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凤

作品数:36 被引量:148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9篇细胞
  • 19篇肠癌
  • 17篇结肠
  • 16篇肿瘤
  • 15篇结肠癌
  • 10篇肠肿瘤
  • 8篇激酶
  • 6篇多细胞
  • 6篇黏着斑
  • 6篇黏着斑激酶
  • 6篇结肠肿瘤
  • 5篇直肠
  • 5篇耐药
  • 5篇结直肠
  • 5篇癌细胞
  • 5篇肠癌细胞
  • 4篇多细胞耐药
  • 4篇血管
  • 4篇血管内皮
  • 4篇药物

机构

  • 36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重庆邮电大学
  • 2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94...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36篇潘凤
  • 36篇梁后杰
  • 15篇李建军
  • 13篇杨黎
  • 12篇陈玉英
  • 9篇边志衡
  • 8篇阮志华
  • 6篇陈克力
  • 6篇蒋金妍
  • 5篇向浏欣
  • 4篇彭秋平
  • 3篇黄海辉
  • 3篇周琪
  • 3篇周进明
  • 3篇陈建芳
  • 3篇胡绍毅
  • 3篇裴莉
  • 2篇李焱
  • 2篇邹岚
  • 2篇何建明

传媒

  • 8篇临床肿瘤学杂...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中华肿瘤防治...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第九届泛珠江...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3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AK靶向RNAi重组体的构建及其抗多细胞球体形成效应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构建RNA干扰(RNAi)重组体抑制黏着斑激酶(FAK)表达,并探讨其对结肠癌多细胞球体(MCSs)形成的影响。方法针对FAK 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的含有短发卡的寡核苷酸序列及其对照序列,经退火后插入pGenesil-1中构建重组体。经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后,用脂质体2000将其转染结肠癌HT29细胞,并用G418稳定筛选,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前后FAK在HT29内的表达变化,并作细胞悬浮培养观测靶向干扰FAK对MCSs形成的影响。结果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插入序列完全正确;靶向干扰FAK后,其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显著下调(79.20±2.97)%和(78.47±4.39)%,且细胞不易聚集形成MCSs。结论成功构建FAK靶向RNAi重组载体,显著地抑制FAK表达,并能有效地抑制MCSs的形成。
陈玉英向浏欣杨黎潘凤蒋金妍陈克力梁后杰
关键词:黏着斑激酶RNA干扰
结直肠癌中FAK、FAK pY397、Akt、NF-κB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检测黏着斑激酶(FAK)、磷酸化FAK(FAK pY397)、Akt和细胞核因子(NF-κ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4例结直肠癌组织与1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FAK、FAK pY397、Akt和NF-κB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FAK、FAK pY397、Akt和NF-κB的阳性率分别为82.43%、45.95%、52.70%和59.46%,除FAK pY397外,FAK、Akt、NF-κB均与正常结肠壁组织表达的差异显著(P<0.05)。FAK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不受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及位置、Dukes分期的影响。Akt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NF-κB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有关(P<0.05),并且Akt、NF-κB表达与FAK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FAK、Akt、NF-κ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均高表达,且Akt、NF-κB表达与FAK有显著正相关性,提示生存信号传导通路FAK/Akt/NF-κB在结直肠癌的发生、演进中起重要作用。
陈玉英陈克力潘凤杨黎李建军向浏欣何建明梁后杰
关键词:黏着斑激酶AKT结直肠癌
NF-κB信号通路介导结肠癌多细胞耐药的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NF-κB信号通路在结肠癌HT-29细胞多细胞耐药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液体重叠培养系统和常规贴壁法对HT-29细胞进行三维(3D)和单层(2D)培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3D培养的HT-29细胞形态,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电泳迁移率改变测定法(EMSA)测定3D和2D培养细胞中NF-κB的活性差异。将3D培养细胞分为两组:3D组(培养液中不加干扰因素)和3D+SN50组(培养液中加入50μg/ml SN50处理24h),采用EMSA测定两组NF-κB活性差异,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并对蛋白条带的光密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外生半径测定法测定3D培养细胞对氟尿嘧啶的敏感性。结果3D培养的HT-29细胞悬浮生长,细胞相互聚集增殖形成多细胞球,中心为坏死区,周围由多层异型性细胞组成,外围细胞PCNA阳性染色明显。与2D培养细胞相比,3D细胞中NF-κB活性条带颜色较深。EMSA显示3D+SN50组NF-κB活性较3D组低,TUNEL法显示3D组细胞凋亡率(8.71%±0.73%)较3D+SN50组(15.75%±1.02%)明显降低(P<0.01)。3D+SN50组和3D组中,Caspase-3活化片段光密度值分别为126.79±13.48和87.24±10.68(P<0.01),Bax蛋白为129.73±15.28和89.26±14.31(P<0.01),Bcl-2蛋白为97.27±12.63和131.24±14.53(P<0.01)。结论NF-κB活性升高是导致结肠癌HT-29细胞多细胞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调控有关。
李建军潘凤黄海辉胡绍毅边志衡梁后杰
关键词:结肠肿瘤NF-ΚB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HT29细胞黏着斑激酶表达与其对5-氟尿嘧啶敏感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构建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RNA干扰(RNAi)表达载体以抑制黏着斑激酶(FAK),检测FAK沉默后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利用针对FAK基因的特异性寡核苷酸序列及对照序列构建重组体,酶切并测序鉴定,用脂质体2000转染细胞,G418筛选。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干扰前后细胞内FAK的表达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对5-FU敏感性的变化。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插入序列完全正确。靶向FAK干扰后,免疫组化显示FA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RT-PCR显示FAKmRNA的表达下调了76.94%,MTT显示HT29细胞对5-FU敏感性较其他组显著提高,IC50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成功构建靶向FAK的RNAi载体并有效抑制了FAK的表达,后者显著提高了HT29细胞对5-FU的敏感性,为寻求新的基因治疗方法提供了可能。
陈玉英杨黎潘凤梁后杰
关键词:黏着斑激酶结肠肿瘤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淋巴管内皮细胞骨架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恩度)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小儿包皮真皮淋巴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并在光镜下观察和采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检测。设立对照组和恩度实验组,应用免疫荧光法和体外三维培养法来判定恩度对淋巴管内皮细胞有无抑制作用。结果:恩度实验组淋巴管内皮细胞骨架中微丝排列极性减弱或消失,微管无明显改变。恩度实验组淋巴管内皮细胞体外形成管状分支数量及管状结构形成能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骨架和体外成管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欧娟娟潘凤吴峰童晶涛陈克力梁后杰
关键词:淋巴管内皮细胞淋巴管生成
结肠癌组织HMGB1和VEGF-D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3~2005年手术切除的7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肠癌组织HMGB1和VEGF-D的表达情况,同时对两者行相关性分析。HMGB1作为干预因素,检测经HMGB1刺激后结肠癌细胞HCT116中VEGF-D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HMGB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9%,其中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83.3%,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5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D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0%。HMGB1表达与VEGF-D表达呈正相关。结肠癌细胞HCT116中VEGF-D mRNA的表达受HMGB1的影响。结论:HMGB1可能通过诱导结肠癌组织中VEGF-D的表达,从而促进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
李焱何建民潘凤李建军梁后杰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VEGF-D淋巴管生成淋巴道转移结肠癌
军队现行编制条件下处理好医教研关系的体会
2009年
在现有军队编制体制条件下,作为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教员需要处理好医教研三者的关系。首先要完成好医疗任务,有过硬的医学知识;其次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练地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需要紧跟科学发展的步伐进行科学研究。
潘凤梁后杰阮志华
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建立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使用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在8只裸鼠结肠浆膜至黏膜逐层注射,以完成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制备,同时皮下种植8只裸鼠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第4、6、8、12周各组分别处死裸鼠2只,观察原位种植肿瘤的成瘤率、生长情况、转移率和腹水出现率。结果16只裸鼠实验期间无1只死亡,成瘤率为100%,原位种植成瘤率为100%(8/8),区域淋巴结转移率100%(8/8),肝转移率为100%(8/8),肺脏转移率为75.0%(6/8),腹膜转移率为75.0%(6/8),腹水出现率为27.5%(3/8)。皮下种植组未见转移。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该模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临床病程非常相似,为研究人结肠癌转移机制和干预措施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周琪梁后杰阎晓初边志衡周进明彭秋平吴峰潘凤
关键词: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
PBL结合循证医学教学在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被引量:32
2017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肿瘤科轮转教学中,以规培住院医师为主体,提出临床实际遇到的问题,激发规培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相关培训,查阅文献资料,安排专题讨论,把PBL教学融入肿瘤临床教学中,并将循证医学的重要概念贯穿教学过程,规范治疗理念.促进了规培住院医师全面掌握肿瘤学基础理论和前沿知识,提高了规培医师的思维创新和临床实践能力.
王喆游弋潘凤李建军梁后杰
关键词:循证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沉默孕烷X受体增强结肠癌LS174T细胞对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沉默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PXR基因的siRNA质粒表达载体,转染结肠癌LS17T细胞,并建立稳定表达细胞,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特异性蛋白1(specificity protein 1,SP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 protein 3,MRP3)表达,MTT方法检测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结果成功建立PXR敲低细胞克隆PXRi 1#、PXRi 2#;在PXRi 1#和PXRi 2#细胞克隆中,MRP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SP1表达也下降;与PXRi control相比,细胞克隆PXRi 1#、PXRi 2#奥沙利铂的IC50值均显著降低[(4.83±0.22)、(4.75±0.19)vs(9.44±0.37),P<0.05]。结论 PXR表达沉默可增强结肠癌LS174T细胞对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这可能与PXR沉默后,SP1、MRP3表达下调相关。
江恒陈健陈克力李建军潘凤梁后杰
关键词:孕烷X受体结肠肿瘤多药耐药奥沙利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