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鹏程

作品数:9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胃癌
  • 2篇免疫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代谢综合征X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病
  • 1篇蛋白
  • 1篇动力障碍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性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乙酸
  • 1篇乙酸乙酯

机构

  • 9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作者

  • 9篇柳鹏程
  • 5篇张有成
  • 3篇陈默
  • 3篇魏丰贤
  • 2篇王满才
  • 2篇张岭漪
  • 2篇张亚武
  • 2篇倪睿
  • 2篇徐小东
  • 2篇邵远
  • 1篇李娟
  • 1篇魏小果
  • 1篇卢启明
  • 1篇孔银
  • 1篇王哲元
  • 1篇詹丽
  • 1篇岳伟
  • 1篇郭小虎
  • 1篇姚亚东
  • 1篇王君

传媒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胃肠病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免疫因素及cccDNA与HBV的持续感染被引量:1
2014年
由于乙肝疫苗普遍接种,乙型肝炎的流行已经下降,但慢性乙型肝炎(CHB)仍是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超螺旋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作为原始转录模板,逃避机体免疫及抗病毒药物清除,在HBV持续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调节患者对HBV的免疫功能研究新的治疗策略以清除细胞核内cccDNA可能成为根除HBV持续感染的途径。
柳鹏程陈默岳伟邵远张岭漪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性乙型肝炎免疫CCCDNA
RNA干扰技术沉默GP73对人肝癌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RNAi)沉默人肝癌HepG2细胞中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基因表达后,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设计合成的GP73小干扰RNA(siRNA)瞬时转染HepG2细胞。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GP73 siRNA干扰组。各组培养48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ELISA法检测转染后HepG2细胞中GP7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Transwell迁移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及侵袭实验分别观察迁移和侵袭能力改变,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GP73 siRNA能显著降低HepG2细胞中GP73 mRNA和蛋白的表达,转染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其MMP-2和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siRNA干扰介导GP73基因沉默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有关。
陈默赵坤柳鹏程王根年魏丰贤倪睿徐小东张有成
关键词:高尔基体蛋白73HEPG2细胞RNA干扰
浆细胞型巨淋巴结增生症1例并文献复习
2018年
病例:患者女,54岁,因"间断右上腹部疼痛不适半年,加重10 d"于2017年2月2日收治入院。入院前腹部彩超检查示:腹腔多发低回声结节(淋巴瘤待排,性质待查);小肠内低回声结节(淋巴瘤待排,性质待查);脾肿大,腹腔多发中高回声结节(淋巴瘤待排,性质待查)。
苏国宏张盺柳鹏程王根年张有成
关键词:巨淋巴结增生腹腔浆细胞
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5年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为非酒精性因素所致的肝细胞脂肪变为特征的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人体肠道中的各种菌群发挥着不同的病理生理作用,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肠-肝轴"影响NAFLD的发生发展,"二次打击"学说很好地解释了NAFLD的发病机制及其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益生元、益生菌可以很好地调节肠道菌群,与抗生素和手术相比更加廉价、无害、安全,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NAFLD的新方法。本研究对肠道菌群与NAFLD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陈默孔银王君柳鹏程王根年魏丰贤张岭漪
关键词:肠道菌群非酒精性脂肪肝
胆外疾病与胆囊结石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6年
胆囊结石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多认为是在遗传背景下,由多种因素介导而成,包括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肠道胆固醇吸收过多、胆汁中胆固醇成核异常、胆囊动力学功能障碍及胆汁淤积等。回顾性分析了上述机制对胆外疾病与胆囊结石形成之间的关系,着重探讨了代谢综合征、肝脏疾病、胃肠道疾病等与胆囊结石形成的相关性。基于目前的研究证据,以上疾病可能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通过对以上胆外疾病的积极干预,可望为胆囊结石的防治拓展新的思路。
李娟魏小果卢启明詹丽柳鹏程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代谢综合征X肝疾病胃肠疾病肠杆菌科
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外科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评价厚朴排气合剂治疗手术所致胃肠动力障碍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Knowledg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3月。纳入应用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各类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及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软件和Rev Man 5.3软件对主要结局指标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次要结局指标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6篇,总样本量为2247例。仅有4篇文献报道了具体的随机分配方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厚朴排气合剂对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妇科手术、剖宫产术等各类术后胃肠动力障碍均具有明确的疗效,能显著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WMD=-11.82,95%CI:-14.80^-8.84,P<0.01;WMD=-18.19,95%CI:-27.58^-8.79,P<0.01;WMD=-10.95,95%CI:-16.22^-5.69,P<0.01)、排便时间(WMD=-8.58,95%CI:-15.95^-1.21,P=0.02;WMD=-28.4,95%CI:-35.4^-20.68,P<0.01;WMD=-15.74,95%CI:-30.29^-1.20,P=0.03)及肠鸣音恢复时间(WMD=-3.52,95%CI:-5.08^-1.96,P<0.01;WMD=-8.68,95%CI:-10.37^-6.99,P<0.01;WMD=-9.58,95%CI:-14.16^-5.01,P<0.01),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厚朴排气合剂用于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治疗效果明确,短期使用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王满才侯晓翔马天龙倪睿柳鹏程郭小虎张亚武徐小东张有成
关键词:厚朴排气合剂META分析
泽漆乙酸乙酯提取物对SGC7901/DDP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及机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索泽漆乙酸乙酯提取物(EAE)对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DDP是否具有逆转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实验共分4组,胃癌细胞SGC7901作为阴性对照组;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DDP为空白对照组;耐药细胞SGC-7901/DDP加入终质量浓度为10μg/mL的EAE为EAE低剂量组,耐药细胞SGC-7901/DDP加入终质量浓度为20μg/mL的EAE为EAE高剂量组。MTT法分别检测4组细胞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顺铂的敏感性;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4组细胞耐药相关基因MDR1和LRP基因与对应蛋白P-gp和LR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SGC-7901/DDP对5-FU和顺铂(DDP)表现出耐药性,其中对顺铂(DDP)耐药更为明显;阴性对照组中检测到耐药基因MDR1和LRP及对应蛋白P-gp和LRP蛋白的极低表达量,空白对照组表达量最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EAE低剂、高剂量组细胞中的MDR1和LRP的基因与对应蛋白P-gp和LRP蛋白的表达均下降,且EAE高剂量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EAE可以逆转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DDP多药耐药,其机制可能与MDR1和LRP基因的下调有关。
邵远柳鹏程程军胜王满才魏丰贤蒋健骏张有成
关键词:泽漆乙酸乙酯提取物胃癌多药耐药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中性粒细胞处于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袭的第一道防线,占人体血液白细胞总数的50%-70%,并在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当病原体在机体局部引发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可迅速穿过血管内皮细胞,聚集至感染部位,产生以吞噬作用、细胞脱颗粒作用为主的免疫应答反应。
王哲元柳鹏程张亚武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栓形成
197例中老年人胃癌临床分析
2017年
目的对不同临床分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类型等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提高胃癌的诊治水平。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胆胰外科于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中老年胃癌患者197例,将所有患者按临床分期分为四组:Ⅰ期48例、Ⅱ期22例、ⅢI期108例、Ⅳ期13例,对比四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类型等情况。结果胃癌好发于胃窦部,Bormann分型以Ⅲ型为主,Lauren分型以肠型、弥漫型居多,组织学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居多。不同临床分期胃癌患者CA125、CA19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40岁以上的中老年易发人群做好早期胃癌的普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侯晓翔柳鹏程姚亚东张有成
关键词:胃癌中老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