗情况、颅脑疾病史、乙醇饮用史、吸烟史、自杀史、既往住院次数;个人成长史概况,包括是否童年家庭环境不良、是否曾遭父母虐待、是否曾被父母遗弃、父母健康状况、父母婚姻状况、父母有无因精神疾病住院、父母有无犯罪记录、父母有无乙醇或物质滥用、居住方式、家庭是否和睦、家庭月收入;家族史概况,包括有无家族犯罪史、有无家族精神疾病史。采用心理变态测评量表修订版(PCL-R)评价患者的人格特点;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价患者的攻击行为。问卷在患者进行鉴定或入院当天由两名经过量表一致性培训的调查员询问患者及家属后填写。结果司法鉴定结果显示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多为精神分裂症(82例,占85.4%);研究组与对照组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治疗情况、既往住院次数,家庭月收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CL-R的反社会因子得分高,BPRS的思维障碍、敌对性因子得分和总分高,MOAS的财产攻击、体力攻击条目加权分和加权总分�
甄文凤马辛林祥吉王红星
精神分裂症患者重复违法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重复违法的情况,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重复违法的原因。方法采用非配比成组对照研究方法,以重复违法者为研究组,第一次违法者为对照组。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医院2005-007年的167份精神障碍鉴定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在调查的鉴定案例中,29.9%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重复违法行为。重复违法相关因素方面,研究组28.0%无人监护,高于对照组的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3,P〈0.05)。用药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64,P〈0.01)。无人监护是首次违法后出现重复违法情况的危险因素(OR=2.64),持续用药是重复违法的保护因素(OR=O.28)。结论司法鉴定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重复违法比例较高,无人监护是首次违法后出现重复违法情况的危险因素,持续用药和间断用药是重复违法的保护因素。
林祥吉史天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回顾性调查
2001~2010年精神障碍患者违法行为变化趋势
2014年
目的:了解10年间精神障碍患者违法行为的变化趋势。方法:随机选取全国12家安康医院,采用自制违法行为精神障碍患者调查表,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入院的3205例违法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结构以及案件性质进行调查,并分析比较10年间的变化趋势。结果:10年期间,精神障碍患者违法行为发生的年龄(F =0.68,P =0.73)、性别(Pearson χ2=15.9,P =0.07)、婚姻状况(Pearson χ2=20.67,P =0.30)、疾病诊断结构(P ﹥0.05)、案件性质(P ﹥0.05)在各年份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违法精神障碍患者以男性、青壮年、初中以下文化、农民或无业人员以及精神分裂症(74.7%)为违法主体。结论:2001~2010年精神障碍患者违法行为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林祥吉史天涛蔡成华潘烨杨会李新英韩宝东赵金
关键词:违法行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