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平
- 作品数:93 被引量:1,052H指数:22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一种提高免耕中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肥料深施栽培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免耕中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肥料深施栽培方法,步骤是:(1)大田预处理: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抛秧前施用酰胺类内吸性除草剂;(2)旱育秧:选用杂交稻,播种前在晴天晒种,白天将种子放入流动清水中浸种,夜晚捞出...
- 李成芳曹凑贵刘天奇蔡明历汪金平李诗豪
- 免耕稻田田面水磷素动态及其淋溶损失被引量:8
- 2010年
- 以免耕和翻耕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田田面水和渗漏水的淋溶损失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是免耕+不施肥(NT0)、翻耕+不施肥(CT0)、免耕+复合肥(NTC)和翻耕+复合肥(CTC)。结果表明,施磷肥显著提高稻田田面水以及渗漏水各形态磷浓度。施磷肥2d后田面水总磷(TP)浓度、颗粒态磷(PP)浓度和溶解磷(DP)浓度即达到最大值,此后由于水中颗粒或表土对田面水磷素的固定,磷素的淋失,水稻生长吸收及前期的稻田排水和灌水稀释,1周后迅速降低并趋于稳定;渗漏水TP浓度和溶解磷(RP)浓度在施磷肥2d后达到最大值,渗漏水TP浓度在施肥后一个半月达到最低值,而渗漏水RP浓度在施肥4d后就降低到最低值。处理NTC田面水TP、DP与PP显著高于处理CTC,而处理NT0与处理CT0之间无差异;与翻耕相比,免耕不影响渗漏水TP与RP浓度及磷下渗淋失。对田面水磷素及渗漏水磷素变化动态分析表明,施磷肥后的1周左右是控制磷素流失的关键时期。
- 通乐嘎李成芳杨金花汪金平曹凑贵吴海亚梅少华梅金先翟中兵
- 关键词:免耕稻田田面水渗漏水磷素
- 一种基于田间生态池的稻虾共作种养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田间生态池的稻虾共作种养方法,包括:在稻田内部挖建一生态池,生态池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生态池四周筑建内埂,用以分隔生态池与水稻种植区;在稻田四周开挖环形沟,用于稻田水分循环管理;在生态池中进行小...
- 汪金平曹凑贵郭瑶金鑫
- 文献传递
- 一种稻虾共作的稻虾生态种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虾共作的稻虾生态种养的方法,步骤是:A、模式规范:稻虾生态种养方法,在稻田中养殖两季小龙虾并种植一季晚水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在田间挖掘养殖沟;B、一沟两草:稻虾生态种养方法,...
- 曹凑贵汪金平蔡明历袁鹏丽肖求清郭灿
- 文献传递
- 一种稻虾共作的田间菹草种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虾共作的田间菹草种植方法,步骤是:A、菹草生活史:菹草生活史与小龙虾生长发育同步,植株生长期是小龙虾生长期,菹草秋季石芽发芽,植株冬春生长;B、环境:菹草对气候环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水深、水体透明度的...
- 曹凑贵杨特武江洋李成芳汪金平
- 文献传递
- 油稻固定厢沟免耕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 曹凑贵张似松汪金平李成芳展茗张建设程建平
- 为降低水稻生产强度,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项目组从2000年开始,以油稻固定厢沟免耕栽培体系为对象,对固定厢沟免耕稻田系统水稻、土壤、水体及气体排放进行系统研究,形成油稻固定厢沟免耕栽培技术体系,并进行大...
- 关键词:
- 关键词:免耕栽培技术水稻有机肥
- 稻鸭、稻鱼复合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分析被引量:20
- 2008年
- 展茗曹凑贵汪金平代光照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群落
- 稻鸭共栖对稻田水生生物群落的影响
- <正>稻鸭共栖技术是我国传统稻田养鸭技术的继承和发展,鸭子全程露宿放养赋予稻田养鸭新的稻鸭共栖机制,该技术大大地发挥了稻田的生产、养殖、生态功能,开辟了水稻、水禽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是一项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于...
- 汪金平曹凑贵金晖王昌付
- 关键词:稻田稻鸭共栖藻类水生动物生物多样性
- 文献传递
- 超高产栽培杂交中籼稻的生长发育特性被引量:40
- 2011年
- 以5个杂交中籼稻品种(含品系)扬两优6号、P88S/747、珞优8号、珞优234和天两优2号为材料,研究大田条件下超高产水平(产量≥12.0thm-2)的物质生产、产量构成及养分吸收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与高产水稻(产量≥9.0thm-2)相比,超高产水稻具有以下特征,幼穗分化期、齐穗期和灌浆结实期(齐穗后10d)LAI大,分别为6.5~7.2、8.5~8.9和6.5~7.0;齐穗期的高效叶面积比率高,为60.0%~66.5%;齐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积累较多的干物质,分别为13.5~15.0、15.0~16.0和25.0~28.0thm-2;分蘖盛期对氮(N)、磷(P)、钾(K)吸收利用优势不明显,而幼穗分化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对N、P、K吸收利用高而且积累速度快。此外,具有穗数多(有效穗数介于250×104~290×104穗hm-2)、结实率高(88.2%~92.3%)、千粒重大(29.0~31.0g)的特点。
- 潘圣刚黄胜奇张帆汪金平蔡明历曹凑贵唐湘如黎国喜
-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超高产叶面积指数养分吸收
- 节水灌溉模式下氮肥水平对水稻生物学特性、氮素吸收利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优培九为材料,研究了大田节水灌溉模式下施氮对水稻生物学特性、氮素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灌溉(W2)和厢沟灌溉(W3)处理分别比常规灌溉(W1)增产2.5%、9.1%,节约灌溉用水17.8%、17.6...
- 潘圣刚汪金平曹凑贵原保忠王若涵翟晶
- 关键词:水稻节水灌溉氮肥水平生物学特性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