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聆聆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艺术

主题

  • 9篇二胡
  • 5篇演奏
  • 4篇教学
  • 3篇音乐
  • 3篇二胡教学
  • 3篇二胡作品
  • 2篇运弓
  • 2篇揉弦
  • 2篇文化
  • 2篇文明
  • 2篇二胡演奏
  • 2篇二胡艺术
  • 1篇形制
  • 1篇演奏方法
  • 1篇演奏教学
  • 1篇演奏要领
  • 1篇音乐会
  • 1篇音乐文化
  • 1篇音乐行为
  • 1篇音准

机构

  • 9篇中国音乐学院

作者

  • 9篇梁聆聆

传媒

  • 5篇中国音乐
  • 1篇音乐天地
  • 1篇音乐生活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人民音乐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孙文明“无千斤”二胡艺术的当下启示
2021年
盲人二胡艺术家孙文明,与阿炳、刘天华同为中国近代二胡发展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人、其艺近年来愈发引起学界关注。本文将从其所擅长的无千斤二胡作品入手,结合历史上有千斤和无千斤二胡的共存现象,将这一独特的二胡演奏形式放置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进而探讨其所蕴含的独特艺术价值,以期为当下二胡艺术发展带来启示。
梁聆聆
关键词:二胡艺术二胡演奏二胡作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关于二胡演奏教学“复归传统”的几点思考——从一次二胡夏令营活动说开去被引量:2
2020年
二胡的未来方向是什么?就目前的情况看,不能不令人担忧。因为跟风的、赶时髦的、教学上迎合时尚的屡见不鲜。而二胡真正的意蕴,亦即二胡存在的文化价值恰恰是揭示传统,在音乐的表现上要“黜俗而归雅,舍媚而还淳”,要独一无二的呈现传统的、细碎的民间风格,才是二胡未来之正道。
梁聆聆
关键词:二胡文化审美
安如砺先生的二胡教学与为师之道
2010年
2010年6月2日清晨,我的导师安如砺先生与世长辞了!先生的离开,让我失去了一个师长、一个知己、一个挚友。
梁聆聆
关键词:为师之道二胡教学
以“歌唱性”为坐标探索二胡教学被引量:4
2010年
本文认为,二胡演奏的歌唱性是指其音乐表达如歌唱般的深情感人、细腻委婉、风格突出、流畅连贯。文中结合二胡教学、演奏的一些实践经验,从歌唱性在二胡演奏中的重要性、歌唱性在二胡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以及歌唱性在二胡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等不同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以歌唱性为引线,反观二胡教学中对基本功训练等方面的认识与差距,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演奏水平,引导学生重视乐曲的情感表达,抒发内心美感,展现音乐中的文化意蕴。
梁聆聆
关键词:歌唱性二胡教学运弓揉弦
如何掌握二胡不用千斤的演奏方法被引量:4
2001年
二胡,从它的前身来看,与我国唐代的北方兄弟民族奚部落中的奚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二胡之所以今天成为我国主要的民族拉弦乐器,是因为它经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奚琴,在唐代也写作嵇琴,其形制方面,如琴杆、琴筒均比现在的二胡短小,而且没有千斤.在经历了宋代、元代的发展之后,到了明代,便趋向今天的二胡形制,且有了千斤.从明代的<麟堂秋宴图>卷中所使用的胡琴来看,是可以印证这一点的.需要说明的是,二胡上的千斤,是由它的重要性而得名的.千斤安装在琴杆和琴弦上,将两根琴弦控制在一个平面.对于固定琴弦、控制音准、改善音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的二胡,千斤已是必不可少的部件.
梁聆聆
关键词:二胡民族拉弦乐器演奏方法音准形制部落
松、空、静、雅——刘天华二胡作品教学演奏要领初探被引量:3
2012年
刘天华是我国20世纪二胡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为我国二胡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天华的二胡作品是音乐会上常演的曲目,也是二胡教学中学生必需掌握的曲目。因此,从教学的角度研究刘天华二胡作品的演奏要领,对于刘天华二胡作品的演奏和教习,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所述均来自笔者在二胡教学和演奏中的经验,是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再思考、归纳和提炼出的心得,这些观点乃一孔之见。在这里与同行交流,以示共勉。
梁聆聆
关键词:二胡作品演奏要领二胡教学音乐会
蒋派胡琴技术特点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二胡发展有众多流派,蒋派胡琴是蒋风之先生创建的胡琴学派,本文从运弓、揉弦等方面研究蒋派胡琴的技术特点。
梁聆聆
关键词:二胡蒋风之运弓揉弦
二胡作品的移植方法被引量:7
2008年
本文研究为了提高二胡演奏技术,拓宽演奏风格,将其它器乐作品移植到二胡上演奏的移植方法,涉及转调、高低八度变化、双音演奏的处理、移植曲目的技法借鉴与再创作、移植作品的客观评价。
梁聆聆
关键词:二胡转调
孙文明二胡艺术的传统文化解读
2024年
笔者从学生时期就关注孙文明,并开始对其二胡艺术进行研究。春秋更迭,教学演奏二十余载,然孙文明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似曾神交。他的乐曲读解、技术诠释、乐谱寻绎等问题,时时牵动着我,尤其是对孙氏音乐行为之根由的思考,从未停止。总的来说,孙文明的二胡艺术有血有肉,他扎根生活却又能超越生活,这与当下盲目炫技、缺失韵味、忽视传统等种种二胡演奏上的迷失形成鲜明对比,却又不自知,现状令人堪忧[1]。
梁聆聆
关键词:二胡艺术二胡演奏音乐行为炫技文化解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