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子龙
- 作品数:23 被引量:284H指数:9
- 供职机构:深港产学研基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碳平衡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被引量:45
- 2009年
-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显著影响。基于实地采集的土样测试数据和1989年、2000年、2004年8月份的陆地卫星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生态系统类型法对吉林省通榆县旱田、水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用地、沙地、盐碱地、湿地等11种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进行了估算,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并采用线性规划方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实现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结果表明,在以草地退化、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为主要特征的土地利用变化中,1989年~2000年研究区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储量减少387.70×10^4t,2000年以后进行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生态建设使有机碳储量增加69.70×10^4t。应用线性规划模型获得的土地利用方案可以满足研究区对各类土地的需求,并预测2020年有机碳储量可达到4729.70×10^4t。
- 汤洁毛子龙王晨野徐小明韩维峥
- 关键词:碳平衡碳储量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线性规划
- 土地利用变化对深圳市福田红树林边缘区降噪效应的影响研究
- 生态系统边缘区的正负反馈效应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健康及其生态效益的发挥.本文以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为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保护区边缘区降噪效应的影响.首先基于多源遥感影像进行1983~2010年三个时...
- 毛子龙梅立永赖梅东吴纯玲
-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污染土地利用
- 文献传递
-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库的影响——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被引量:21
- 2008年
-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碳循环影响显著。文章基于实地采集的土壤、植物样品的测试数据和1989、2004两年8月陆地卫星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生态系统类型法分析吉林省通榆县1989—2004年耕地、林地、草地、盐碱地、沙地等11种地类之间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库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1989—2004年通榆县土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库共损失了3.18TgC(1Tg=106t),年均损失约为0.265TgC。其中,湿地、草地有机碳库分别损失5.54TgC和3.71TgC,盐碱地面积的增加导致有机碳库损失4.75TgC。林地面积增加和沙地面积减少分别使有机碳库增加了4.58TgC和3.75TgC。研究区总体上为一个碳失汇,草地退化、湿地萎缩、土地沙化和盐碱化造成了有机碳库的碳损失,而植树造林、草地植被的恢复和重建等活动则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该研究对于评估自然环境与人为活动影响下,特别是大规模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增汇潜力和固碳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汤洁毛子龙韩维峥徐小明王晨野
- 关键词:有机碳库土地盐碱化土地沙化
- 松嫩平原氟中毒区地下水氟分布规律和成因研究
- 新生代以来,在松嫩平原巨大的断陷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古近-新近系和第四系沉积物,形成了由潜水和承压水组成的大型蓄水构造。该区潜水和第四系承压水氟含量较高,在194个样品中,氟的均值为3.45 mg/L,范围值为0.25~1...
- 汤洁卞建民李昭阳邴智武查恩爽王晨野毛子龙
- 关键词:松嫩平原氟中毒水化学特征
- 深圳福田秋茄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3
- 2012年
- 滨海红树林的生产力极高,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其碳循环的系统测定却鲜见报道。以深圳福田秋茄林为研究对象,2011年4月-2012年4月对内滩天然林、中滩和外滩人工林的植被、凋落物、粗木质残体、土壤的碳密度和净增量,以及植被和土壤呼吸进行了实际观测,并探讨了土壤有机碳来源,初步构建了秋茄林沿不同滩位的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结果表明,深圳福田秋茄林的碳密度在234.58~694.46 t.hm^-2之间,其中植被碳密度为44.54~239.51 t.hm^-2,凋落物和粗木质残体碳密度为2.02~24.56 t.hm^-2,土壤碳密度(深度为50 cm)为188.02~430.39 t.hm^-2,生态系统碳密度整体上表现为自内滩向外滩降低的趋势。在研究时段内,3个滩位的植被碳密度净增量为4.31~13.28 t.hm^-2.a^-1,凋落物和土壤碳密度没有显著变化。红树林的凋落物生成量为2.17~10.55 t.hm^-2.a^-1,约有49.94~94.01%通过食草动物、冲入海洋和腐烂分解等途径消耗。植被呼吸量为2.20~12.08 t.hm^-2.a^-1,土壤微生物的异氧呼吸量为0.25~1.61 t.hm^-2.a^-1,甲烷排放为0.09~0.31 t.hm^-2.a^-1,土壤有机碳输入约18.99%~44.43%来自植被内源输入,其余来源于海洋碳输入。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介于8.68~35.91t.hm^-2.a^-1之间,约有47.38%~74.08%转变为净初级生产力(6.48~23.84 t.hm^-2.a^-1)。碳平衡分析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内滩的天然林是个很大的碳汇,约20.08 t.hm^-2.a^-1,中滩和外滩的人工林碳汇量分别为9.98 t.hm^-2.a^-1和4.03 t.hm^-2.a^-1。相对于陆地森林,秋茄红树林有着显著的碳汇效益,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毛子龙杨小毛赵振业赖梅东杨道运吴纯玲徐华林
- 关键词:红树林秋茄碳储量碳循环
- 吉林西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垂向分布和碳密度被引量:20
- 2011年
- 土壤碳库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对吉林西部进行为期6年(2004—2009年)的环境调查基础上,采集了217个土壤剖面,获取了2 170个土壤样品的平均容重、含水率和有机碳含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SOC)的垂向分布特征、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垂向分布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大致可分为"下降型"、"上升型"和"不变型"3种。呈下降型的草地、农田、湿地等SOC含量主要富集在0-30 cm耕作层,并随深度增加而快速下降;滩地为上升型,良好的水文条件和相对茂盛的植物为有机质提供了有利条件;不变型包括盐碱地、林地和沙地,SOC含量处于全区最低水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很大,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田、草地、旱田、湿地、退化草地、滩地、林地、沙地、盐碱地,其中水田为(169.25±17.70)t/hm2,盐碱地为(26.50±10.00)t/hm2。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
- 汤洁张楠李昭阳毛子龙李娜徐小明韩维峥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地利用垂向分布土壤碳密度
- 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7
- 2008年
- 针对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覆被情况,基于TM影像,借助人机交互解译方法,结合1∶10万地形图获得1986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的4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矢量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全面揭示研究区15年的LUCC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盐碱地扩张,湿地、水域萎缩和草地退化已经成为吉林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突出表现。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选取总人口数、农业人口数、粮食总产量等12个指标作为LUCC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驱动力模型,结果表明吉林西部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社会经济因子是农业人口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农村用电量,同时提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措施。
- 王晨野汤洁李昭阳毛子龙汪雪格
- 关键词:转移矩阵驱动力
- 水资源承载能力在城市规模预测中的应用初探
- 水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是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确定一个城市未来发展规模,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以往在确定城市发展规模时,很少或者并没有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使得预测结果往往偏大。本文以青岛为例,通过对...
- 张相忠高华雨毛子龙
-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能力城市
- 文献传递
- 生物复合絮凝剂处理深圳湾污染水体的研究
- 2014年
- 深圳市西部海域近岸水体污染严重,水体发黑,淤泥沉积,气味恶臭,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周边居民生活质量与城市海岸线景观。采用高效环保的生物复合絮凝剂处理深圳近海污染水体。通过絮凝沉降技术,研究了复合絮凝剂对深圳湾近海污水处理的最佳絮凝、混凝条件,筛选了最佳絮凝剂配方及最佳浓度,结果表明壳聚糖乙酸溶液、聚合硫酸铁分别与海藻酸钠复合,终浓度为12—16ppm时处理近海污染水体效果最佳,同时可以有效抑制海洋有害弧茵。研究表明该生物复合絮凝剂可以有效处理近海污染水体。
- 张锐杨小毛赵振业卢利兵冯家望朱素华裴廷权毛子龙
- 关键词:污染治理
- 土地利用变化对深圳市福田红树林边缘区降噪效应的影响研究
- 生态系统边缘区的正负反馈效应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健康及其生态效益的发挥。本文以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为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保护区边缘区降噪效应的影响。首先基于多源遥感影像进行1983~2010年三个时...
- 毛子龙梅立永赖梅东吴纯玲
- 关键词:土地利用噪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