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红霞
-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生物黑炭还田对红壤旱地芝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为探讨南方丘陵区芝麻种植过程中合理的有机培肥措施,通过不同用量的秸秆和生物黑炭还田试验,研究了其对芝麻产量以及土壤pH值、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秸秆和生物黑炭处理的芝麻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42.7%~89.0%和75.6%~118.3%,秸秆产量分别增加了24.2%~39.3%和43.6%~61.9%;同时,施用秸秆或生物黑炭可以较好地改良土壤酸化情况,并提升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的含量,且生物黑炭的效果优于秸秆直接还田;在试验设置的用量范围内,生物黑炭施用量越大,作物增产幅度和土壤肥力提升幅度越高。
- 赵仲仁王富珍欧阳建平夏桂龙段红霞
- 关键词:稻草生物黑炭红壤土壤酸化
- 生物黑炭对赣东北花生产量和红壤酸化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花生秸秆源生物黑炭在赣东北地区花生种植中的合理用量。[方法]设4个处理,即对照(不施黑炭)、BC_(20)(20 t/hm2黑炭)、BC_(30)(30 t/hm^2黑炭)、BC_(40)(40 t/hm^2黑炭),研究不同处理下花生产量、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p H的变化。[结果]施用生物黑炭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和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与对照相比,BC_(20)、BC_(30)和BC_(40)的花生产量分别提高了12.90%、21.40%和26.80%,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3.90%、18.45%和27.97%,碱解氮含量分别增加了21.58%、43.15%和118.05%,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28.21%、56.87和74.07%,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22.57%、36.51%和46.97%;土壤p H分别提高2.62%、4.04%和7.32%,且随着生物黑炭用量的增加,花生产量和土壤肥力呈逐渐增加趋势。[结论]在赣东北地区施用生物黑炭可提高花生产量,较好地阻控红壤酸化。
- 余瑞新欧阳建平段红霞夏桂龙
- 关键词:生物黑炭花生红壤土壤酸化
- 水稻化肥K肥有机替代技术研究
- 2017年
- 定位试验水稻化肥钾有机替代水平,研究绿肥紫云英、秸秆替代化肥钾对水稻产量的表现。
- 钱国明周仲民段红霞
- 关键词:水稻紫云英秸秆
- 化肥减施下低用量生物黑炭对红壤肥力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实现化肥减施增效、提高红壤旱地的肥力水平和作物产量。[方法]在化肥减施条件下结合低用量的生物黑炭(750 kg/hm2),分析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结果]与化肥处理相比,生物黑炭配施处理的产量较高,早玉米和晚玉米分别比化肥处理增加了28.67%~44.69%和23.26%~45.19%。同时,生物黑炭配施石灰或过氧化钙显著阻控土壤酸化,土壤pH提高了0.26~0.47;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养分也显著提升,进而显著提高了土壤肥力质量指数。[结论]较低用量的生物黑炭配施石灰或过氧化钙是红壤旱地值得推广的土壤培肥技术。
- 段红霞夏桂龙欧阳建平赵仲仁杨雨春周晓丰
- 关键词:玉米产量
- 稻鱼模式下减施氮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为了探明新型稻作模式——稻鱼模式下氮肥减施比例,设置常规施肥(CK)、氮肥减少15%(T1)、减少30%(T2)和减少50%(T3)等处理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了水稻齐穗期SPAD、籽粒产量和氮素表观平衡等指标。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T1和T2处理不会显著降低剑叶SPAD值和籽粒产量,而T3处理的剑叶SPAD值和籽粒产量则分别比CK处理降低了15.39%和7.69%;虽然各处理的水稻均表现为氮素盈余,但T3处理的氮素盈余最低;进一步结合拟合方程的斜率表明,当氮肥偏生产力每提高1 kg/kg,氮素盈余可以降低2.54 kg/hm^2。因此,在稻鱼模式下,氮肥减施15%~30%可维持水稻高产,并显著降低氮素盈余。
- 周晓丰段红霞夏桂龙金健康
- 关键词:水稻产量
- 优质高产赣晚糯7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 2009年
- 赣晚糯7号是从余江糯稻的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籼糯新品种,具有长势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06—2007年参加江西省区试,平均产量为6895.8ks/hm2,其米质达国优级,糯性好。2008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胡金开徐东太钱国明陈新标刘红声金建康夏仁和余瑞新段红霞艾国华
- 关键词:糯稻栽培技术
- 秋延迟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 2016年
- 秋延迟辣椒上市期正值露地蔬菜拉秧,而越冬蔬菜尚未上市的淡季,具有市场畅销,价格高的特点。本文通过新优品种选择、穴盘育苗、水肥管理、植株调整等综合技术的使用,总结赣北地区秋延迟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 余瑞新艾国华孙华段红霞詹国兴
- 关键词:秋延迟辣椒栽培技术
- 赣东北不同施肥模式下晚稻剑叶的SPAD值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明确双季稻田晚稻季合理的施肥措施。[方法]分析CK、NPK、NPK+Ca、NPK+St、NPK+PM、NPK+Ca+St+PM处理下水稻剑叶特征、SPAD值和产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时期SPAD值与产量的关系。[结果]不同处理间,NPK+Ca+St+PM处理的剑叶叶长和叶面积均表现出明显优势,与CK相比,NPK+St、NPK+PM、NPK+Ca+St+PM处理的剑叶叶长分别增加26.4%、23.8%和47.6%;叶面积分别提高48.1%、45.3%和72.3%。而NPK和NPK+Ca处理的剑叶叶长和叶面积与CK间无显著差异。各种施肥措施在抽穗期和齐穗期的SPAD值均高于不施肥处理,各处理SPAD值由高到低依次为NPK+Ca+St+PM、NPK+St、NPK+PM、NPK、NPK+Ca、CK。与CK相比,NPK、NPK+Ca、NPK+St、NPK+PM、NPK+Ca+St+PM的晚稻产量分别增加了15.6%、35.4%、47.9%、73.9%和86.5%。移栽后82、89和96 d的SPAD值与水稻产量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P<0.05),其相关系数R2均在0.83左右。[结论]氮磷钾配施石灰、秸秆、猪粪可以显著增加水稻剑叶SPAD值和产量。水稻剑叶SPAD值可以用来表征产量变化,特别是灌浆中后期(82、89、96d)的剑叶SPAD值。
- 段红霞夏桂龙欧阳建平余瑞新
- 关键词:晚稻不同施肥模式剑叶SPAD值
- 双季稻区不同晚稻品种氮肥利用率比较被引量:2
- 2020年
- 长期以来由于氮肥使用不合理以及土壤特有的理化性质,南方丘陵地区水稻产量常处于中低产水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南方主推的8个晚稻品种为试材,通过设置不施氮和正常施氮2个处理,考察各品种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等指标,以期筛选适宜的高产高效水稻品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处理均可以显著增加各水稻品种齐穗期剑叶的SPAD值和产量,但各品种的表现不一;在正常施氮条件下,万象优华占和野香优2号的剑叶SPAD值最高,天优华占和万象优华占的产量最高,天优华占和万象优华占的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也表现出较高的趋势。因此,综合来看天优华占和万象优华占这2个品种适宜在南方丘陵区作晚稻推广种植。
- 段红霞周晓丰夏桂龙杨延安
- 关键词:晚稻氮肥南方丘陵区
- 基于头季关键生育期的NDVI值诊断再生稻的生长状况被引量:2
- 2015年
- 明确再生稻头季光谱数据与再生季生长的相关性,是一种预测和诊断再生稻生长状况的便捷方法。研究采取主动式的Greenseeker光谱仪,测定了不同再生稻品种(组合)关键生育期的NDVI,结合再生稻的生理指标分析计算了头季抽穗前后的NDVI和再生季抽穗后的干物质、LAI和叶片氮含量(累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头季抽穗后的NDVI与再生季抽穗后的绿叶生物量、LAI、营养器官和绿叶的氮累积具有显著的指数正相关,且不受再生稻品种(组合)类型的影响。利用不同密度试验的数据对方程进行了较充分的验证和检测,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符合度较高,估算精度为0.9765,估计的RMSE为1.464,平均相对误差为-0.1191,RRMSE为0.1814。
- 柳开楼刘璇胡惠文段红霞夏桂龙李亚贞
- 关键词:再生稻光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