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旭章

作品数:67 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7篇地震
  • 25篇青藏高原
  • 22篇地壳
  • 22篇接收函数
  • 20篇东北缘
  • 20篇青藏高原东北...
  • 20篇北缘
  • 9篇地震学
  • 9篇地震学证据
  • 9篇地幔
  • 8篇岩石
  • 7篇地壳速度
  • 7篇上地幔
  • 6篇地壳速度结构
  • 6篇青藏
  • 6篇下地壳
  • 6篇反演
  • 5篇岩石圈
  • 5篇台阵
  • 5篇各向异性

机构

  • 60篇中国地震局兰...
  • 16篇中国地震局地...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国地震局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山东省地震局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密苏里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7篇沈旭章
  • 13篇张元生
  • 12篇秦满忠
  • 10篇刘旭宙
  • 10篇梅秀苹
  • 9篇周蕙兰
  • 7篇唐九安
  • 6篇李翠芹
  • 4篇魏从信
  • 3篇李秋生
  • 3篇郭晓
  • 2篇张淑珍
  • 2篇高安泰
  • 2篇李翠芹
  • 1篇王宝善
  • 1篇许康生
  • 1篇常千军
  • 1篇陈颙
  • 1篇安美建
  • 1篇李媛

传媒

  • 8篇地球物理学报
  • 5篇地震学报
  • 5篇国际地震动态
  • 3篇西北地震学报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3篇2014年中...
  • 2篇地球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世界地震译丛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2015中国...
  • 2篇2016中国...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2014年中...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15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接收函数和邻域算法的地壳各向异性反演研究
<正>目前地壳各向异性的地震学研究方法主要有横波分裂法、Pn波法、面波法、噪声成像法、反射波法以及接收函数法。国内使用较多的是横波分裂法,该方法可以很好的得出地壳各向异性的平均程度,但纵向分辨率不足。接收函数对介质性质的...
任骏声沈旭章
文献传递
利用影区地震波探测青藏高原内部下地壳低速层
古登堡于1948年解释P波振幅数据时,第一次提出了低速区的概念.认为地壳、上地幔软流圈的存在影响了地震波的走时,并利用地震波记录中低速层的信息,对不同区域可能存在的地壳及上地幔中的低速层进行了研究.通过筛选,最终选择较合...
焦煜媛沈旭章
关键词:地震波地壳构造上地幔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结构变化的地球动力学意义被引量:21
2013年
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作用,且扬子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的阻挡,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东南地区成为地形变化极为剧烈的一个梯度带.该区域地壳发生了明显缩短,形成了复杂的地壳结构,因此,该地区地壳内部结构的探测对于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布设在该区39个固定宽频带台站远震接收函数,得到了该区域地壳底界面起伏形态以及波速比分布的详细结果.该结果表明,该区域地壳底界面存在着可达20km的起伏;接近青藏高原内部的研究区西部地壳较厚、波速比较大,该特性说明这一区域地壳中存在低速流变物质,是软地壳;位于鄂尔多斯和扬子地块的东边区域,地壳较薄、波速比较小,可能是硬地壳.在地形剧烈变化且位于软硬地壳之间的梯度带内,地壳厚度和波速比也呈现较为复杂分布,这可归结为长期复杂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历史上发生过海原巨大地震的局部区域,地壳起伏和波速比呈现较强烈的横向变化,这可能是该区域孕育巨大地震的一种深部结构条件.
沈旭章周元泽张元生刘旭宙秦满忠李翠芹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接收函数地壳变形
俯冲带中的洋壳在中国东北上地幔底部分离的地震学证据
2008年
中国东北西太平洋俯冲带位于欧亚板块与西太平洋板块的交界部位,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运动从日本海沟开始一直延伸到了中国东北地区。层析成像(Gudmundsson&Sambridge,1998;Huang&Zhao,2006)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板块和该区域‘660’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该区域上地幔结构的复杂性。接收函数和其它地震学方法(Niu&Kawakatsu,1996;Li&Yuan,2003;Lebedev et al,2002;
沈旭章周蕙兰
关键词:上地幔结构俯冲带地震学西太平洋板块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分层特征及下地壳增厚的地震学证据
<正>在青藏高原形成和隆升过程中,伴随着物质东移,作为东北边界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地壳水平向缩短和垂直向增厚。研究该区域地壳结构特征,对于构建高原形成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青藏高原东北缘固定宽频带地震...
李翠芹沈旭章
文献传递
接收函数的近邻(NA)并行反演
径向观测接收函数曲线r<,R>(t),对于地震台下方地壳上地幔内部的各间断面所产生的透射转换波Ps及多次反射和反射转换波的到达相往往响应明显,即对台站下方的横波速度结构比较敏感.因而,它常被用来反推台站下方地壳上地幔内部...
沈旭章周蕙兰
关键词:接收函数地震波
文献传递
基于接收函数和邻域算法的地壳各向异性结构反演被引量:6
2015年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逐个分析了各向异性与倾斜等参数对径向和切向接收函数的影响,总结了各参数对接收函数的影响规律.结合邻域算法(Neighborhood Algorithm)对接收函数反演地壳各向异性结构的方法进行了不同模型的测试,确定了该方法对不同参数反演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并依据反演数值试验的结果,确定了反演中参数选取的原则.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三个台站,反演了各台站下方地壳的各向异性结构特征.
任骏声沈旭章
关键词:各向异性接收函数反演青藏高原东北缘
上海佘山(SSE)地震台站下方170 km深度低速界面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接收函数多次波研究了上海SSE台站下方170 km深度低速界面.通过全波场理论接收函数模拟,对观测资料进行了合理解释.结合该区域已有研究成果,推断该低速界面可能由软流圈中的低速异常体引起.另一方面,该结果也和面波层析成像结果相一致.
沈旭章
关键词:接收函数多次波软流圈
用PKIKP的前驱震相探测青藏高原东部地幔底部的散射体被引量:6
2009年
在兰州CTBTO地震台阵的记录波形上识别了PKIKP的前驱震相,并提取了它们的慢度、方位角及其与PKIKP之间的到时差,然后使用这些观测特征量测定了产生这些前驱震相的散射体的位置.结果表明,这些散射体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及附近地区的地幔底部或D"区域,为该处结构的复杂不均匀性提供了证据.对比表明,这些散射体与全球层析成像在该处地幔底部给出的波速高异常区相关,可以合理地解释散射体的成因.这是因为研究表明,该处地幔底部的这些波速高异常区,很可能是古特提斯俯冲板块在青藏高原东部及附近地区到达地幔底部,并在俯冲过程中因拆沉、滞留及与地幔物质混合等作用所产生的不均匀体(也即地震波散射体)的显示.
沈旭章周蕙兰
关键词:散射体古特提斯
分钟采样固体潮观测数据预处理及潮汐参数计算程序
<正>为了适应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十五"前兆数据库中,大量长序列潮汐类分钟采样观测数据的预处理和潮汐参数计算,基于FORTRAN语言和固体潮调和展开式编写了计算程序-FZZDG5NHTHFXA。程序的主要功能有:(1)预...
唐九安沈旭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