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琪琦
-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广东省发现南蝠被引量:3
- 2013年
- 2006年9月19日和2012年11月21日分别于广东省乳源县大桥镇东学仙洞(24°58.1'N,113°11.0'E,海拔559 m)和文刀洞(24°56.5'N,113°6.3'E,海拔440 m)各采集到1号雄性和1号雌性蝙蝠标本,经鉴定为南蝠(Ia io),为该种首次在广东省发现。本文给出了此2只蝙蝠的外形和头骨特征及其相关测量数据,对其回声定位信号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与海南及贵州的标本进行了对比。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 陈毅刘奇谭梁静沈琪琦陈振明龚粤宁向左甫张礼标
- 关键词:南蝠回声定位叫声
- 广东省翼手目新纪录——宽耳犬吻蝠及其回声定位叫声特征被引量:1
- 2015年
- 2013年6月和9月在广东省英德市郊碧落洞(24°06'56.9''N,113°21'10.0''E,海拔88 m)分别捕捉到5号和1号蝙蝠标本(均为雌性)。上述蝙蝠体型较大,前臂长60.4~63.3 mm,胫骨长18.0 mm,颅全长24.8 mm,颅基长23.9 mm;耳大,双耳前基部在额部相联,上唇肥厚且具24~26个硬瘤,尾从尾膜后缘伸出一半,毛色土褐,双色;颅骨大,腭缘缺刻深,长大于宽。经鉴定为宽耳犬吻蝠Tadarida insignis,为广东省翼手目新纪录。本文给出了宽耳犬吻蝠的外形和头骨特征,并与来自安徽、山东和日本的标本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其回声定位信号进行了分析。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 赵娇刘奇陈毅沈琪琦彭兴文孙云霄周江张礼标
- 雄性食蟹猴高敏C反应蛋白基础值及高脂膳食诱导后与血脂变化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本研究针对不同年龄段和高脂膳食诱导后雄性食蟹猴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利用免疫比浊法对不同年龄段食蟹猴的后肢静脉血测定,并选择中年雄性食蟹猴饲喂高脂饲料,研究高脂膳食条件下hs-CRP值的变化及与总胆固醇的关系。结果显示老龄雄性食蟹猴的hs-CRP平均值高于中年和低龄食蟹猴(6.09 mg·L-1±2.06 mg·L-1VS.2.78 mg·L-1±1.48 mg·L-1&2.31 mg·L-1±1.52 mg·L-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雄性食蟹猴的hs-CRP值高于雄性群体均值(6.09±2.06 VS.3.19±2.16),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膳食诱导后,食蟹猴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升高(P<0.05),hs-CRP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升高(P<0.05),提示hs-CRP可能与高脂含量有一定相关性,在心血管病动物实验研究中可作为辅助的预警指标。本研究确定了不同年龄段雄性食蟹猴的hs-CRP均值,且不同年龄段间hs-CRP存在差异;雄性食蟹猴经高脂膳食诱导后在总胆固醇含量升高的同时伴随hs-CRP水平的升高。本研究结果可为以灵长类动物为实验动物的心血管病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孙云霄张艳春靳丽莎陈子亮张秀娟沈琪琦饶军华张礼标
-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食蟹猴
- 短嘴金丝燕回声定位叫声特征被引量:3
- 2013年
- 2012年6月,对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景洞短嘴金丝燕的回声定位叫声进行研究,在黑暗山洞内使用录音仪器录制其自由飞行状态的声音后使用声音软件进行分析。短嘴金丝燕捕食归巢时,快速飞入洞口,在洞内有光区域不发声,到达洞内黑暗区域后开始发出回声定位叫声,且飞行速度减慢。声音分析结果表明其回声定位叫声为双脉冲组的噪声脉冲串型(noiseburst),组内脉冲间隔很短[(6.6±0.42)ms],组间脉冲间隔较长[(99.3±3.86)ms],两者差异显著(P<0.01)。对比第一、第二脉冲声音参数发现,主频和脉冲时程差异不显著,第一、第二脉冲主频分别为(6.2±0.08)kHz和(6.2±0.10)kHz(P>0.05);脉冲时程分别为(2.9±0.12)ms和(3.2±0.17)ms(P>0.05);最高和最低频率差异显著,第一、第二脉冲最高频率分别为(20.1±1.10)kHz和(15.4±0.98)kHz(P<0.01),最低频率分别为(3.7±0.12)kHz和(4.0±0.09)kHz(P<0.05);第一脉冲频宽((16.5±1.17)kHz)宽于第二脉冲((11.4±1.01)kHz)(P<0.01);且第一脉冲能量[(32.5±0.60)dB]高于第二脉冲[(35.2±0.94)dB](P<0.05)。另外,短嘴金丝燕在黑暗山洞内的回声定位叫声还包含了部分超声波,最高频率可达33.2kHz。
- 王斌马建章陈毅谭梁静刘奇沈琪琦廖庆义张礼标
- 关键词:回声定位叫声超声波
- 扁颅蝠和褐扁颅蝠体表寄生革螨的宿主选择被引量:1
- 2013年
- 该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行为实验,研究了扁颅蝠(Tylonycteris pachypus)和褐扁颅蝠(T.robustula)与其体表寄生革螨(雷氏巨刺螨(Macronyssus radovskyi)及拟雷氏巨刺螨(M.pararadovskyi))之间的关系。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雌性扁颅蝠的体表寄生革螨负荷量与宿主健康指数呈正相关(Spearman:rs=0.55,P<0.01,n=24),而在雄性扁颅蝠以及雌、雄褐扁颅蝠中则无相关性(P>0.05)。室内原宿主感染实验发现,扁颅蝠和褐扁颅蝠体表寄生革螨均明显倾向于选择各自的雄性宿主,扁颅蝠雌、雄性感染率分别为(42±12)%和(58±12)%(t=3.6,df=31,P<0.01);褐扁颅蝠雌、雄性感染率分别为(37±11)%和(63±11)%(t=6.1,df=26,P<0.001)。用扁颅蝠体表寄生革螨(拟雷氏巨刺螨)对扁颅蝠与褐扁颅蝠交叉感染后发现,寄生革螨明显选择其原宿主扁颅蝠,扁颅蝠与褐扁颅蝠感染率分别为(71±13)%和(29±13)%(t=9.1,df=29,P<0.001)。以上结果表明,扁颅蝠和褐扁颅蝠的体表寄生革螨负荷量与宿主身体状态无明显相关性,而对宿主性别表现不同偏好;扁颅蝠的体表寄生革螨对宿主表现明显的专一性。
- 张光良唐占辉洪体玉杨剑曾玉谭梁静刘奇陈毅沈琪琦张礼标
- 关键词:扁颅蝠褐扁颅蝠革螨
- 四种菊头蝠回声定位地理种群差异
- 回声定位声波在蝙蝠生命活动中有很重的作用,用来探测目标、捕食、导航等,也是个体之间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回声定位声波所包含的信息非常丰富,蝙蝠在不同的活动内容中使用特征不同的回声定位声波,并且随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范围内的可...
- 沈琪琦
- 关键词:菲菊头蝠马铁菊头蝠中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
- 长舌果蝠及短嘴金丝燕回声定位叫声特征分析
- 张礼标谭梁静杨剑朱光剑陈毅刘奇沈琪琦
- 关键词:回声定位叫声超声波
- 狐蝠科3种蝙蝠舌长度及结构比较被引量:2
- 2013年
- 为探讨旧大陆食果和食蜜蝙蝠的食性类型不同是否造成其取食器官舌长度及结构的差异,本研究以2种食果蝙蝠犬蝠(Cynopterus sphinx)和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i)以及1种食蜜蝙蝠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这3个物种间舌的差异。犬蝠、棕果蝠和长舌果蝠伸入直径为2 cm试管的最大舌长度L1(包括伸入试管的吻部和吻部以外的舌长)分别为(29.19±0.52)mm、(35.05±0.82)mm、(49.34±1.64)mm;伸出吻端外部的舌长L3分别为(16.25±0.53)mm、(19.25±0.79)mm、(31.88±1.56)mm;与体重转换后的最大舌长度,即转换L1分别为(8.57±0.17)mm/g1/3、(7.90±0.27)mm/g1/3、(12.41±0.40)mm/g1/3;与体重转换后的伸出吻端外部的舌长,即转换L3分别为(4.77±0.16)mm/g1/3、(4.34±0.22)mm/g1/3、(8.01±0.38)mm/g1/3;与体重转换后的解剖舌长分别为(5.56±0.16)mm/g1/3、(5.35±0.14)mm/g1/3、(6.65±0.38)mm/g1/3。此5个参数种间比较均差异显著,食蜜类的长舌果蝠的5个参数均显著长于食果类犬蝠和棕果蝠的相应参数。通过比较3种蝙蝠的舌结构发现,长舌果蝠的舌尖尖细且具有毛刷状丝状乳头结构,舌面及两侧凹槽较多;犬蝠和棕果蝠的舌尖钝圆,舌面乳头和凹槽较少而平缓。本文结果表明,旧大陆食蜜蝙蝠与食果蝙蝠在舌长度和舌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捕食行为的差异有关。
- 谭梁静周善义刘奇陈毅沈琪琦赵娇张礼标
- 关键词:捕食行为
- 菲菊头蝠不同地理种群回声定位声波差异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1
- 2015年
- 回声定位声波地理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是蝙蝠生态学研究领域一个基本而关键的问题,对于探索物种生存机制、物种形成及其保护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从较大地理尺度上(9个地理种群)研究了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回声定位声波结构的地理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回声定位声波地理种群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菲菊头蝠雌性的体型较雄性略大,其主频较高。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回声定位声波差异明显,包括脉冲持续时间、脉冲间隔、主频以及带宽在不同的地理种群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雌性菲菊头蝠前臂长和体重均与主频呈较弱的负相关,降雨量与雌性的主频呈较强的正相关;而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雄性前臂长、体重和降雨量与回声定位声波参数均无相关性;此外,地理距离、温度、湿度均与雌雄回声定位声波参数无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菲菊头蝠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回声定位声波出现明显差异,其中,体型和降雨量为主要影响因子,说明蝙蝠回声定位叫声的进化主要受到了当地生境的影响,表现出动物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性进化。
- 沈琪琦刘奇陈毅赵娇彭兴文孙云霄陈珉张礼标
- 关键词: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地理种群适应性进化
- 一种诱导动物C反应蛋白高水平表达的饲料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动物C反应蛋白高水平表达的饲料及应用。所述的诱导动物C反应蛋白高水平表达的饲料,按总质量分数100%计,包括:猪板油10~20%和胆固醇1~2%,余量为生长期基础饲料。本发明利用诱导动物C反应蛋白高水...
- 孙云霄张礼标季芳徐强沈琪琦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