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雁捷

作品数:11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3篇结肠
  • 3篇X线
  • 2篇孕妇
  • 2篇早产
  • 2篇造影
  • 2篇造影表现
  • 2篇上消化道
  • 2篇上消化道造影
  • 2篇相关疾病
  • 2篇相关疾病分析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造影
  • 2篇小儿
  • 2篇结肠造影
  • 2篇化道
  • 2篇宫颈
  • 2篇高危
  • 2篇高危孕妇
  • 2篇X线检查

机构

  • 10篇东莞市妇幼保...
  • 5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10篇林雁捷
  • 6篇洪晓纯
  • 5篇王忠
  • 4篇郑晓林
  • 4篇龚苗苗
  • 4篇王强
  • 1篇罗海波
  • 1篇伍岗泉
  • 1篇陈洁鑫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MSCT及MRI表现及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MSCT及MRI表现特征,旨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观察和分析病变的部位、累及的间隙、形态、结构、密度/信号及增强等表现。结果病变分别位于颈上、中、下部和颈浅间隙、颈动脉鞘间隙、颈深间隙,其中大部分位于颈中部(共20例)和颈动脉鞘间隙(共21例)。CT及MRI表现为多囊型28例,病变范围较大,形态不规则,内有分隔,沿颈部间隙蔓延;其中16例囊壁和分隔较薄,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囊内容物于CT呈水样密度,于MRI呈长TI、长T2信号。单囊型4例,病变较小,为圆形或类圆形,其中2例壁薄,增强壁轻度强化,囊内容物密度和信号与多囊病变相似。合并感染4例,其中多囊型3例、单囊型1例,囊壁及分隔增厚,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囊内容物密度/信号与肌肉密度相仿,增强囊壁及间隔中度强化。合并出血10例,其中多囊型9例、单囊型1例,CT显示囊内容物密度明显增高,于MRI呈T1及T2混杂信号,可见液液分层。结论 CT及MRI能显示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特征性表现,故对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价值。
林雁捷郑晓林王忠王强洪晓纯龚苗苗
关键词:淋巴管瘤MR
MRI评估早产高危孕妇宫颈改变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MRI检测早产高危孕妇宫颈变化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例早产高危孕妇(观察组)和20例非早产孕妇(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宫颈基质及腺下区T2WI及DWI信号、宫颈长度、内口宽度及ADC值。结果观察组宫颈长度明显缩短,平均(25.16±15.68)mm;宫颈内口宽度扩大呈喇叭口状,平均(20.46±1.82)mm;宫颈腺下区矢状位T2WI及DWI信号增高,宫颈腺下区平均ADC值为(1.87±0.52)×10-3 mm 2/s;基质平均ADC值为(1.50±0.43)×10-3 mm 2/s,与对照组[(1.37±0.06)×10-3 mm 2/s及(1.27±0.08)×10-3 mm 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RI可显示早产高危孕妇宫颈变化,对早期预测和临床干预早产具有重要价值。
林雁捷王忠王强郑晓林杨益刚洪晓纯龚苗苗
关键词:早产孕妇子宫颈
小儿梅克尔憩室CT表现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小儿梅克尔憩室(MD)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12人次)MD(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未经手术病理证实但临床资料及CT表现典型)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所有患者客观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两两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T检查阳性11例,阳性率91.6%,术前CT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6例,诊断符合率75%。病变位于右下腹9例,呈类肠管结构7例,与回肠相通9例,肠壁厚度大于3 mm 10例,肠壁明显强化7例,发现来自肠系膜动脉异常供血血管10例,MD肠管断面直径大于相邻回肠,但无统计学差异(P=0.126)。其管壁厚度及强化程度均高于相邻回肠,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患者同时行超声检查,CT所发现征象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超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MD CT特征表现为病变段肠管管壁增厚,强化明显,肠管直接由增粗的肠系膜上动脉终末支供血,大部分可见与回肠相通。因此CT检查对该病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洪晓纯郑晓林林雁捷王忠王强伍岗泉
关键词:小儿梅克尔憩室CT表现手术病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X线表现及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X线的征象分析,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加深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2月~2011年12月有完整资料经X线诊断的35例NEC患儿,对其X线征象做出总结分析。结果 35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早期X线征象35例均有肠道动力性改变;肠壁积气21例;肝门静脉积气影5例;肠穿孔气腹7例。结论新生儿NEC早期X线征象为肠管动力性改变为主,而肠壁间积气、肝门静脉积气为NEC的特征性X线征象,而背景模糊,腹腔密度增高是腹腔渗液进行性增多的X线征象,提示NEC进展恶化的表现。因此NEC的早期诊断对治疗和评估有重要意义。
王忠洪晓纯林雁捷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诊断
高频超声联合16排CT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准确性与灵敏度价值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联合16排CT检查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于我科检诊并经病理(部分病理为外院结果)确诊的291例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检查方式将其分为超声CT联合检查组(n=98)、超声检查组(n=97)、CT检查组(n=96),对比三组甲状腺结节的病灶影像学特征情况,对比三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对比三组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符合率。结果联合检查组甲状腺结节囊变、侵袭包膜、晕环、钙化、肿大淋巴结、病灶边界等影像学特征检出情况高于超声检查组、CT检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组的特异度为91.84%、灵敏度为78.57%、准确性为84.69%,与超声检查组、CT检查组分别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组甲状腺结节良性49例,病理证实43例符合,恶性49例,病理证实39例符合,联合检查符合率为83.67%,与超声检查组、CT检查组分别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16排CT检查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高,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推广。
戴宇彪罗海波黄宁陈洁鑫林雁捷
关键词:高频超声16排CT甲状腺结节
新生儿细小结肠X线和造影表现及相关疾病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细小结肠消化道造影表现并分析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搜集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新生儿细小结肠共133例。均行腹部平片与消化道造影,并依据相关疾病分类分析X线下的肠梗阻程度与结肠管径,进行统计学比较,同时观察相关疾病的特征表现。结果在133例细小结肠患儿中,先天性肠闭锁32例,先天性肠狭窄22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48例,腹膜和肠道炎性病变19例,单纯胎粪性肠梗阻6例,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5例,巨膀胱细小结肠肠蠕动不良综合征1例。其中肠旋转不良以重度肠梗阻为主,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以中度和重度肠梗阻为主,而其他疾病以轻度肠梗阻为主,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的结肠横径最小,其次为肠旋转不良结肠,与其他相关疾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种相关疾病具有一定特征性的X线征象。结论新生儿细小结肠的X线检查可提示相关疾病引起肠梗阻和结肠狭窄的程度,以及相关疾病的特征性造影表现,可分析其相关病因,并作定性诊断。X线检查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林雁捷郑晓林王忠王强洪晓纯龚苗苗
关键词:X线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结肠造影
一种气囊管辅助结构及空气灌肠气囊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囊管辅助结构及空气灌肠气囊管,该气囊管辅助结构包括一体式胶件、与一体式胶件连接的绑固组件,一体式胶件包括胶件基部、肛塞部,一体式胶件的中间位置开设气囊管套装孔;该气囊管辅助结构设计新颖,且能够有效地...
林雁捷
一种新式磁共振检查用护耳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磁共振检查用护耳装置,其包括弹性头带、左侧耳罩、右侧耳罩,左侧耳罩成型左侧罩耳腔,右侧耳罩成型右侧罩耳腔;左侧耳罩于左侧罩耳腔内设置左侧耳塞件,右侧耳罩于右侧罩耳腔内设置右侧耳塞件;左侧罩耳腔内装...
林雁捷文豪龚苗苗陈佩珊
新生儿细小结肠X线和造影表现及结合相关疾病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细小结肠消化道造影表现并分析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新生儿细小结肠共133例。均行腹部平片与消化道造影,并依据相关疾病分类分析X线下的肠梗阻程度与结肠管径,进行统计学比较,同时观察相关...
林雁捷
关键词:X线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结肠造影
早产高危孕妇宫颈高分辨率磁共振影像学表现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早产高危孕妇宫颈高分辨率磁共振(MRI)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产检、分娩的6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早产高危志愿者孕妇作为观察组,30例非早产高危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行MRI子宫检查,重点在于子宫颈成像。对比两组孕妇宫颈长度及宫颈黏膜层厚度测量结果及相关ADC值。结果:MRI检查时的孕周观察组(31.11±4.02)周,对照组(38.16±1.02)周,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_2WI宫颈管长度(41.58±12.03)mm、T_2WI宫颈黏膜层厚度(9.83±3.03)mm、DWI矢状位与轴位基质层平均ADC值(1.45±0.27)×10^(-3)mm^2/s和DWI矢状位与轴位黏膜层平均ADC值(1.51±0.31)×10^(-3)mm^2/s,对照组相应值为(40.17±12.03)mm、(9.50±3.14)mm、(1.37±0.23)×10^(-3)mm^2/s、(1.52±0.41)×10^(-3)mm^2/s,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追踪两组分娩情况显示,胎儿出生孕周观察组(35.56±1.43)周,对照组(39.11±1.02)周,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高危孕妇宫颈高分辨率MRI影像学表现与足月孕妇相似,可为先兆早产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洪晓纯杨益刚林雁捷曾淑芬
关键词:先兆早产宫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