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之荃

作品数:321 被引量:1,063H指数:1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4篇期刊文章
  • 72篇会议论文
  • 53篇专利

领域

  • 203篇理学
  • 49篇化学工程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13篇催化
  • 98篇稀土
  • 80篇催化剂
  • 62篇稀土催化
  • 54篇稀土催化剂
  • 51篇开环
  • 49篇共聚
  • 48篇开环聚合
  • 35篇分子
  • 35篇丙烯
  • 31篇配合物
  • 26篇内酯
  • 26篇己内酯
  • 25篇甲基
  • 24篇配位
  • 22篇丙烯酸
  • 21篇乙烯
  • 21篇环氧
  • 21篇二烯
  • 19篇共聚物

机构

  • 315篇浙江大学
  • 9篇浙江理工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8篇浙江工程学院
  • 7篇浙江丝绸工学...
  • 5篇苏州大学
  • 4篇宁波大学
  • 4篇信州大学
  • 4篇宁波师范学院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茂名学院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广岛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作者

  • 319篇沈之荃
  • 66篇张一烽
  • 57篇孙维林
  • 46篇倪旭峰
  • 36篇朱蔚璞
  • 33篇凌君
  • 25篇江黎明
  • 18篇王新平
  • 18篇张富尧
  • 12篇杨慕杰
  • 11篇房江华
  • 11篇高利龙
  • 10篇梁振华
  • 9篇林维红
  • 9篇陈文兴
  • 8篇李雪
  • 7篇洪侃
  • 7篇路伟
  • 7篇苟鹏飞
  • 6篇左彪

传媒

  • 42篇高等学校化学...
  • 40篇高分子学报
  • 15篇高分子材料科...
  • 12篇中国科学(B...
  • 10篇Chines...
  • 7篇功能高分子学...
  • 7篇高分子通报
  • 7篇浙江大学学报...
  • 7篇2011年高...
  • 7篇中国化学会2...
  • 6篇中国科学:化...
  • 6篇2007年全...
  • 5篇科学通报
  • 5篇应用化学
  • 4篇化学通报
  • 4篇纺织学报
  • 4篇中国稀土学报
  • 4篇2003全国...
  • 4篇2015年全...
  • 4篇中国化学会2...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20篇2013
  • 15篇2012
  • 19篇2011
  • 16篇2010
  • 15篇2009
  • 5篇2008
  • 19篇2007
  • 8篇2006
  • 26篇2005
  • 9篇2004
  • 11篇2003
  • 8篇2002
  • 12篇2001
  • 11篇2000
3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无机离子型杂化高效絮凝剂
本发明的一种有机-无机离子型杂化高效絮凝剂。其原料组成重量百分比是:氢氧化物胶体:0.5-15%;丙烯酰胺:50-95%;阳离子型单体:0-45%。所述氢氧化物胶体指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氢氧化镁、氢氧化锌,其胶体粒径为1...
杨骛远钱锦文沈之荃郑宝庆
文献传递
稀土络合催化苯乙炔直接成膜聚合 Ⅴ.苯乙炔在钕、铁混合络合催化体系中的直接成膜聚合被引量:1
1990年
乙酰丙酮(AA)、苯酰丙酮(BA)为配体的钕(Nd)、铁(Fe)混合催化剂与三异丁基铝[Al(i-Bu)_3]组成络合催化体系,能使苯乙炔在甲苯/己烷混合溶剂中直接聚合成膜。研究了其聚合反应规律及动力学行为,并对聚苯乙炔膜进行了全面表征,揭示了钕、铁两组分催化剂具有协同催化效应。
赵健杨慕杰张文德沈之荃
关键词:苯乙炔稀土催化
通过开环聚合和点击化学制备可降解型两亲多嵌段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共聚物
<正>本文报道了利用开环聚合和点击化学来制备可降解型两亲多嵌段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乙二醇)n。首先以聚乙二醇1000为大分子引发剂、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钇为催化剂,合成端基为羟基的ABA型三嵌段聚己内酯...
朱宁朱蔚璞凌君沈之荃
关键词:开环聚合点击化学稀土催化剂
文献传递
稀土席夫碱配合物催化苯乙烯聚合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简便的方法合成了稀土席夫碱配合物Nd(H2Salen)2Cl3.2C2H5OH(H2Salen是指N,N-′disalicyli-deneethylenediamine),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络合滴定的方法确定了配合物的分子式.发现Nd(H2Salen)2Cl3.2C2H5OH与Al(i-Bu)3和CCl4组成的三元催化体系是苯乙烯(St)溶液聚合的良好催化剂.在St/Nd摩尔比为1 000的低催化剂用量下,50℃聚合20 h,可以制得50%转化率,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7.5×104,全同结构为52.3%,间规结构为47.7%的聚苯乙烯.
倪旭峰杨建江沈之荃
关键词:苯乙烯
丙交酯开环均聚合被引量:16
2007年
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聚丙交酯由可再生资源获得。聚丙交酯独特的物理性质使得它在包装、涂层、纤维、薄膜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聚丙交酯低成本、大规模的生产及应用将极大地减轻对石油产品的依赖。高分子量的聚丙交酯主要由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本文总结了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的3大类催化剂及其反应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丙交酯均聚合催化剂开发上的研究进展,并重点论述了稀土催化剂在丙交酯开环聚合中的优势及由其催化合成的聚丙交酯在生物学应用中的优点。
于翠萍李希沈之荃
关键词:丙交酯开环聚合稀土催化剂
壳聚糖负载稀土化合物催化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共聚合反应研究被引量:13
1999年
研究以壳聚糖(Cs)作为高分子金属催化剂载体,制得负载稀土金属化合物的高分子金属催化剂,应用于环氧乙烷(BO)和环氧丙烷(PO)的共聚合反应。研究发现以三异丁基铝(Al(i-Bu)3)为助催化剂,乙酰丙酮(Acac)为第三组分时,该体系的催化活性高达192kgcopolymer/molY,比非负载型稀土催化体系活性提高1个数量级以上。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竞聚率r1(EO)、r2(PO)分别为2.75±0.02和0.55±0.01;并用13C-NMR谱和DSC谱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曾宪标张一烽张富尧沈之荃
关键词:壳聚糖环氧丙烷共聚合
用稀土络合催化剂制备高分子量聚环氧烷烃的方法
用稀土络合催化剂制备高分子量聚环氧烷烃的方法开发了一类崭新的由稀土化合物(十六种稀土元素的环烷酸盐、乙酰基丙酮盐及膦酸酯盐)和烷基铝和水组成的络合催化剂(也称Ziegler型催化剂)及用此催化剂使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及环氧...
沈之荃张一烽
稀土络合催化苯乙炔直接成膜聚合——Ⅳ.聚合反应动力学与机理被引量:6
1990年
应用*CO_2淬灭法和IR、UV分析手段跟踪研究了环烷酸钕-三异丁基铝[Nd-(naph)_3-Al(i-Bu)_3]络合催化苯乙炔直接成膜聚合体系中活性络合物的形成和变化,聚合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及聚合反应动力学与机理。稀土络合催化苯乙炔直接成膜聚合是典型的链锁反应,表观聚合速率对单体浓度、活性络合物浓度均为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13.6kJ/mol,影响聚合活性的本质在于聚合体系中形成了活性与非活性两种络合物。活性络合物是瞬间形成,不断消耗,不断产生活性中心。活性中心在聚合过程中可能发生链自动中止,不断失活。溶剂的给电子能力减弱或助催化剂的烷基化能力增强,都将有利于活性络合物的形成。指出了活性络合物的形成及催化聚合模式。
赵健杨慕杰刘敏沈之荃
关键词:稀土催化苯乙炔
丝素蛋白质原位还原制备纳米贵金属胶体及表征被引量:22
2003年
室温下,不加任何还原剂,丝素蛋白质溶液可以原位还原贵金属前驱体制备纳米贵金属胶体,用光谱法研究了还原反应机理以及pH和反应物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用FT-IR,TEM,AFM对所得溶胶结构作了表征。TEM照片显示丝素-金溶胶为新颖核-亮纳米结构的生物级合物(bioconjugate),丝素-银溶胶为十几个核-壳型结构的丝素-银纳米颗粒聚集成的簇状物。金溶胶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而银溶胶相对而言较差。
陈文兴吴雯陈海相沈之荃
关键词:反应机理分散性稳定性
还原响应性壳交联胶束的简易制备及其抗癌药物的释放
<正>聚合物胶束因可用作药物递送载体而受到广泛研究。然而,一般的聚合物胶束在低于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情况下会自发地解离,致使药物提前释放。另外,通过被动靶向进入病灶的聚合物胶束应具有响应性,将包埋药物快速地释放的以便...
高利龙朱蔚璞沈之荃
关键词:聚合物胶束药物递送
文献传递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